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电影观后感怎么写(2)
小人物的悲壮。应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有的人选择了献媚。“一条命,两块饼干”,小人物的命运不一样,其中有人性的冷漠,也有世俗的偏见,但总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花枝在丈夫失踪后,为救活两个孩子,四斗米卖了自我,为孩子付出了一切。最终还要把自我唯一的破棉裤换给栓柱,也算是倾其所有了。这一幕,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爱的的力量,也是母性的光辉。栓柱应诺花枝照顾孩子,却在趴火车途中,不仅仅丢了两个孩子,还丢了花枝用生命换来的四斗米。在生存和气节之间,不食嗟来之食的大义凛然,让珍贵的馒头显得那样苍白。那用核桃做成的风车,成为一种牵挂和寄托,宁可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反面典型厨师老马成了巡回法庭庭长,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虽说保全了性命,到头来却落得个日本人的走狗。就连读过书的财主家女儿,为求条生路,甘为五斗米折腰,沦落到卖身妓院的下场,也是命运的安排,悲惨的选择。
1942年那场大饥荒、大逃难,虽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但在历史长河中,却成为永远伤痛的记忆。我们开启那段尘封的历史,就是要警醒饱经沧桑的苦难民族,不要忘记历史,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灾难;追忆那段悲壮的历史,就是要重温血腥而惨痛的教训,坚持生态平衡,远离自然灾害;再现那段惨烈的历史,就是要启示后人牢记伤痛的根源,关注粮食问题以及那些事关民生、关系百姓疾苦、关乎民族发展的大计,让历史不再重演!我相信也不会重演。
1942电影观后感怎么写4
《1942》这部电影是我有史以来,感触最深、触动最大的一部电影。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人们纷纷背井离乡逃离河南。在路途上,发生了一些感人肺腑、极具散发人性光辉的电影,也怒斥了灾难的无情。
在这场天灾人祸下,共有300多万无辜百姓相继饿死。在这场灾难面前,原先人的力量是那么薄弱、渺小,纵使你有家财万贯,也必须加入悲苦灾民的队伍里去。
看了这部电影,手里捧着盛满白米饭的碗,不知不觉好像沉重了许多,我不禁感慨万千、赞叹不已。光是这一碗平常微不足道的白米饭,在那个时候却是比钻石、黄金还要珍贵一百倍,因为就这一碗饭能够救一家四口的命,这令我汗颜。妈妈对我说,曾祖母告诉她那时人们饿的能够啃树皮,可是却很难找到。因为树皮要么被无恶不作、无物不噬的蝗虫吃的一干二净,要么早就被饥饿的灾民们瓜分了。
以后要节俭粮食了。这是我的第一条观后感。
令我惊讶不已的不是《1942》中日寇的野蛮残忍,也不是轰炸灾民们的场面,而是我的身世。原先我身上流淌这一半河南地主的血脉,我的祖籍在河南。最让我震撼的是,《1942》中重点描述的是一家地主,而我奶奶的奶奶那一辈也是地主,这可令我哭笑不得。我之所以居住在安徽,就是因为曾祖母为了逃荒避难,带着外公等亲人逃荒到了安徽。恰恰就在七十年前的今日,他们正在颠沛流离。
到了安徽,曾祖母和外公等亲人最终结束了这逃亡,所幸没有一个人饿死。然后有了我妈妈,遇见了我爸爸,才有了我。试想。如果曾祖母他们在路上遭遇不测,还会有我在这写作的事情吗所以,我是幸运的。
所以,每一条生命的诞生都是独一无二、不容易的,让我们珍惜生命吧!
1942电影观后感怎么写5
昨日我们观看了电影《1942》,电影讲述了1942年遭受天灾、人祸而民不聊生的河南人逃荒的故事。财主老范家贮存了足够的粮食,灾民们闻讯前来“打劫”,灾民人多势众,范财主只好先用缓兵之计让他们进来,又派人去搬兵,计划败露后灾民一气之下烧了范家,杀了财主的儿子,老范只能带着家眷踏上躲灾之路。
逃灾路上,他的老母亲在一次日本飞机残忍的轰炸中炸死,他的儿媳妇在五天没吃饭的状况下产下孩子,结果在极度虚弱中死去,老范之后不得不把宝贝女儿都卖了,换来五升小米。天地间最大的悲痛莫过于此了吧!老范带着栓柱,抱着刚出生的婴儿,登上了去陕西的火车。火车上人挤人,栓柱的两个孩子夜里被挤下了火车,悲痛不已的栓柱跳下了车去寻找孩子。火车到陕西关口却被不顾救灾没有良心的军队拦下,赶了回去。老范这才发现婴儿已被自我悟在怀里捂死了。。。。。。漫漫逃荒路上,老范的亲人走得一个不剩,悲哀欲绝、万念俱灰的他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往回走,说是死也要死得离家近点,路上他认一个小女孩作孙女,在荒凉的雪山中,二人摇摇晃晃地走着,在这样一幅悲凉的画面中,电影落下了帷幕。。。。。。
电影是以逃荒为大背景的,老范一家人落得最后只剩他孤身一人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河南人毫无活路的社会事实,将军蒋鼎文不管灾民死活,大言不惭地说:“死一个灾民总比死一个士兵好”,草菅人命竟止于此!而总统蒋介石也对灾民死活不管不问,这些都说明了国民政府的腐败。一名记者不顾生命危险,去灾区实地报道灾情才让国民党政府迫于压力向河南发放救济粮。只为自我谋利不为国家着想的官员比比皆是,中华民族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国家而战。李培基主席则是一名好官员,切切实实为民着想,可终究改变不了死气沉沉的政府。
日本人的残暴行径令人瞠目结舌,他们纯粹是把中国人当牲口看待,对着手无寸铁的灾民投下一颗颗致命的炸弹,之后又用机枪扫射,实在是毫无怜悯之心,连灾民都不放过。之后栓柱被日本大佐一剑刺穿喉咙之画面实在残忍至极,试问日本人心中到底还有良知吗?这不禁让我想起历史课上学到的一刚故事,日本占领南京后,两名军官比赛杀人,不分胜负,又继续比赛,可见他们已经是毫无人性的杀人机器。
我想引用蒋鼎文的一句台词:“国家贫弱才会挨打。”如今我们这一代更就应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中国的富强,为了中华民族能雄立于世界而读书,我们国家已经取得了飞跃性发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环境、资源等问题,我们的职责就是为祖国出力,让祖国腾飞!
1942电影观后感怎么写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