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5篇(2)
三、对父亲的照料问题
男主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一方面他牵扯了男主的大量精力去照料,成为男主不愿赴国外发展的最大羁绊;另一方面男主仍然住在其父亲的房屋内,且几乎没有存款,每日必须工作,所以需找人照料其父,而不能将其送至养老院悉心照料,也体现出中产阶级可支配收入少,社会福利少,养老靠自己的社会问题。剧中男主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压力,疲于奔命,且哪里都需要他费心,最终乱上加错,造成自己官司缠身,给原本脆弱的家庭造成了更大的摇晃。
四、法律与传统的问题
这部剧中出现的有双方打得控诉,法官权利非常大,但是也凭证据和规矩办事,也有专业化的明辨是非调查真相的业务能力。但是动辄要将人送进监狱,这对每个脆弱的家庭都是毁灭性的,可见法律无情。再者,底层人们对宗教的信仰非常虔诚, 坚信善恶终有报,不允许自己做任何亏心事情,即使现实已经是多么残酷。撇开法律决定私了,抛去其他进行男人之间的对决,男女之间的巨大不平等地位与差别,这些都是与现代化不对称和矛盾冲突的地方。
这部剧反映了好几个当下这个社会面临的几个问题,或者说一个个现实人物的缩影。但是从另一个民族的人来说,我们很容易被他们的虔诚、善良、正义,有什么说什么,还有勤奋,甚至是帅小伙,漂亮菇凉的独特气质所吸引。我们都认为他们可以过得更好,可以将他们的笑容绽放的更加迷人,他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希望这个过程给善良虔诚人们一些缓冲,将伤害和失去的损失降到最少最小最低。
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3
刚看完。大概也是第一次看伊朗的电影,从电影中也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伊朗的文化和信仰。这部电影的好看在于,给人的感觉就是现实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但是还是牵扯到了宗教,道德,亲情,家庭,还有对子女的教育。其实矛盾从一开始就隐藏着,只不过在保姆流产后,引出了好多个矛盾,也没有想到,这件事会这样发展。
从阶级的层面也可以看出来,男主教养好,工作体面,孝敬父亲,对女儿的教育也很好。只不过,挑战他内心道德的,是他为了女儿的未来还是撒谎了,甚至女儿也为了父亲圆了谎,这是让人很无奈的地方。
关于是不是男主导致的保姆流产,感觉都有点悬疑片的意思了??,总算是最后解开了谜团。
电影观看全程都让人有点揪心,不过这也是它的精彩之处,并没有什么表面上大的冲突,但是还是让观众在心里掀起了好几层浪。
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4
我得承认,自始至终,我都是站在纳德(中产阶级,上层精英阶级)这一边。纳德在法庭上质疑瑞茨钱去哪儿的时候,导演两次把镜头给了她丈夫,我看到她丈夫游移的表情。那时候我便认定钱是瑞茨的丈夫偷了去,因为他也来过纳德的家里,可以拿到钥匙。潜意识我会认为,这是一个负债累累的家伙,还进过监狱,一定不是什么好货色。电影最终也没有说明这笔钱的去向。我还想,一定不要跟有不明历史地人来往,否则引火上身。又想,怎么能这么想呢?……
影片的节奏非常紧凑,气氛一直保持着紧张,导演把握很有度。不得不说,这是非常漂亮的一部电影。这次我可能看懂了,大学那会估计没看懂吧。
瑞茨和西敏的对比。瑞茨,为了在她丈夫面前掩饰自己被车撞而流产的罪过,而把责任推在纳德身上,影片最后才让其亲自道出真相,可以说这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妇女。而西敏,却完全不同,不管是在抵押房产保释丈夫还是在私下与瑞茨丈夫谈判的事情上,都是很有主见分寸的。就像影片里,两个家庭的女孩在法庭上读的'那段历史知识,社会分成两个阶级,上层阶级和普通阶级…也许,导演刻意如此安排,为的说明,这样的不平等还将在下一代继续延续下去。
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5
开头几分钟的镜头都是关于这对夫妻要移民的争吵,我以为这就是本片的中心路线了,后面应该是一直围绕着要不要出国来进行的吧。然而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整部电影从头至尾都是走的朴实风,对发生的事件及人物的反应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且区别于欧美的大片,一点背景音乐都没有,完全是活生生的对于生活以及现实的思考。对于片名一次别离,就看完整个片子的感受来说,更多的是指阶级之间的分离,既是思想的分离,也是中产阶级和低层人民的分离。
阶级不同,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物质环境,更多的是教育、思想、理念这些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影片中有一个片段,瑞茨的丈夫本来答应第二天来纳德家工作,结果看到还是瑞茨过来,问她丈夫为什么没有过来,瑞茨解释追债的人一直找他,但是纳德却对这个回答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在最后强调如果你丈夫不能来,至少提前两天让我知道。正因为每个阶级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中层阶级常常会对底层人民的生活视而不见,就像人温饱满足后是不会去顾虑那些还在挨饿的人的,本性使然而已。
另一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剧中两个小女孩受到的待遇。一个是中产阶级的孩子,每天上学还有家教可以补习,父母会定期抽查所学知识,并对不懂的数学进行辅导;另一个是每天跟着妈妈上班,偶尔还要帮忙做点小活,最后眼睁睁看着别人要把母亲赶出去,为了工钱而被纳德推倒。所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是现实不是道理,在你的阶级没有进行选择权利的时候,生活会迫使孩子过早成熟,就像片中特梅在走廊里背书时,瑞茨的女儿只能静静的看着嘴里乱说些什么。
最关键的是,在这种环境下,你无法预知努力是否就能打破一个人的阶层,过上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