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赛德克巴莱观后感5篇
电影在台湾上映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最新赛德克巴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赛德克巴莱观后感1
与其他电影不同,《赛德克·巴莱》最先感动我的,不是其自身的电影剧情,而是它背后的故事。
《赛德克·巴莱》的导演魏德圣,因为拍出《海角七号》而声名鹊起,本来,他可以借着这部口碑与票房俱大获成功的电影再拍几部不痛不痒的商业片赚足热钱,但他为了十二年前的一个梦想,选择了另外一条艰难的道路。
为了拍《赛德克·巴莱》他先是于_年自掏200万台币拍摄5分钟的短片,虽然受到各方称赞,但因商业因素,无人看好此片的票房前景,遂陷入资金筹措困难的尴尬境地。《海角七号》之后,功成名就的魏德圣终于获得了5亿台币的巨额投资,但试拍时每天100万台币的花费仍让导演捉襟见肘,为完成此片,魏德圣不仅把自己《海角七号》赚的5000万台币全部搭了进去,就连办公室也抵押给了银行,但即便这样,资金缺口依然很大,逼不得已的他只好四处借钱,危急时刻,好在台湾的演艺同仁纷纷仗义相助,周杰伦借出2000万台币,只象征性的收了1块钱利息,主演徐若瑄想要卖房子但被导演拒绝,最后拿出了1000万台币,其他像言承旭、戴立忍等也纷纷资助,电影结束后字幕中有一个名为“天使·巴莱”的名单,上面都是曾经为这部影片出钱的人,一行一行,密密麻麻,有很多现在活跃在歌坛影坛的明星,也有很多默默无名的人,或许有人指责说这是影片的噱头,但即便这真的是噱头,我也希望今后我们大陆的电影,可以少一些借绯闻八卦等搏出位博眼球的噱头,而多一些“赛德克·巴莱”式的噱头。
这部电影的主角几乎全部都是素人(无表演经验的人),导演把大部分的资金都用到电影制作之中,而看网上的新闻,现在很多演员片酬之高令人咂舌,而喜欢打明星牌的电影更是将投资的一大半用到了演员身上,所以就出现了一大批明星阵容强大而电影情节弱智的作品。而魏德圣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除了是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外,他对电影对艺术的诚意也同样令人感动。
近来又看到一则新闻,是《赛德克·巴莱》引进大陆后首周票房不利,和很多导演不同的是,魏德圣并没有把责任推到观众身上(似乎观众不识货已经成为很多票房不好的最好推辞),而是认真的反思了自己,他坦言说:“我们私下也检讨原因,觉得评论的发酵都只在艺文圈、媒体圈,但没有影响到普通观众,票房失败也给我们一个反省,以后的营销更要重视普通观众”。如此的胸襟,着实会令很多同行汗颜吧,而值得高兴的是,《赛德克·巴莱》第二周的票房在影厅减半的压力下竟比首周多了两倍,魏德圣高兴的在微博中感慨:“看见彩虹了”。
最新赛德克巴莱观后感2
今天,爸爸向我推荐了一部超好看的电影,片名叫《赛德克·巴莱》(意即“真正的人”)。电影讲述了台湾赛德克族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我被激昂而震撼的情节深深吸引,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四个半小时——这是我看过最长的电影。
在日本人来之前,赛德克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山高林密的原始大山中。那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男人们负责打猎,女人们负责农耕和织布。赛德克人成年后,以脸上刻有图腾为荣。男人必须善于打猎和取敌人首级,女人必须会织彩布,才有资格获得图腾。
但是随着日本人的占领,赛德克人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男人只能做苦役,不准打猎。女人只能做女佣,不能织彩布。在祖先留下的猎场,赛德克人被迫砍伐大树。他们备受煎熬,心里愧对祖先。年轻一代的脸上再也无法印上那令人骄傲的图腾。
终于有一天,赛德克人心中的怒火爆发了。他们在头领莫那的带领下,奋起反抗,与日本军队展开了殊死拼搏,最后惨遭灭族。赛德克人带着尊严和骄傲跨过了“彩虹桥”,与祖先相会。
在这部片子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翁莫那——他刚强坚毅,虽然平时他话很少,但他双目炯炯有神,身材矫健,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威严,神圣不容侵犯。在莫那的指挥下,赛德克族的战士们数次把强大的日本军队杀得人仰马翻,真了不起!
赛德克人在起义之前心里就很清楚自己注定失败,因为他们的实力远远不能跟日本人比。但为了尊严,为了脸上自豪的图腾,他们视死如归。当我看到妇女们为了节省粮食,不拖男人们的后腿而集体上吊自杀时,我哭了。那是多么悲壮的场面啊!
电影看完,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浮现的依旧是那些血腥残酷的场面,耳边回响着莫那的话:“真正的人,可以输掉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
最新赛德克巴莱观后感3
赛德克·巴莱,台湾赛德克族语,意为真正的人。
大陆154分钟版,结构紧凑,节奏流畅,就像片中的赛德克族人一样,浑身都是健美的肌肉,无一丝赘肉。这么长的片子,却无一处尿点,害得我这个因经常久坐电脑前而肾虚的家伙,从中途起就开始痛苦地憋尿,直到片子结束,被深深震憾的我仍然强忍着汹涌的尿意,坚持看完片尾的演职人员表,以这种微不足道的方式表达我对成就本片的所有人员的敬意!
全片没有一处尿点,却有太多的泪点和沸点,在雾社事件过后,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个泪点与沸点并发的时候了,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既不想错过那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又害怕漏过字幕,眼睛和脑子都忙不过来,血管里的血几番沸腾奔涌,而泪水肆虐横溢~
片子制作精良,画面美,音乐美,场面宏大,台词精炼,而最令我震憾的是影片中充溢的那种酣畅淋漓、荡气回肠的血性!以致观影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血液在血管中奔涌的声音~
走出影院,脑中回荡的是《赛德克.巴莱》中那震憾心灵的音乐与歌唱,以及那些点燃血管中的鲜血的台词:真正的人可以牺牲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如果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们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野蛮的骄傲!这一战之后,我们要选择的不是怎样活着,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不自由,勿宁死!人类社会的"文明",总是以最不文明的方式在推进。原住民们被迫改变自己的生活习俗,放弃自己的信仰,沦为"文明"或所谓"文明人"的奴隶。当对资源的掠夺披上了"文明"的外衣,而"文明"的倾销又是以一种奴役的方式在推进,那么"野蛮"的反抗就势在必行。
原住民们以猎_、柴刀、木棍等原始武器,对抗飞机、机枪、大炮甚至毒气弹,这是怎样惨烈的战争?而赛德克妇女为了使自己孩子、丈夫无后顾之忧,也为了给他们省下不多的食物,纷纷先行上吊自缢;残存的男人们则在脸孔纹上赛德克图腾,誓死抵抗、宁死不屈,这又是怎样悲壮而极致的倔犟与骄傲?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有些人的价值观中或许是愚蠢的,而在我看来,这种骁勇与血性正是人性中最可贵的一点价值。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正是在于有了比"活着"更重要的追求。只有人类,才会产生这样的意识:宁可选择惨烈地站着死去,也不愿苟且地跪着活着!这种对生命的尊严和质感的独特追求,不仅是塞德克族人的,也不仅是中国人的,而应是属于全人类共有的特性!
去看片之前,先在网上搜索资料了解和预习有关本片的历史背景,也顺便浏览了部分网友的评论。有网友批评说本片价值观混乱,赛德克族人的血腥杀戮、对生命的不尊重叫人反感。
但我看完全片,虽然也觉得有些镜头的确血腥,尤其是对妇孺儿童的杀戮更是挑战观众的底限,但仔细一想,历史上有哪一场战争哪一支军队做到了对敌方弱小生命的尊重与保护?在以命相搏的战场,人类很容易回归最原始的动物本性,影片不避讳不掩饰地展现了人性中最野蛮的"动物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