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

关键词: 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一片叶子的故事观看感想,一片叶子的故事
马绍0 分享 时间:

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5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1

春天,微风拂面,阳光正好。我坐在院子里的树阴下,左手拿一本书,右手捧一杯香茗。啊,真是享受!

拿出一小撮茶,轻轻地,慢慢地放在手心里,仔细地观察着,它的两头尖尖的,中间有点硬,但“啪”的一声就掰断了,整个部分都是深绿色,偏黑。在阳光照耀下,就像几只银梭。茶叶有些扎手,但它也不会把皮扎破,放在鼻前闻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香气虽然有点淡,但闻后你会觉得还想闻,它的香气也不会很快变淡,把茶叶拿远一点儿,仍然有股纯净疏淡的香在鼻前飘浮,回荡。闻之后,你会感到美美的,甜甜的,甚至仿佛处在一片梦境中,令人陶醉无穷。

我把茶叶轻轻放入杯中,冲上热水。刚开始,茶叶从杯底缓缓地浮了上来,不一会儿,有的就慢慢地沉了下去。瞧,那沉下去的小茶叶多么像一只只绿色的蝴蝶,在这暗黄色的大森林里翩翩起舞!瞧,那沉下去的小茶叶似是一条条快活的小鱼,摇头摆尾!瞧,那沉下去的“大个头”又像是巍然屹立的大山,在杯底矗立着!几分钟后,茶叶都纷纷地落下,杯里的热开水也由浅黄变成了深黄。这场面真是太引人入胜了!

捧起杯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浓浓的茶香顿时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浅尝一小口,苦中带涩,涩中有甜,令人回味无穷。

我恍然大悟,品茶就像人生一样,只有经历了苦难、煎熬的付出,才能得到香甜的果实与无限的快乐。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2

茶,是我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

今天,我们在徽州研学,了解了茶的分类和茶文化的基本知识。茶博物馆的老师热情似火,告诉了我们:黄山毛峰这种茶分为一、二、三级茶;中国六大茶类指的是我国所产的茶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类;中国十大名茶中,徽州茶占了两种……

上午,我们采摘了黄山毛峰,学习了黄山毛峰的制作。那怎么采呢?老师告诉我们:采摘的每片茶叶,都要有一条嫩芽和一片嫩叶。我和两位同学采摘了很多茶叶,因为茶叶并不难找的缘故。茶叶摘后就要摊青了,因为时间紧迫,我们把摊青这一步骤省略掉了,直接杀青。杀青,就是将摊青好的茶叶,放入一个大铁锅中,让它自然地将水分蒸发。然后是揉捻。,揉捻就是把杀青好的茶叶均匀放到一块凹凸不平的板子上,再把茶叶聚成一个“茶”球,又将“茶”球在板子上揉,揉的力度是先轻再重后轻。最后就是烘焙,也就是把揉捻后的茶叶,放入一个容器中,让高温将它的水分蒸发到只剩下原来的6%以下。

摘茶、制茶、品茶、茶礼仪,就是茶文化。茶文化,不仅是我国的骄傲,更是民族的伟大。

《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3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

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一片叶子的故事》观后感4

有人说茶是一种饮品,有人说茶是一种心情,有人说茶是一种生活。皇室贵族爱茶,文人墨客也爱茶,自古就有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其实,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无论琴棋书画还是柴米油盐,都离不开茶。那么茶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茶的品种很多,有白茶、绿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每一种茶又有很多品类,可谓多姿多彩、五彩斑斓。

人们常常谈论哪种茶是最好的。我认为每个品种的茶都有极品,都有它的最好,那要看个人喜好,看品茶心情,因为不同的茶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境。

我喜欢茶。有的茶清淡,有的茶甘甜,有的茶苦涩;有的茶厚重,有的茶柔和,有的茶有力度。茶给我带来的感悟,不仅仅“从来佳茗似佳人”,它更像百态的人生。

我认为不同的茶,有如不同人的群体和年龄阶段。

白茶,有如少年儿童。香气清淡,汤色透明。品饮白茶,仿佛看见一个天真烂漫、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真实,没有太多的承载;他解渴,给人带来愉悦的心境;他明朗,给人一种期待。

绿茶,犹如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淡淡的甘甜,略带青涩,有茶香,但是不耐泡。花季,少了一份深度和厚度,却多了一分轻盈和清新,让人跃跃欲试。走近绿茶,就像置身于田野、林间、泉边,涤荡出年轻美好的心态。譬如福州的茉莉花茶,妙丽飘香,轻舞飞扬,像芭蕾的舞者,用窈窕身姿谱写着优美的旋律。

铁观音,属于青茶,犹如25-35岁的淑女和35-45岁的少妇。清香型铁观音恰如淑女般婉约、典雅。闻之,芬芳扑鼻;饮之,甘甜顺滑;品之,柔美细腻。那是一种含蓄的韵味在舌喉间蔓延,回甘悠长,令人神清气爽。浓香、韵香型铁观音犹如少妇,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多了一份韵致,散发着馥郁的芳香,沁人肺腑。她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感悟、善解与优雅。那挥之不去的绵长与甘醇,久久萦绕在心头,那就是“观音韵”的魅力吧,令你在自由遐想的空间里感受一种幸福、恬静。

大红袍,亦属于青茶,大红袍霸气、大气、有力度,有如男子汉的阳刚之气。武夷的灵山秀水滋养了大红袍的醇厚和独特的“岩韵”,使之余韵隽永,有如男子汉的侠骨柔肠。开始品大红袍的时候茶汤浓郁,茶感很强,略显粗犷,品至3、5泡时茶汤转而温润、醇厚,体现了一种刚柔相济。如果说一个男子只有阳刚之气,没有侠骨柔肠,那他就不懂得爱,必然缺乏情商和创造力。所以兼备阳刚之气与侠骨柔肠是一个优秀男人的品质,不是吗?

红茶,红茶是什么?我认为红茶有如中年的男女,少了一些个性,多了一份包容。他稳重、柔和、圆润,体现了一种中庸之道。红茶有着平易近人的气质,他具备比较强的兼容性,适合调饮,如奶茶、柠檬茶等,因此它容易被接受。从红茶中可以品出从容和淡定的气度,让人气定神闲。

普洱,属黑茶。窃以为他就像有智慧的老者。乍一喝普洱茶犹如中药,汤色黑,味重、浓、苦涩。但是好的陈年普洱到15、20泡的时候入口即化,看似喝茶却无茶,道似无茶却有茶。达到人与茶精神同在的境界。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乍一看似乎不那么起眼,而当你走进他内心的时候,他智慧的光芒和返老还童的精神却能带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洗礼和顿悟。朋友常玩笑道:宁欺老,不欺幼。其实老、幼平等,都需要我们去关心和爱护,都不能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多一些和谐,多一些智慧,多一些进步。

142621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