大兵小将电影观后感
推荐文章
《大兵小将》主要讲述了公元前227年,卫国军队在凤凰山遭遇梁国军队伏击,血战之后唯有受重伤的卫国大将军和装死的梁国士兵俩人存活,他们因理念不同在逃亡路上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大兵小将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大兵小将电影观后感1
宽大的荧屏上,讲述着这样一个卫国将军和一个梁兵的故事------
“卫国被梁国袭击,结果两败俱伤,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一个梁兵和一个卫国将军,梁兵是装死活下来的,而卫国将军则虽生犹死。梁兵认为只要抓住将军就能过上和平的生活,便抓住将军。再回梁国的途中,小将三次想自杀,都被梁兵阻止了,当他们经历平民接济,险度牧人区等波折后,他们终于达成了共识,可天违人愿,再回图的路途中,将军的弟弟竟然来置他于死地,原来所谓的将军是太子,在杀戮中,弟弟选择自杀,来到梁国后,梁兵放走了太子,哪知梁国已灭,梁兵被杀,可他却保持尊严,始终没有把梁旗倒下------”
看完影片,我闭目沉思,尽管梁兵是一个装狗熊贪生怕死的人,但是他爱国,有着一个士兵的尊严,在最后倒下的时候,却还高举着梁旗,我想,尽管他没有读过书,却知道梁旗代表着国家,只要梁旗不到,国家就不亡,所以他带着对祖国深深的爱和对家乡无比的想念以及向往和平渴望幸福,只希望拥有五亩田的简单的情感永远倒在了战场上------他说的那句话也深深记在我的脑海里“挺好的”这表试着他对生活的向往,对和平的憧憬以及他讨厌杀戮的'思想感情,尽管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但他却能乐观的活着,不受任何人的影响,让人感动!
而那个卫国将军则保持着战死战场才是荣誉,让人感觉高贵却不能亲近,并且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坎坷总是伤心失望,不振作,但有一点却让人感动,尽管弟弟准备谋财篡位,可他却在弟弟步入危险时大胆出手相救,让我们不禁感到亲情的伟大!
无论是梁兵还是将军,他们都包含着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格的尊严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我要向他们学习。
大兵小将电影观后感2
今天,我们在学校体育馆观看了一场情节曲折生动、主题感人至深的电影——《大兵小将》。
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后期,各国统治者为霸权角逐,战火在大地咆哮……卫国主营在凤凰山遭遇梁国伏击,双方血战,结果两败俱伤,双方都损失惨重,仅仅剩下一个梁国士兵和一名卫国将军,士兵是因为装死而生存下来,而卫国将军则是虽生犹死。
装死的"大兵"俘虏了卫国将军,其实也就是卫国太子。大兵说,遇到这个俘虏,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可以用这个俘虏来换五亩良田和很多赏钱,他是他们家剩下的唯一男丁,是他们家的希望。所以,不管多么艰难,他一定要把这个俘虏活着带回去。他们历经千难万险,几次出生入死,终于逃回了梁国。可是,最后,大兵却出人意料地将太子放了。当他放走了卫国太子,弃舟登岸时,猛然发现梁国已被秦国攻占,他拒绝投降,被秦兵乱箭射死。
我最喜欢成龙演的"大兵",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孙悟空"般的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且他特别幽默。一次,他和太子比武。第一局,太子已经停手,他还一边往后逃一边转着棍子,特别逗人。第二局,太子赢了他,他还在太子的.脖子上拉锯式地抹来抹去,说:"梁国赢了!"很有点阿Q精神。
卫国太子最先很看不起他,鄙视地称他为"小人物",说他只知道惦记自己的五亩良田和赏钱,不知国家大事。后来,他们相约:十年之内两国和平共处,秋毫无犯。大兵为了"大国和平",舍了"小家利益",放走了卫国太子。影片最后,身中数箭的"大兵"紧紧地擒着梁国国旗,虽死犹荣。他最后的一句话感动了我们所有的观众:"只要我还在,梁国就没有全军覆没!"掷地有声,悲壮豪迈!其实,他已经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英雄"。
我也喜欢王力宏演的"小将",因为他很重情义。他的弟弟和他争夺太子之位,设计使他中了埋伏,还一路追杀他。但是当他弟弟被土著人追杀时,他冰释前嫌,拼死相救,骨肉亲情,山高水长。
"大兵"骑马的时候,常常憧憬着皇帝赏赐给他的五亩良田和赏钱,一路上都计划着他该如何种植庄稼,怎样养殖牲畜。看来这些小兵参军都是为了平息战乱,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我们都爱好和平,讨厌战争。毕竟,谁不想要安定的社会和幸福的生活呢?
大兵小将电影观后感3
“一条大路哟,通我家,我家住在梁山下……”看完《大兵小将》这部历史题材的影片,我的耳畔久久回荡着这简朴、粗犷的民谣,民谣饱含着一个梁国士兵对安定和平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实际上,该片不仅揭露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更告诉今人要珍惜和平,维护和平。
本片讲述的是在战场上一位因装死而活下来的梁国士兵俘虏了一位活着的卫国将军。士兵带着将军开始了回梁国的路途。但最终士兵还是放走了将军,当士兵准备回家时,却看见梁国以被秦国占领,最后也死在了乱箭之中。卫国将军回国后,没有和秦国征战,百姓过着幸福的生活。
看完了电影,心久久不能平静。所有的一些都让我难以忘却,最让我难以忘却的是地图上的那两个字,更让我不能忘却的是成龙的口头禅,不论是受骗、失败、受伤、卫国将军的逃跑,他总会说:挺好的。这三个字说起容易,又有谁,能在任何是面前,说一句“挺好的”?这是何等的一种生活态度?在成功的时候,说一声挺好的,并没有自满,继续努力;在挫折面前,说一声挺好的,想着自己已有的,不灰心丧气,这是何等的不易?
在这部电影中有两方面深得我的喜爱,一方面是农民对家的渴望:在我耳边经常回响起农民常唱的那首歌:“一条大路呦,通我家。五亩田呦,种点儿啥?......”这首歌虽然让人听了既搞笑,又有农家风味,但是他更深一层的意思既表达了农民对回家的渴望,又表达了农民不想让这个世界发生战乱,想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的感情。这首歌唱的巧、唱的妙。另一方面是皇子间的争夺:当我看到两个皇子在厮杀时,二皇子并不想死,但是他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不让卫国灭亡,他选择了自杀,这个情节不禁让我心酸,这种爱国的.的精神让我深深地感动!
电影中的大兵小将就像《猫和老鼠》中的猫鼠,平时是敌人,遇难时却能团结互助,他们身上体现了人性的善良。人是有“情”的,志不同道不合的大兵小将能患难与共;大兵自己饥肠辘辘却毫不犹豫地把大饼递给饥饿的陌路人,自己餐风饮露还为一只幼鸟搭窝筑巢;孤苦无依的中原歌姬帮助大兵小将逃离游牧部落;因争夺太子位误入歧途的小将弟弟最终为保全哥哥而自弑……影片之所以感人,正因它始终贯穿着一条情感的脉络。“小人物”和“大人物”身陷溶洞那一幕最令我难忘,当小将心灰意冷觉得自己会死在这里时,是大兵的乐观救了他们,他高声唱起了民谣并笑道:“我爹说过,只要活着,就挺好的!”在找到出路前,小将被大兵感化并立下了和平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