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作文1000范文(2)
人应该生活在希望之中,就算曾经的希望泯灭了,还会有新的希望的之火燃烧起来。如果一个人只管活一天算一天,什么希望也没有,他的生命实际上也就停止了。《流浪地球》影片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拯救地球任务失败时,一开始大家都还活在支离破碎的梦中,不愿意去面对这个事实,不愿意去相信大家就要面临死亡的结果,可是后来大家认清事实真相后,齐心协力寻找办法,终于找到了一线生机,找到一丝希望,最拯救了自己,拯救了地球。这就是希望给人们的伟大力量。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怀揣着希望,朝更好的地方前行。
希望是什么?在我们这个年代希望是指引我们奔向远方的路标,是即便在天涯海角也指向家的方向,是处在困厄之中仍然拥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希望是无比宝贵和无比强大的力量!
努力!就会有希望!
有希望!我们就应该更加努力!
流浪地球观后感4
读书:如果能活着见证地球的灭亡,那也是一种幸运。
我不知道是不是旁观者理智大于情感,我最终会选择火种计划。不可否认,流浪地球和火种计划都存在风险,地球因为人而存在更多的变数,火种计划因为机器的严密操控更难应对危机的发生。但在那样的环境下,火种计划成功的可能性高于流浪地球。我选择更高成功率的事件。就像我很喜欢三体3《死神永生》中原本的结局构想,宇宙的规则容不得半点虚假,地球保有物质,死神获得胜利。难以抉择的时候,请遵守规则。
《流浪地球》里有一段话:“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我认为是意义的缺失。在小说第三章叛乱中,民间组织相信“同四个世纪前相比,太阳没有任何变化。”所有的一切都是骗局,他们的努力和经受的苦难都毫无意义。
他们集结武力,眼睛中喷发出可怕的怒火,把坚持流浪地球计划的五千多人处以可怕的刑法。就在这时,太阳氦闪爆发了。水星、火星和金星这三颗地球的伙伴行星在上亿度的辐射中化为一缕轻烟。太阳不再发出光和热,看去如同贴在太空中一张冰冷的红纸。
这是再次无意义的叠加,他们发动如此愚蠢的暴动到底为了什么?目前唯一有意义的就是——活着。
当在生死攸关的时候,除了生存,其他的一切好像变得毫无意义。爱情、哲学、艺术、信仰,再难占据人的注意力。
据说,黑暗会让人抑郁,会让人想到死亡。如果,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活着,那精神是不是就处于那墨水般的世界中。
小说把时间拉长,我们在一代一代的坚持中,失去了理智。现实把时间缩短,我们在一天一天的重复中,失去了意义。
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我们活着是为什么?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队长运送火石去重启杭州推动机,除保卫家人保卫家园之外,他也想保护杭州地下城中自己的妻子儿女,可地下城发生岩浆渗透。那一刻,他失去了所有的力量,他问:那我妻子孩子的牺牲,那些队友的牺牲又算什么?
当大家真的重启了转向机和推动机之后,全球通报是:谢谢大家的努力,你们真的做到了,可是这个毫无作用。包括后来点燃火星,过程很艰险,所做的牺牲很多,他们也做到了,可是根本到达不了火星的点燃点。
就像一群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倾尽所有,目标达成了,但结果却是失败。
但很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已经做了我们能做的所有。比起在死亡来临之前,自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让自己再能做一点什么,好像更能让自己接受。
如果我们能活着见证地球的灭亡,我们要做什么?在全体性的死亡前,有些变得很轻,有些变得很重,有些变得很模糊,有些变得很清楚。
如果下一刻,我会接触太阳,在消失前,我会想,我这一生,都做了什么。
流浪地球观后感5
(1)全片125分钟,足足两个小时,时间挺长,但是觉得剧情挺紧凑的,紧张刺激,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意犹未尽。
(2)科幻感十足。最震撼的莫过于万台行星发动机喷出长长的蓝色等离子流,整个地球仿佛变成了拖着蓝色尾巴的彗星,背离太阳,完美的演绎了“流浪地球”,这个意象。除此以外,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巨大的环形“领航者号空间站”,就如其名,领航者,在地球前进方向的前方,为地球开路领航,对外消除小行星等天体的威胁,对内检测地球的环境,在超级人工智能moss的带领下,协调整个人类的力量和资源。还有,带有机械装甲的类太空服样式的衣服,带有球型方向盘的运输车,保护人员的可收纳式球形保护壳,同步翻译耳机等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3)集体主义,爱球主义,父爱,友情,亲情,正能量十足。全片少有负能量,唯一的反派,怕是那个严格遵守程序的,超级人工智能moss了。当确定地球即将撞击木星之时,服从联合政府的指示,不顾航天员不抛弃,不放弃地球的热忱,逃离地球,选择“叛逃”。全片,高级驾驶员韩子昂与其外孙刘启,养女韩朵朵的亲情,刘启和韩朵朵的兄妹情,刘启和“中国心”的友情,刘启和刘培强的父子情,王磊和救援队队员们,舍小家,为联合政府的任务,不顾一切,牺牲自己,执行救援任务的集体主义,爱球主义精神。最后,还有联合政府的温情,为救援队接通全球广播,批准刘培强牺牲空间站,放弃火种计划,为拯救地球博最后的希望的请求。
(4)致敬了多部好莱坞科幻大片,有很多熟悉的感觉。
本片的整体框架,有《世界末日 Armageddon (1998)》的影子。
《世界末日 Armageddon (1998)》讲述了有一颗彗星即将撞向地球,一只具有丰富钻井经验的美国钻井队受命登陆这颗彗星,在一名俄罗斯宇航员的帮助下,最终成功登陆,在彗星上钻出一口足够深的井,将核弹置于其中,由于无线起爆装置失灵,最终由一个父亲手动引爆核弹,分裂的彗星避开地球轨道,人类逃此一劫。反观《流浪地球》,讲述的是一只中国救援队,在其它国家救援队的协助下,实施点燃木星的救援方案,由于差5000公里未能点燃木星,最终由一个父亲刘培强,在一名俄罗斯宇航员老马的帮助下,成功进入执行“叛逃”程序的空间站驾驶舱,驾驶空间站,在地木之间引爆,牺牲自己,补足5000公里,成功点燃木星,推动地球,摆脱坠入木星命运,从而拯救人类。
除了,整体情节类似,还有几个画面也是似曾相识,1. 航天飞机发射画面 vs 宇宙飞船发射画面;2. 撞向地球的彗星的画面 vs 流浪地球的画面;3. 父女天地对话告别画面 vs 父子天地对话告别画面。
第二个致敬的比较明显的是电影《后天》。《后天》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冰封的城市,纽约,上海等,《流浪地球》里冰冻的北京和上海的镜头,让人有熟悉的末日的赶脚。当然还有熟悉的父子情节,父亲救儿子。
第三个致敬的也比较明显,那就是史诗级的《2001:太空漫游》。《流浪地球》让人印象深刻的科幻场景莫过于大型环形空间站以及超级人工智能moss,在《2001:太空漫游》中,也有这样一个大型环形空间站和超级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实体外型都长的类似,非类人的外形,类似与机械臂,面部中心有一个红点,冰冷的声音,等等。当然,还有类似的情节,人工智能为保护自己,叛变人类,杀死航天员,封锁航天员的手动操作权限,但最后都被机智的航天员,掌控整个飞船。
(5)说说不足吧。作为看过原著的我,不觉得有对电影发生背景的陌生感。但我看了很多影评和观众评论,吐槽,说为啥不选择开飞船,而要带着地球逃跑;还有就是,看到中国人拯救地球,有点违和感,爱国主义的氛围太浓。
影片确实有剧情紧凑,背景介绍不够,过多的渲染一些科幻动作,不能很好的把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带进去,感同身受,理解影片角色们的所作所为。其实,原著小说里是由介绍为啥联合政府选择带着地球流浪的,而且在地球上也一直有“飞船派”的存在的,希望开飞船逃离太阳系,而不是带着地球,甚至因为看到太阳迟迟没有发生变化,出现了许许多多怀疑太阳不会发生氦闪的声音,最终引发叛乱。
至于说,中国人拯救地球有点违和感的说法,特别是有黑吴京的成分在,就是乱讲了,肯定没有好好看电影,更没有看原著,以及大刘的其它小说,电影里只是以中国救援队和航天员的视角来讲事情,细分主要是我们中国人,无可厚非,但即使这样,也要看到在中国救援队实施点燃木星方案的时候,也有其它救援队也利用转向发动机发出了火光,去点燃木星,而在太空站上,去阻止moss叛逃的也不止吴京和老马这一伙人。整个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人类在面临集体危机的时候,众志成城,都在贡献自己力量的正能量之举,文明之光。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作文1000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