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为时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观后感5篇

关键词: 为时代育新人观后感,为时代育新人启示,为时代育新人
倩仪0 分享 时间:

《为时代育新人》采用了开国内先河的实景式、走读式思政节目模式,具有鲜明的原创特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为时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2为时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观后感1

给亲爱的自己:

你好!

我是十年后的你!现在已经是2030年,中国的发展又迈向了新的台阶!回想十年前疫情期间仍积极备考的你,我甚感欣慰。我想对那个时候的你说:铭记初心,不负青春,不负时代!与时代同心同向,就能让青春绽放光芒。

不负青春,不负时代,凝聚心力,扶大厦之将倾,挽巨浪于狂澜。张爱玲曾言,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十年前面对疫情的你不必惊慌,磨难是人生的常态,要以平凡心待之。作为青年一代,吾辈更应担大责,挑大梁。犹记得曾被戏言“垮掉的一代”中的80后,90后,00后,在那疫情中奉献了自己,在时代的画卷中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十年后的今天,那“永不弯曲的青年脊梁”仍让人记忆犹新。

不负青春,不负时代,青年脊梁,顶起祖国的一片天。翻开早已泛黄的青春画卷,我们看到无数80后、90后白衣天使“疫”路逆行,用无私无畏坚守岗位职责;我们看到80后快递小哥汪勇,对接医护人员,用古道热肠、侠肝义胆抗疫防疫;我们看到00后护士刘家怡投身医疗队伍,增援湖北,用勇气毅力谱写青春之歌……十年前的青年们,不再是人们口中养尊处优的小皇帝,而是作为不弯曲的青年脊梁,顶起祖国的'一片天。青年们用他们的身体力行,书写不朽的青春传奇。

不负青春,不负时代,坚守为天地立心之使命,书青春不悔之华章。“长江万里抗疫魔,明朝可期岁安宁”,正是白衣战士们甘为人梯、默默奉献,才换来高三学子考场上奋笔疾书,青春飞扬的安宁祥和。回首过去,正是因为白衣战士们的日夜坚守,那时的你才能如期复课;正是因为全国人民的支持,那时的你才能重回课堂。我希望你亦能”挟一往无前之志,具百折不回之气”,书写时代交付与你的答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将要接住青年脊梁们传递的接力棒,坚定为国为民信念,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这才对得起“青年脊梁”们的无悔付出啊。

昔我往矣,凛冬散尽,雾尽将暖;今我来思,春拂大地,万象更新。我是十年后的你,亦是新一代的青年,只要我们不忘初心,肩负使命,让“永不弯曲的脊梁”精神代代相传,那么在时代的瀚海中,无论再遇多少暗礁险浪,我们必然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022为时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观后感2

珍惜时间,珍惜青春,珍惜生命时光永是流逝,不知不觉我们已身处最令人羡慕的年龄——14—16岁,正是我们将青春的光芒,毫无保留地,充满活力的释放出来的,人生中最黄金的年龄。因为这时正是由少年变为青年,由孩子变成大人的临界点,我们有着比孩子们多一点的成熟与思想,又有着成年人多一点的童稚和调皮,有如此的性格优势,我们难道不该珍惜青春,珍惜这似水般流走的日子吗?但有些同学却不懂得珍惜青春,他们成天把“好累啊,我不想活了”挂在嘴边,成天对天感叹“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啊!”

现如今,校园里的打架斗殴,自杀事件已屡见不鲜,足以见出同学们是多么轻视生命。

当“一天要二十四个小时做什么啊,十二个小时就够了,八个小时睡觉,四个小时吃饭,这不是很好吗?”之类的话在校园里传开并被奉为经典时,是不是可以说明学生的时间观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难道你不觉得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吗?处在黄金年代的年龄,本应活力四射的我们居然觉得生命无趣,时间太长。

“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千千万万的人因虚度年华而最终悔恨,到头来只能“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现在的我们却还未体会到这些,待到体会到时,已经晚了,逝去的时光再也不会回返。为了不致将来后悔,现在请珍惜时间吧!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青春在生命中有那么几年,却只有一次,丢掉了就不会再拥有。

时光永是流逝,我觉得不管我们想什么,做什么,都应该对得起眼前如花似锦的青春,都不该浪费每分每秒不分昼夜喧哗流过的时间。让我们珍惜青春,共同期待:明天会更好!每个己皆会无一个彩色的童年。正在童暮年外的每一件事皆能够正在我们的忘忆外少亡。但没有非每一件事都非这么深入,也无遗忘之时。

败了小孩儿先常常会回想止童暮年趣事,但老是十分欠久的,由于人们遗忘失太少了。

所以,自如今止,我们能够尝试用笔把生长外的每一面,每一滴皆记载上去。您否没有要大望那一面一滴,他们否以拆修一条彩虹桥,把我们收到少小先的世界外,该然也能够把我们自少小先运到童年外的欢喜。假如出无那一正点一滴,念要归到童暮年,否便出这么轻易了。

2022为时代育新人第一集青春之歌观后感3

暑假里,当我无意中翻开这本蓝色书壳包裹着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时,一场神秘又兴奋的青春之旅便就此展开。

文章讲述了一位名叫霍尔顿的学生,因功课不及格被学校开除,而进行了一次两昼夜的旅途。起初,作者笔下的霍尔顿用粗俗的话语肆意宣泄着他对同学、学校、社会的不满。这让我不禁认为他就是个品行不好,学习又差的不折不扣的坏学生。可后来我才明白,其实并不所以。

或许他是一名坏学生,他的五门功课有四门不及格;他会在宿舍里与同学打架斗殴,大打出手。亦或许,他只是一名与众不同的学生,不愿在棒球队胜利后虚假地称赞;对校长攀附权贵家长的势利表现而不满;讽刺学长挣钱为买一辆凯迪拉克来显摆的伪君子表现。又或者,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会对两名修女慷慨捐赠;对妹妹老菲瑟无微不至地关爱。他生活在那个社会,可他的那颗纯洁善良之心却与社会的昏暗显得格格不入。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霍尔顿就如同一朵莲花般不随流俗,在世人的“假模假式”中展现着自己的纯洁与美好。唐代诗人刘禹锡不慕名利身处陋室却仍惟吾德馨;晋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腐败,洁身自好,归隐田园。他们所传达的都是一种不随波逐流,敢于逆流勇进的超然之境。

有时,看着书中16岁的霍尔顿,我仿佛看到了那个16岁的自己:冲动、迷茫、不知所措。常常对繁多的考试练习抱怨连连;对身处之境感到压抑,不适。我想,恐怕这就是腐烂的我,这就是我腐烂的青春。

电影《猜火车》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当腐烂的青春成为过去式,否定了以前的生活,一切都变干净了。能够一直向前走,不再也不用回头。也许,你还在压抑的泥潭苦苦挣扎;还在无数次现实的打击中倍感失望。但那又如何,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式。霍尔顿有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身边的孩子们守望成长。而我们也能找寻自己的方向,一路向前,坚定地走下去。

书中,霍尔顿的老师告诫他: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也许,青春不曾腐烂、凋零,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守望者,守望者青春,守望者成长。

148494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