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直播观后感

关键词: 中国这十年观后感,中国这十年心得,中国这十年
邱妹0 分享 时间: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直播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直播观后感1

今天(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首场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改革举措与成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沈亮介绍,在审判透明度问题上,世界各国都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中国也是如此。

第一,司法公开是中国司法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根据中国法律,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外,一律公开进行。我国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范围仅限于刚才说的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还有当事人提出涉及的商业秘密、申请不公开审理案件,而其他案件都是要公开审理的。即便是按照法律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我国也规定宣判一律公开。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中国没有什么特殊。在审判实务中,如果遇到应当公开审理而没有公开审理的案件,上一级人民法院要以程序违法发回重审的。

第二,不断提升司法透明度始终是中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实际上,中国的司法公开无论在范围、形式,还是在深度、广度上,近些年来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如说,在公开范围上,不仅公开庭审过程、判决结果,也公开审判流程和生效判决执行情况;不仅公开判决的最终结果,也公开裁判理由;不仅向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公开,也向社会公开;不仅公开庭审信息,还公开司法政务等司法活动相关信息。在公开渠道上,除了传统媒体、政务网站、白皮书、新闻发布会,还有12368诉讼服务热线、微博微信外,最高人民法院还专门建立了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形成了多样化司法公开格局。到目前为止,中国裁判文书网文书总量超过1.3亿份,访问总量超过840亿次,中国庭审公开网总直播案件超过1850万件,观看量超过475亿人次,有的庭审累计观看量突破千万。在公开形式上,推动司法公开与诉讼服务全面对接,建成了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群众除了旁听庭审、查阅网站和报刊等传统形式外,现在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司法活动的相关信息,对于司法过程的参与、监督和评价,更加便捷高效。所以说,司法公开现在是触手可及。

第三,中国推动司法公开的脚步不会停歇。目前,中国司法公开已经成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了解司法、接近司法、开展法律研究的重要平台,随着时代发展,最高人民法院还将不断推进司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司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倒逼法官司法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直播观后感2

我出生在甘肃省静宁县的一个贫困山村,父母希望我们兄弟三人用功读书有所作为,我们也实现了他们的愿望。2012年还在读大学时,我就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那就是回到家乡,用自己的奋斗经历告诉村里的孩子们,通过读书实现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毕业后我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刚工作时,我所在的柳沟村还是个深度贫困村,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期。驻村期间,我们积极走访群众,筹划发展出路。在镇党委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和乡亲们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对村组道路实施硬化,完成了危旧房改造,带动群众栽植果树2000多亩。经过3年多的努力,村班子强了,富民产业有了,群众收入高了;路灯亮了,道路宽了,饮水安全了,村庄整洁了。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子顺利摘掉了“贫困帽”,大家的精气神焕然一新。

由于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了组织肯定,我来到县委宣传部工作。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事,我主动申请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干事创业的一线去。2020年4月,我来到威戎镇杨湾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开始探索脱贫之后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怎样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怎样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打牢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我们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按照“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协会促动、干群联动、效益驱动”,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激活资金、技术、人才等产业发展要素,每季度邀请县果业技术专家进行果园管理培训,形成群众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机制,组织群众对果园加强标准化管理,促进当地的苹果产业向现代果业方向转型升级。2021年,杨湾村苹果在采摘前就已被果商订购,苹果种植带来收入明显增长。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们每年都会在村里通过互评、推荐,评选出一批“最美村民”,为致富典型和家庭和睦、群众口碑好、认可度高的农户颁发荣誉证书,使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争做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实践者。不断用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乡村氛围去浸润、感染和引领群众,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乡村文化生态、村民生活习惯,推动形成积极、文明、向上、向善、和谐的乡风民风。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能有更多获得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和大家一起奋斗拼搏,为农村发展添活力,让乡亲们的日子更加红火。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直播观后感3

今天(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首场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改革举措与成效。会上,公安部副部长刘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部持续推出了一大批便民利企政策措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围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方面,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014年以来,全国有1.3亿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21年的46.7%,户口迁移政策普遍放开放宽,中西部地区除省会(首府)城市外,基本实现了城镇落户零门槛。东部地区除少数超大、特大城市外,进一步放宽了落户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更加便捷。居住证制度实现全覆盖,全国共发放居住证超过1.3亿张,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进一步健全。

二是在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5项户口迁移和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申办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和“全国通办”全面落地。累计办理户口迁移和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业务51万余笔,累计签发出入境证件、签注2.6亿多本(张、枚),98.5%的群众只跑一次即可完成出入境证件办证手续,91%的群众完成现场申办出入境证件手续不到30分钟,推动公安服务政务事项在公安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程网办,仅互联网交管服务就惠及35亿人次。

142993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