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2)
其实对于尹川来说,整个人生其实都是一场错误,准确的说,只是一个配角。
在年轻时,他被之华骗了,他以为自己是之南故事的主角,却发现自己原来从未出现在故事里。当他终于成为了故事的主角,却成了之南寻找自我的绊脚石,他成了之南人生的干扰者,从那之后,他彻底成为了之南生活的配角。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大概就是,你以为自己是主角,才发现,原来自己只是一个配角。当他面对张超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这件事情,无论自己以为自己对之南有多重要,自己在之南的世界里,依旧只是一个配角。自己在之南在那本叫做《之南》的书之后一无所知,就只是陌生的而已,所有的不舍,大概都是以为,自己一直都是故事的主角。
他以为自己写下这个故事就可以忘记之南,却发现,这个故事成为了自己人生的墓志铭。
也许是因为失去所以才会忘不掉,也许是因为忘不掉,才会待在回忆里。
他不怪之南,因为感情没有对错,喜欢一个人就该待在他的身边,不喜欢一个人,就应该离开他。但似乎,最后之南依然是残忍的,如果你忘不掉一个人,就该去见她,而不是留给她一个绝望的结局。
故事的结局如果可以改写,尹川一定会拼尽全力。
但最可悲的事情似乎是,之南一直把他当做一个梦,仅此而已。
张超其实是另一个可怜人。他的一生并没有目标,他是随性的人,随性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恩赐,对于别人来说,是一种灾难。他看不惯这个不善待他的世界,别无选择,只有毁灭。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怨恨,他攻击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完美,完美的故事,完美的人,哪怕自己遍体鳞伤。
他是可悲的,因为自始至终,他就只是愤怒的武器而已,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从未得到,所以他根本就不会悲伤,不会悲伤的人,总是幸运的。
其实整部电影最可怜的是之华。
片名叫做《你好,之华》,其实是有深意的。他刻意地在呼唤之华,我们在跟一个人说你好的时候,往往是这个人是一个旁观者,或者在我们的生命里无足轻重。
之华便是如此。
在这场纠葛了很多人的过往中。她就只是一个旁观者而已,她从来都不是主角。她是可怜的,姐姐并不爱她,姐姐只爱自己;父母不爱她,父母只爱姐姐;姐姐死后,对于姐姐的孩子百般讨好,却永远都被当做旁观者;就连重返故土的尹川,也只把她当做一个故事的旁观者,礼貌而又客气。
她抗争过,欺骗过,勇敢过,放弃过,努力过,彷徨过,却一无所获。
其实我们都是之华,在属于别人的故事里拼命围观,却发现,一个人只能在一个故事里当主角,如果一个故事不属于你,你就算多么努力,也永远只是一个需要被打招呼的对象。
在一个明知不会有我爱你这种对白的世界里,你永远只能是那个被说你好的人。
之华最后才明白,原来正如自己的婆婆一样,其实你只要明白,生活的真谛其实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逐渐忘记过去,按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和解,就没有过不下去的人生。
人生就是不断和自己旁观的故事告别,即使它曾经痛彻心扉,曾经难以忘怀。
我记得全片我第一次触动的是周迅在听到那段旁白的一个回眸,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生活的可能原来早已经被姐姐吞噬了,包括现在的生活也是如此。她必须敢于面对。
永远做一个别人的影子,也许会上瘾,但是当她意识到这件事情的可悲,大概就是成长,这大概是整部电影最有生机的部分。
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4
青春,总是要留有一定的遗憾的。多年以后,再次遇见那个曾经让你心动的人,或许,你会很淡然了,没有什么是值得一辈子来疼痛的,你会发现其实错过也是一种美好。
这是一部关于错过的电影。错过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是青春的疼痛,当时的那种伤,后来不知不觉中似乎已经痊愈了。人最想的就是重逢,或好或坏,也许一辈子的尴尬,也许相视一笑;人最怕的也是重逢,重逢后的不知所措,重逢后那段被拉起来的回忆,还是会有些痛。
故事的开头是场葬礼,好像是一种结束,一切都充满着一种不可挽回的感觉。以前在想,为什么很多小说或者电影都会将一些美好的人带走,大概这就是一种病态式的疼痛,让你感觉到痛苦,但似乎也是一种解放,人一旦离开后,生活好像可以重新走上正轨。
之华,是个姑娘,一个有着暗恋对象的姑娘,一个三次表白都失败了的姑娘。而她暗恋的对象,很狗血但是就是这样,喜欢着她的姐姐之南。之南就是那场葬礼被埋葬的人。
时隔三十年,之华代替已故的姐姐参加了同学聚会,遇到了当时她的暗恋对象,喜欢着姐姐的尹川,因为长相酷似姐姐的她被尹川要下了联系方式。就这样,之华假装姐姐之南开始了来往。
中间省略一部分剧情。最后,尹川知道了之南的死,而之华也放下了过去的思念。我想这样的一部剧情,人物关系真的有一些复杂,但是这折射出了许多人都会面对的疼痛青春,如果你看哭了,那么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我不太赞成这种回忆过去式的呻吟。其实故事在再次相遇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发展下去的必要。电影终究是艺术,要讲下去。但是,我们的生活还是多一些现实吧!相见不如怀念!对于过去的回忆大抵是因为你现在过得不如意。三代人的纠葛,不一样的暗恋故事,这一切,每个人都在发生着。
人越长大,越理智了,这是一种成长的表现。这部电影平静真实温暖却也残酷,但是看过之后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不怀念少时初恋的小美好,而更珍惜当下的平淡珍贵。如果你看完开始不再怀念过去,那么恭喜你,你真的很强大了,而且你过得很好。
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5
这是一个告别的故事。
岩井俊二对告别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在他的成名作影片《情书》里,当博子看到单车上回头的藤井树,愕然发现这个和自己的恋人拥有同一个名字的女人,竟然和自己长的极其肖似,大约就是那一刻,博子在心里完成了对故去恋人的告别。
那是一场远赴恋人故乡、对恋人少年时代的发掘,所有属于十几年前那对少男少女的回忆,让博子一步步拨开云雾,清楚的觉知了到在恋人的世界里,当下的自己到底是谁,又身处哪里。面对这些回忆,博子在影片结尾对着雪山大声的问候着恋人,用尽最后一次的思念,告别其中的自己。
回忆是岩井俊二的“恋人”。
岩井俊二认为回忆是推动一个人当下的一大原动力。过往的回忆,会像一个潜伏多年的病毒,在某个时机,牵连出一串的关系,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解构自己,与此刻的自己告别。
《你好,之华》,也是这样一部用回忆来影响当下,用回忆向当下告别的故事。
电影中回忆的主角是因抑郁症而自杀的姐姐袁之南,她的妹妹,子女,初恋,甚至暴虐成性的丈夫,都在对她的回忆中完成了对各自人生某个阶段的告别。
周迅扮演的妹妹袁之华,少女时代里,身边是白天鹅一样美丽的姐姐,连自己暗恋已久的男生,也是姐姐忠诚的爱慕者。三十年后,之华偶遇当年的男生,她将错就错的用姐姐的名义给这个男人写信,试图用这种方式实现始终萦绕在她回忆里却从未完成过的场景,那些曾被姐姐轻而易举的获取、而她费尽力气也得不到的东西,是多年来与姐姐平淡疏离的情感里横亘的一根针。
她在信里用姐姐的语气轻描淡写的提及自己,却未料想对方见到她的第一眼,就已经认出她不是姐姐。三十年的岁月,尽管同学会上姐姐的同窗认不出她是妹妹,但对一个曾经付出真心的男人,眉眼的相似永远只是眉眼,与爱过的那个人无关。
男人找到了她躲着写信的地方,被揭穿的冒名并没有太多尴尬,之华开始淡淡的跟这个男人讲姐姐的抑郁症,姐姐在婚姻中遭遇的家暴,姐姐多次的自杀直到最后一次成功,毫无感情的语调像是在谈论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直到脱口而出的一句:“姐姐如果当初嫁给了你,也许就不会这样了”,原本似乎是为自己欠妥的玩笑话自嘲的笑容,却突然间淌出了泪。
面对眼前这个多年前让自己对姐姐的情感陷入困境的男人,之华终于用这句话帮自己卸下了一个刻满着内心冲突的面具,那些年对姐姐的爱、对自己的'爱、对单恋的爱,让一个被拒绝的小女孩开始活在嫉妒、自责、愤怒、背叛、防御的周而复始中,让她的成长克制而压抑,而这一刻,面对已经永远失去的充满着姐姐味道的回忆,面对眼前这个仍希望通过写作来怀念姐姐的男人,之华哭了,第一次,是作为一个失去姐姐的妹妹,哭了。
她终于告别了那个无法真实面对姐姐光芒的之华,那个对姐姐怀着复杂情感而不得不疏离的之华,那个掺杂着爱慕、嫉妒、抗拒而无法正常表达悲伤的之华,她用酸涩的回忆和眼泪与眼前这个拒绝过自己的男人和解,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与姐姐和解,并告别。
袁之南的小儿子晨晨,面对母亲的突然离去,采取了将自己完全隔离在悲伤以外的防御手段,因为不去想就不会觉得痛。但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在奶奶意外扭伤的恐惧中,在死去的小鸟尸体跟前,小男孩开始不得不面对“妈妈真的不在了”这件事,给妈妈的纸条系在了八哥的脚上,被放飞在天际,上面写着:“你好吗?我很好。”《情书》里,博子最后对着漫天风雪哭喊着问候恋人时,也是同样的两句话。
面对丧失,从一开始的不愿承认,到最后对着那个世界的人说出:“你好吗?我很好”,这大概也是在说,“那么,我们回头见。”
告别是为了遗忘难以承受的既往,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再见,也是为了永远记住回忆里曾最闪耀的地方。
就像袁之南留给自己儿女的遗书中所写的那段话,那段和初恋男友一起反复修改过的毕业演讲稿中的话:
“如果你问我未来的梦想或者目标,我一下子也没法说的特别具体,但是我觉得这样也很好,这恰恰说明,我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我们的人生选择丰富多彩。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走在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上,也许有的人能实现梦想,也许有的人不能。人是有艰难的时候,也有痛苦的时候,在那样的时候,我相信我们一定都会想起这个地方,这个让我们觉得,自己的梦想还有无限可能的地方,这个让我们所有人都平等、尊贵、闪耀的地方。”
第一次看岩井俊二的《情书》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大学暑假,看完不久的一个午后,有个初中女同学来找我,我们当时关系并不密切,也忘记了她为什么会来,只记得她看到我书桌抽屉里那张封面印着中山美穗在漫天雪野中闭眼仰望的VCD,淡淡的说:这个电影很好看,我看了好几遍。
《你好,之华》,没有第一次看《情书》那么惊艳,但周迅的演技自然流畅,小之南的扮演者很美,小之华的扮演者很灵,影片里两位老人的那条线也很动人,总的来说,看一遍,也还是可以的吧。
放一个周迅给影片唱的主题曲《样子》的mv,钢琴是导演岩井俊二,吉他是监制陈可辛。
mv的最后,袁之南留给之华的字条:愿你成为最好的样子。
告别遗憾,成为最好的样子。
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