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育新人》青春之歌观后感11篇(2)
曾经上网看到过一张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图中是一位约十五岁的少女,长得十分清秀,却涂上了浓浓的烟熏妆,朱红的嘴唇,苍白的脸庞,在自己的手臂上割下长长一道口子,鲜血流满了一地。她是麻木了吗?可为什么我会如此痛心,我想帮帮她,我甚至想送她一片光明的天空。
如果我有警示棒,我一定要敲醒那些沉睡的伤心太平洋的朋友们,请醒一醒,我们应该把握时间,一分一秒仔细地乐观地过,别再制造那些非主流的世界,我们都是最青春的人,应该拥有最高的快乐与活力,可不是日覆一日地看天空,泪流满面,写下“好失望,好疼……”
我曾经也步入这样的世界,更多的是好奇,新颖的开头往往是心痛的结局,于是我便转身,不再踏入泥沼一步。
触摸鲜艳的花朵,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动,
亲吻娇嫩的绿草,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冲动,
仰望洁白的云朵,有一种青春无边的活力。
青春,青春正是这样,存活的最青春的人。
《为时代育新人》青春之歌观后感7
大自然的春天是美好的,阳光明媚,生机勃勃,万紫千红,孕育着生机,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人的一生也有美好的春天,那就是青春。青春年少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人生最美好、最宝贵的时刻,我们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不要到年华逝去而追悔莫及。
青春时期是我们学习、立志、成才的大好时期,也是人思想趋向成熟的最佳时机。从生理的角度来讲,青春时期是人精力最旺盛、求知欲最强的时期。青年立志,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历史上,青年立志而后成大材者比比皆是。孑L子“十五有志于学”,才有对后世影响至深的儒学经典:陈胜年轻时就立下“鸿鹄之志”,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第一人:周恩来少年时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青年时“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们成为时代的伟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年23岁;洪森堡建立量子力学,年24岁: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年26岁;华罗庚成为知名数学家,年25岁:曹禺创作中国话剧奠基作《雷雨》,年23岁;肖邦创作世界名曲《C小调练习曲》,年20岁;瓦特发明蒸汽机,年29岁;望远镜的发明者伽利略,25岁被誉为“当代阿基米德”,荣任比萨大学教授……诸如此类的事例举不胜举。我想,他们的青春才算得上是有意义的吧!
然而有些人对自己的青春并不珍惜。他们认为青春易逝、人生几何,趁年轻时应好好的享受。他们说:读书,太费时间了,读不好书那岂不是白白地把自己的青春浪费了,最后还不是得受苦?这还不如趁年轻好好享受一番。在这种人眼里,时髦的穿戴、美味佳肴、舒适的生活、尽情地享受,这才是青春最大的价值。在这种人生观的支配下,个别人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不惜贪赃枉法、损人利己,甚至明抢暗偷、谋财害命。这些人最终葬送了自己,也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也有的人得过且过,无所作为,虚度年华,怨天尤人……只会浪费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让那虚幻的刀光剑影和唯美浪漫把自己淹没掉,无知地把自己的青春时光抛洒。这是多么可惜啊!
青春是短暂的,她不可能像大自然里的春天可以年复一年,有重来的可能。青春对人生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时间稍纵即逝,青年人切莫蹉跎岁月啊!古语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青春固然是美好的,但要使她充满活力,就要懂得怎样去爱惜她、利用她,让自己的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将来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毫无愧色地说:我没有虚度自己的青春。
青年人,请爱惜自己的青春吧。
《为时代育新人》青春之歌观后感8
美妙的青春,是人生的鼎盛时代,岁月流光在这随风飘荡。
青春,代表蓬勃的朝气,在美好时光中悦动,在此花季雨季的海洋遨游。你我他阳光少年,唱着一支支歌,描绘着一幅幅画,渲染着生命的光辉。在美好的青春时光中,我们向往美妙,憧憬爱情,追求理想。为了我们的梦而努力。
而青春包罗万象,每个人的信仰都不同,情感思想也有很大差异。人们不明白青春之真正价值,虚度青春,把青春流放在凄冷的西伯利亚,仅仅为了功名利禄而浪费。浪费的不只是时间,更是生命与灵魂。所谓的一些天才,放逐青春于学业,是学有所成。然他的青春年华呢,他的童年花季呢,湮没在飘渺无奇的书海里,这天才也只会孤立存在,画淡淡一笔于丹青。也有些不务正业者,放逐青春于灯红酒绿,求一时欢悦忘终身大计,颓废在纸醉金迷的花海,融成历史长河之淤泥。
人们都难以调控这青春。实际上青春的美妙无处不在:有足够的时间阅览充实自我,有强大的体能游历丰富感情,更有强大的动力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但是,看似简单的青春触不着,感受不到。青春是什么?真的只是空虚的'一段时间,十年定型一生!许多人困惑怎样度过,其实仅放松身心,充实地实实在在健康生活,追求自己的梦,那青春时光一定璀璨芬芳。而完美的青春年少,取决于每个人的内心所想,你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你就是了,你自卑于相貌成绩那就再也回不去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一片天地,那宽度广度是自身陶冶所造就。胸怀宽广,不为外物所动,那恒定的青春是令人向往的。可是,过分消极也会脱离时代潮流,时代潮流是社会所致,远离社会尘嚣亦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青春也就显得单一化,过分完美的虚假了。因此要跟进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活出炫丽的青春。
青春是充满生机的。美妙的青春时代会让你进入正轨,融入这个社会。正如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一介布衣却在青年时代刻苦奋斗,生动地展示了交响曲灵魂,被誉为“乐圣”。这青春,像初春破土的嫩芽需要甘霖浇灌,像天真烂漫的孩童需要培养的,我们的青春无极限,有何不可?在这个创造型社会中,何不能发扬创造的精神,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生舞台,于其上展现生命的多姿。
青春无悔。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美好的,有无价值也只是客观评价。培根说过:“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事实上,每个人青春完全由自己支配,当时的存在与晚年的追忆,无须骄傲或愧悔,满足于社会所给予的,乐观地面对现实,面对美好的青春,无悔于往事。往事依依,不如现实明艳。抓住现有的青春年华,充实地度过花季雨季,你的一生才更有意义,不负百年光阴。
青春的美妙,是人类的鼎盛时代,岁月流光在这迎风起航,转向更美满的中年。
《为时代育新人》青春之歌观后感9
青春,一本仓促的书,青春,一条走了就不能回头的路,青春,在雨水和阳光走过的岁月。青春太好,好到你无论怎么过都觉得浪掷。
墨色的天幕挂在头上,让繁星点缀得格外神秘。最闪耀的那颗星,定是我们的青春。旅途中的我们,偶尔也会迷失方向。青春,一段纠结的岁月。我们想快快长大,逃离父母的束缚,在外面的世界自由翱翔。但是呢?我们又是多么的害怕长大,害怕这社会的压力,害怕这社会的责任。我们是害怕的,害怕青春流逝,害怕突然发现青春不再,害怕自己该做的还没做,而一切已是过往云烟。我怕,我怕以后高考后那告别青春的成人礼,害怕毕业后那场分离。每当听到别人说岁月无情,匆匆走过时,我会为他们感到惋惜并为自己感到十分庆幸,我与青春是好朋友,还可以享受与她相伴的日子。其实青春不只是那段美好的时光,它也是种心态,“神马才是青春?快乐的女生一百分。神马才是青春?岁月偷不走单纯。”即使青春已说再见,至少大家还有那颗不老的心。
青春,就似一颗水晶球,透明,清澈又容易破碎,它是敏感而又脆弱的,泪水过后: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条马路,那么青春就是致命的转折点;如果说人生是一曲美丽的乐章,那么青春就是乐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如果说人生是各样的天气,那么青春就是最阴晴不定的天空。
青春,那个可以放纵的年代。我们年少轻狂,我们还是孩子,我们渐渐长大。我们笑过,哭过,疯过,闹过,玩过,当青春的字眼渐渐模糊,才会想起那段最美好的时光。
记得那几年。印着单车轮痕迹泥土,摇摇晃晃的身影,终于消失在了路灯后。一起奔跑过的操场,笑声还回荡在耳边,可如今已是空荡荡。曾经说好永远的好朋友,现在已经各奔东西。过去咱的形影不离,现在身旁有的只是自己的影子。曾经把同桌的椅子抽开,笑哈哈地看着他落了个空;曾经去敲朋友家的门,然后捏着鼻子说道,我是来收水电费的;曾经发短信给同学骗他说我是另一个人。我们长大后,都会有了自己的生活,才发现慢慢地身边的人都离去,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吗?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长大以后,现在的我,忘记了快乐。”这两句歌词给我很深的触动,它拨动了我心里最深处的琴弦。我不大,才十三岁,还没有“长大”,正是可以挥霍青春的年纪,但心却如此孤独。听说,每颗星都寂寞,都渴望被触摸。或许不该想得那么远,这样患得患失的心起伏很大。学着不去担心得太远,实际一点地度过我彩色的青春。
青春,一本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趁我们还年轻,来谱写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吧!
《为时代育新人》青春之歌观后感10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这是说青少年总爱有莫名其妙的忧愁,或许我天生是乐天派,我的青春里不但没有忧愁,反而充满了欢乐。
被理解的快乐
糟糕,我写给我班女神的情诗被妈妈发现了。当她举着那封信问我时,我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了。我不知道接下来她要对我做什么,是“巴掌炒肉”“恶意嘲讽”“唠叨盖顶”,还是向老师报告,“里应外合”共同解决我的“问题”?总之,我能想到的都不是好结果。
没想到,她把那首情诗交到我的手里,竟然什么也没做,只是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你喜欢她,就要想想自己现在对她负不负得起责任。”“你,你竟然不批评我?”我诧异地问。妈妈说:“我干什么要批评你?对于青少年来说,这很正常。”哇,原来妈妈并没有把这档子事看成十恶不赦。我几经思索,把对女神的爱慕藏在了内心深处。但我的青春里,多了一份被理解的快乐。
能自立的快乐
青春年少的我,少了一份童年的幼稚,多了一份少年的独立。从上初中起,我就开始住校,度过了最初那段打饭都不知道自己饭量、睡觉都不会铺床、洗脸要自己打水、洗衣要自己动手的“困难”时光,我现在独立生活的能力越来越强。现在我不光能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还能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
暑假期间,五岁的小表弟来我家度假。由于爸爸妈妈都要上班,13岁的我就全程照顾小表弟。带他玩耍,给他做饭,陪他睡觉,当了一把称职的大表哥。能自立的我,在家里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连家里买冰箱爸爸都要问我:“儿子,你说咱家需要多大容量的冰箱?”走进青春里的我,越来越感受到自立带来的自信与自强、带来的尊重与信任,这些,都带给我由衷的快乐。
善思考的快乐
青春年少的我,从课堂上汲取了更多的知识,也读了越来越多的课外书。知识的增多让我的眼界变得宽广,思维变得敏捷,对许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把握。就像现在,在中考的考场上,我一点儿也不为能否考上重点高中而紧张。因为,通过观察与思考,我意识到虽然重点高中汇聚了更好的师资力量,但能否学好主要还是靠自己,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都只是客观因素。因此,无论能否考上重点高中,我都会努力学习。只有努力,才能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有了这些思考,我少了一份压力,多了一份把握未来、把握命运的快乐。
我的青春里有快乐,因为我在青春时光里健康成长,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自信。愿我的青春里,能增添更多快乐。
《为时代育新人》青春之歌观后感11
近年来,以青春和梦想为主题的电影不在少数,而十一度青春系列的《老男孩》也算得上是这类电影中的一个代表。整部电影表现出的就是80一代人对青春逝去的伤怀,以及他们心中关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碰撞的矛盾。
这部电影可谓是80这代人的一个缩影。影片开场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站在舞台上的两个紧张不知所措的中年男子,而在他们的身后却是有着醒目的“欢乐男生”的广告牌,场面看上去有些滑稽。
影片也就是借此展开,然后我们看到的是属于80后的学生时代,而那个年代的学生对迈克尔杰克逊却有着莫名的崇拜,于是梦想也就此发芽,筷子兄弟这个组合由此而生,两个人报了学校的晚会表演,不想准备许久的表演终因为意外停电而打断。。。。
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在《老男孩》这部电影中我们或许可以寻到一丝踪迹。一个理发师,一个婚庆主持,这就是中年时代的筷子兄弟,两个人在现实的打磨下早已放下了年少时的梦想,不得不为了生活而奔波打拼。但是梦想虽然放下了,却依旧驻扎在心里,于是两个人在机缘巧合下参加了“欢乐男生”选秀节目,也就是影片开场时所看的场景。
影片最能打动人莫过于那首老男孩的主题曲,一首歌唱出了80后这一代对梦想的期盼,对现实生活的迷茫。
也许对于九零后甚至是零零后来说,这部影片或许没有多大的感触,但是对于八零后这一代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的感触很深,大多数的网友都说老男孩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他的成功不是影片的音效、画感或是演员的演技如何的出众,而是影片所反映的时代感和主题让人觉得成功。
现今的大多数影视都是以演员的精湛的演技或者是画面的精彩华丽为主而吸引观众的眼球,像《老男孩》这部作品则脱离了那些华丽的外套,只是简单的描述了青春、梦想、现实,这样一部影片,能吸引观众,则不得不说导演抓住了现代人的心理。
对于八零后来说,这样的一部电影既唤醒了他们对他们年少时代的记忆,更让他们想到了现今的状况。而导演需要的也就是这样一群观众就足够了。这部电影所寄载的感情是属于现在在社会上为生活而工作,为梦想而迷茫的一代人,所以整部电影的成功也就显而易见。
相比较于《歌舞青春》,不管是国产的,还是美版的,这两部都是以青春为主题,描述的都是在校学生的故事,完全体现的是青春的朝气,《老男孩》则恰恰的用了反衬的手法,将学生时代的青春故事和中年时代的追寻梦想来了一个大反转,于是在影片中,我们听着那首主题曲的时候,心里怀念的却是青春年少,这样的青春虽不及《歌舞青春》那般朝气,却是让人怀念与眷恋的。
《为时代育新人》青春之歌观后感11篇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