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我相信张艺谋并无娱乐大众之意,特别是执掌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沉重而严肃的题材,选择用这样虚构的故事以“局”概全,以“恶”向善,是他的创作,更是他的胆魄。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不是每个人都敢成为英雄。并非每个人都拥有牺牲的勇气,《金陵十三钗》正是这样一个在战争中激发人性的故事。正因生命无分贵贱,才让十三钗的故事能撼动人们日益麻木的心,而人性本就复杂,太多存在永无好坏之分,“恶俗”二字就更像欲加之罪。所以,那些叫嚷着影片宣扬情色丑化国耻的人,我更想告诉你们,只有简单善良的人才能看见一个美好光明的世界。
电影的产生即因娱乐,但也精妙于其“因材施教”的魅力。倘若抱着重读历史的态度,那《金陵十三钗》绝不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但它本身并无错,错在太多轻佻的灵魂正缓缓偏向世界的堕落。
最新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
李教官的爱国,有勇有谋,妓女的舍己为人,殡葬师的正直勇敢,是人性中最温暖的力量,遵循内心的需求。
老实说,我的写作功底十分欠缺,既没有系统的写作知识和训练,又没有博览群书,对古今中外名著读得也不是烂熟,郁闷的是我很喜欢这个活儿,然而,就因为这个喜欢,使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说别的,拿我眼下谋生的工作来说,如果不是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我想我决不会在单位从事宣传工作长达十年之久。我可能会做行政工作混个一官半职,当然,我也可能会下海经商,或者办公司、开商店。凭我的聪明才智不能捞个一官半职也能改善生活条件,不至于蜗居在采光极差的破房子里;不至于骑自行车上下班,还美其名曰为了锻炼身体;不至于与菜贩子讨价还价耽误时间;不至于为买一件衣服跑断腿,还说什么购物的秘诀是货比三家;不至于让宝贝儿子上不了名校;不至于与达官贵人交不上朋友;更不至于整天看妻子眼色听妻子唠叨,那一幅窝囊相啊,好象被妻子捉奸在床似的难看与惶恐。
如果不是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我想我的业余时间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我决不会把时间都用在看书和写作上,可能会邀上三五知己喝酒、打牌、唱歌、聊天什么的增加些人脉;也可能与妻儿看看电影电视或者玩个游戏、逛逛街来进一步营造家庭氛围促进夫妻感情;也可能多陪陪父母抑或是走走亲戚来尽孝心增亲情。实在无聊了,也可能会学习一门技术或才艺,要么家具家电;要么书法绘画,为自己的素养和魅力加分。
如果不是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我想我提心吊胆辛苦攒下的私房钱决不会都用在买书购报刊上,我一定会偷偷地给父母一些,让他们老人家的晚年不会因为缺钱而徒增烦恼,我甚至还会带他们进行近距离的旅游、购物,力争在物质和精神上使他们满足和愉悦。我还一定会心甘情愿地为妻子和孩子购一些他们意想不到的礼物与食品,在他们快乐地享用这些礼物与食品的同时,我自然而然地也从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于是,家庭幸福感油然而生。除此之外,我也会买些自己喜爱的东西,比如:腕表之类的装饰品、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等等。
写作的这些事儿,从某种程度上,虽然或多或少地淡化了亲情和友情,虽然精神上的富有不能代替经济上的富有,但是,我遵循了内心的需求,所以,我依然在这条坎坷的道路上躬腰前行。因为,我写作,我快乐。
最新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
用了这样一个名字,是想纪念一些正在失去的东西。
先说和这个电影无关的:大学以前我们经常被要求写观后感之类,自认为当时比较会写,最起码不会语塞;工作以后变得越来越不会写,常常一个词都要纠结半天。我们的年龄在增长,社会阅历在增加,可是知识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好可怕。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丢掉了太多纯真的东西,并且再也没有耐心去补充知识。时间都浪费在了网上闲逛,等恍然发现时,已经又无所世事得过了一个晚上。
说点和这个电影有关的:这部电影再一次激起了我对日本的仇恨。仇恨的种子原来一直都在。我始终做不了一个大度的人,我小肚鸡肠地把这份恨波及到整个日本。我自认为还是一个比较善良的人,所以我无法理解南京大屠杀中日本军的变态行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都是活生生的人啊,他们怎么下得了手!我力挺这部电影,希望它可以唤起我们对历史的记忆。我想我不会买日货了,不会支持日本的一切了,一个犯过大错又不知悔改的民族变强大后会很可怕。
不知道伤痛的人是不会进步的,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肯定还会再次吃亏。如果一个民族忘了曾经的屈辱,如果一个民族里接班的一代没有抗日战争的概念,怎样能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
真的退步很多,写着写着就不知道怎么组织自己的语言,心里很多想法,就是写不出来。
忘记是可怕的,比如恰好你忘记的是历史和经验。
最新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相关文章: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