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北战役》观后感及感言

关键词: 宿北战役观后感感言,宿北战役观后感,宿北战役
泳潼0 分享 时间:

宿北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辉煌的一页,是宿豫乃至宿迁不可磨灭的红色丰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宿北战役》观后感及感言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宿北战役》观后感及感言1

宿北战役是1946年12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后发动的第一场大战役,在江苏省宿迁县以北地区围歼较弱的国民党整编第69师。国民党军第69师师长戴之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宿北战役的胜利,打垮了敌人四路中对我威胁最大的一路,从而使敌人不仅未能实现其切断我山东、华中两野战军的联系,实行各个击破“迅速结束苏北战事”的企图,反而被我军切断了南北联系,分割成山东、苏北两坨,暴露了翼侧,处于受我军攻击的威胁之中。宿北战役的实践,使指战员进一步认识到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的重大意义,加强了集中统一和全局观念,并取得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初步经验。

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根据敌多路北犯,间隙较大,应援不便,而其中宿迁一路孤立突出,且对苏北解放区威胁最大的特点,决心首先予以歼灭。经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决定除以少数兵力牵制鲁南、两淮其他三路国民党军外,集中第1、第2、第9纵队,第7、第8师的主力共24个团的兵力,首先歼灭由宿迁进犯之敌。1946年12月13日,国民党军为了进占苏北进而打通陇海铁路东段,以配合国民大会的召开,调集整编第69、第11师分别沿宿(迁)新(新安镇)公路和宿(迁)沭(阳)公路向新安镇、沭阳进犯。15日黄昏,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和第8师向进至晓店子、嶂山镇地区的整编69师发起突然攻击,打退敌主力的连续反扑,控制了制高点峰山。接着,第l、第2纵队,第7、第8师,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等部,向敌纵深猛插,将其割断为三截,分别予以包围,然后逐点攻击。17日夜,全歼国民党军预3旅。18日拂晓,对整编第69师发起总攻,激战至19日凌晨4时,将其全歼。敌中将师长戴之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整编第11师前来增援被击退,歼其一部。此次战役历时4昼夜,全歼国民党整编第69师3个半旅及工兵第5团等部共2.1万余人,缴获火炮119门及大批枪支弹药。我军伤亡约8000余人。

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2.1万人。这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会师后的第一个胜仗,初步取得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经验。我军歼敌3个整旅又1个团,共2.1万余人,国民党军第69师师长戴之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这是我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会师后歼灭国民党军1个整编师的第一个大胜仗。此役不仅使我华东部队初步取得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并且对尔后华东战局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央军委曾致电祝贺,并号召华东全军以宿北战役为例,力争多打大歼灭战。宿北战役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敌最多的纪录(21530)、我军一次作战歼敌一个整师的先例。在敌多路进攻时,集中优势兵力打敌突出之一路;利用敌之间隙,以远距离奔袭手段出敌不意地发起攻击;在战术上,抢占并控制制高点,同时向敌纵深猛插,迅速完成战役分割和战术包围,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被围之敌,保证了速决全歼。宿北战役的实践,使指战员进一步认识到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的重大意义,加强了集中统一和全局观念,并取得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初步经验。作战中,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21530人,其中俘敌13360人,毙伤8170人,自身伤亡10000余人。

宿北战役是成为华东战区的一个转折点,华东战场从前沿逐步转为纵深,正面战场逐步收缩,兵力也随之集中,以后的歼灭战的规模也逐步扩大。

《宿北战役》观后感及感言2

1946年12月13日至19日,山东野战军主力和华中野战军一部,在陈毅、粟裕等同志的指挥下协同作战 ,在宿迁以北地区全歼整编第69师师部和3个半旅共2.1万人,中将师长戴之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取得了“宿北大战”的胜利。

宿北大战双方共投入兵力37个团,约15.8万人,是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一次规模空前的运动歼灭战。

宿北大战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一次作战歼灭敌人最高纪录,开创了解放战争初期全歼国民党正规军整编师的范例,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华东军民的胜利信心。

宿北大战 对华东战场,乃至全国战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宿北大战在解放战争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1946年12月,《解放日报》和《大众日报》社论指出:“宿北大战的胜利,是苏皖解放区超过以前11 次大捷的空前的大胜利,是整个爱国自卫战争中空前的大胜利”。

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贺电指出:“歼敌二万以上,于大局有利,甚好甚慰,一切有功将士望传令嘉奖。”

为什么说宿北战役是胜利实现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标志呢?第一,华中野战军主力已撤离苏中战场,随着战局的发展,还可能再撤出苏北(军委已向我们提出入鲁作战的问题)。这样,整华中将处于敌后,华中将以游击战和部分的运动战来配合正面战场。这是一个大变化。我们要充分估计到这个变化对气、民心所产生的影响,打一个大胜仗,以利于转好思想弯子。

第二,我军撤出两后,华中野战军主力到达苏北,山东野军也从运河线上撤到运河以东的苏北地区。两军会师,这就改变了过去各自在淮北、苏中作战这一情况,两军由战略上的配合,转变为集中在一起进行战役上的协同。两支野战军领导机构,也合并为一个。两军会合后在哪里作战,设想过三个方案,一是消灭自运河线东犯之敌后,兵出运河以西淮北地区;二是北撤山东,消灭鲁南之敌;三是山野回鲁南应敌,华(中)野留淮海区作战。以后决定了先在苏北淮海地区打一仗后再看,并且具体选择了在宿北地区打一仗。这一选择是否正确,需待实践检验。

第三,这次作战是两支野战军会师后在战役上的初次协同作战,这也是一种初战。这仗打胜了,兄弟部队之间就产生了彼此的信任,两支野战军合并的新的领导机构和所属部队也就产生了下之间的彼此信任。这一切,都是无价之宝。相反如果这一仗我们被打败了,上下之间和兄弟部队之间就容易相互埋怨,就要花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和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弥补过来。“慎重初战”的道理也适合宿北战役。因此军委、毛泽东同志来电严令我们:“只许打胜,不许打败”。这次战役胜利,对以后作战的影响将是很大的。

第四,还有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问题。继淮南、淮北被敌人占领以后,华中首府两淮又失守,敌人对我们形成半圆形包围的态势,敌人兵力又处于很大优势,蒋家王朝的五大主力中的两个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十一师也调到苏北战场上来了,我们处于被动状态。毛泽东同志说过:“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这次战役将决定我们能否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将战役的主动权夺取到手中。

第五,从学习大规模歼灭战角度来说,华东战场从前沿逐步转入纵深,正面战线逐步收缩,兵力也随之集中,歼灭战的规模将逐步扩大,中央、军委要求我们打大规模的歼灭战,这需要积累经验。苏中战役歼敌五万余人是七仗的总和,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如黄路一仗,也仅歼敌两个半旅,一万七千余人。宿北战役比如黄路这一仗规模大得多,这一仗打胜了,就可以成为两支野战军集中后战役规模越来越大的一个良好开端,成为歼敌由小到大的一块中间阶石踏上了这块阶石,再上一步去踩更高的阶石,就比较好办了。

以上各点都说明了在华东战区转折时期,宿北战役所具有关键性作用。我以为这是在评论宿北战役和华东战局时应予重视的。

《宿北战役》观后感及感言3

对于宿北战役参战部队究竟有多少个团,历来有23、24、25个团不同说法。最早的说法是有23个团参战,见于1946年12月14日陈毅和粟裕向中央军委的报告:“我们现正集中叶纵、八师、五旅、韦纵及九纵共23个团于宿沭间,今晚开始出击,首先求得歼灭预三旅、四(十)一旅而后再歼灭其各路,陈、粟在一起指挥此战役。”〔7〕另有说法为25个团参战。时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九旅旅长的藤海清在回忆宿北战役中的人和圩子战斗时说:“12月13日我野指决心以山东野战军第一、二纵队、八师和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七师,共25个团的兵力,歼敌六十九师和十一师于宿迁、新安镇、沭阳的三角地带。”〔8〕其中,参战部队为24个团的说法为《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和《宿北大战》所认定,其影响最广。为什么会认定参加宿北战役的部队为24个团?笔者就掌握的史料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没有把第九纵队骑兵团列入参战部队序列。为什么会有九纵骑兵团主力未参加宿北战役的说法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可能是因为时任第九纵队司令员张震将军的回忆。张震将军曾经回忆说:“12月12日,粟裕司令员打来电话,命令我纵坚守五花顶、来龙庵、叶海子等要点,配合野战军主力,聚歼由宿(迁)、新(安)和宿(迁)、沭(阳)公路来犯之敌。我与饶子健副司令员、姚运良参谋长等商量后,决以七十三团、八十一团守五花顶、黄甲庄,七十五团、七十七团守邵店、叶海子和来龙庵,七十九团与骑兵团位于沭阳附近阻击敌人。”〔9〕按此,宿北战役的前期部署,骑兵团任务是与九纵第七十九团在沭阳附近阻击敌人。但是,由于战事的发展,国民党军对沭阳一路的进攻被我九纵其他团阻于来龙庵,之后即未能前进,因此第七十九团此战未接敌,没有被列入参战部队。由于“七十九团与骑兵团位于沭阳附近阻击敌人”,第七十九团未列入参战部队,因而也就可能没有将骑兵团列入参战部队。

第二,可能是因为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宿北战役详报”的记录。该“详报”在“战前部署”第六项记录:“以骑兵团(缺四个大队)附警卫营一个连位于王庄(来龙庵东北三里),并以一个大队及警卫营一个连位于曹家集附近,担任侦察活动,如敌来犯时,以运动防御,阻击敌人”〔10〕。是否会因为骑兵团“缺四个大队”,且“担任侦察活动”,就因此认定骑兵团未参加宿北战役,不在参战部队序列了?

第三,在战役部署上,骑兵团的任务本来是与第九纵队七十九团防守沭阳一线的。但负责进犯沭阳之敌整编第十一师一一八旅,在进攻沭阳第一道防线来龙庵时,即遭我九纵顽强抵抗,前进不得,之后更因其师部被袭而奉命回援。因此,此时防守沭阳任务压力已经很轻,故在第九纵队七十九团继续执行防御沭阳任务时,骑兵团被抽调到宿北战役主战场上担负作战任务,配属其他部队作战。但在宿北战役这个山东、华中两支野战军第一次大兵团会合作战的战场上,运动激战中第九纵队调骑兵团主力参战,已经不再那么“显眼”。所以,在战后总结中,仍然以战前主力参战部队为准,后参战的骑兵团未能列入主力参战部队。

143546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