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2020观后感范文_战疫2020之我是医生观后感
推荐文章
《战疫2020之我是医生》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人的中国魂!或许你也曾孤军奋战,可你永远不是一个人,你的身后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今天小编整理了战疫2020观后感范文_战疫2020之我是医生观后感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战疫2020之我是医生观后感1
光专注于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医生们面临的真实困境,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坚强,也有无助。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战疫2020之我是医生》致敬奋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英雄和千千万万共同奋战的中国人民。
实力演员倾情演绎 真人真事催人泪下
影片真实还原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下“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动人之举,书写平凡英雄,讴歌奉献精神,响应了关于“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感人事迹”的号召,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弘扬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严屹宽饰演武汉某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郑直。新型病毒爆发,郑直临危受命,全面负责新冠肺炎的收治工作。病人数量暴增、医疗物资紧缺,甚至冲在抗疫前线的医生自己也感染病毒。郑直面临巨大的压力,刚毅面孔也难掩疲态。在真实人物原型的基础上,严屹宽塑造了一个身先士卒、为国为民的医疗英雄形象。
高梓淇饰演的林军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作为老院长的儿子,他拥有优渥的家世,作为一个见习医生,有大好的前途,他还有一个同为医护工作者的女友和幸福的未来。在寻找传染源的过程中尽显医者仁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身先士卒,不惧;直面新冠病毒的威胁,疾病缠身,不退。
李晟饰演的护士于晓培热情、开朗,有着小女生的浪漫,更有着身为医护人员的坚韧意志。她与林军是医院令人艳羡的一对情侣。可就在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时,和很多原定2020年春天结婚的情侣一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他们所有的计划。但她始终坚守在抗疫前线。李晟灵动的气质、精湛的演绎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的女性力量。
曾塑造《人民的名义》中的季昌明等经典角色的李建义此番饰演老院长林向东,他严谨果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做出迅速的判断和部署;他公正严明,对儿子和学生一视同仁;他不惧生死,与病毒战斗到清醒前的最后一刻。林向东映照着疫情期间千千万万个医生的身影,体现着他们汇聚的伟大力量。
不止李建义,《战疫2020之我是医生》老戏骨云集。姚安濂搭档黄晓娟饰演郑直的父母亲,姚安濂不怒自威的面孔,严肃而不失慈爱的气质十分贴合退休的医院主任形象。面对新冠病毒,他沉着冷静,为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儿子筑起坚强的后防。黄晓娟身为退休的护士长,依旧保持着医护人员高度的专业性,作为一位母亲,她担心儿子却甘愿放手,包容和理解他的一切决定,退居后方默默与丈夫共同对抗病魔,令人敬佩。预告片中老两口隔着病房玻璃示意用便利贴与他们沟通的儿女尽快离开的场景,温情催泪,感人至深。
刘天佐在片中饰演一个普通武汉市民成大海,与怀孕的妻子一起染上新冠病毒住进了医院。刘天佐对于小人物的把握一直是炉火纯青,将成大海受尽新冠肺炎的折磨却因治疗费用而讳疾忌医的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成大海”代表着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民,他的新生也寓意着中国人民的新生。
顶级主创团队以艺战疫 彰显新时代奋斗者本色
出品方东阳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以“时代影像,影响时代”为企业使命。__有限公司秉持着“创新、创造”的理念,一贯打造青春正能量的影视剧作品。两家有情怀的制片团队初心不变,联袂摄制高水准公益影片,为时代发声。更有著名青年演员高梓淇担任该片的策划人、制片人。导演征长张曾任同类型群体互助类灾难片《唐山大地震》执行导演,经验丰富,对作品有全方面的把控能力。李冰作为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一级编剧,两度获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美术指导黄志鸿连续四届获得台湾金钟奖美术指导奖 ,指导优秀影片不胜枚举。
联合出品方——东阳风影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桥联影业(杭州)有限公司、安徽凌虚影业有限公司、燃工坊(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亦鼎力加盟,一众优秀影视公司为《战疫2020之我是医生》保驾护航。曹清任总制片人,高梓淇、贾琼、金王来任制片人,联合制片人袁帅、王新宇、陈刚、高玲。
顶级摄制团队为影片的故事性、可看性提供了保障。作为文艺工作者,在疫情面前不辱使命,发挥专业优势,权为抗疫做应尽之力,堪称新时代的“曲线救国”。
战疫 战役 战毅 !
《战疫2020之我是医生》受时代召唤,应运而生,深入贯彻“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赢疫情阻击战”的讲话精神,真实为时代呼声作反响。主创团队在疫情面前,赶进度保质量,拍摄同时时刻防控疫情,协调各方力量,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工作热忱和奋斗精神,付诸全力以展现最美逆行者崇高的人格力量。冰封之下,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这场“战疫”带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冲击同时也带给世人共克时艰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那些在战疫中不畏生死、忘我付出的英雄,如《战疫2020之我是医生》一样值得记录,也值得期待。
战疫2020之我是医生观后感2
如果说病人是受伤的小草,那么医生则是为他们施肥、除害的园丁;如果说病人是遭遇骇浪的船客,那么医生则是为他们保驾护航的船夫。故曰:“医者父母心,杏林天使情”。
最近,我有看到一些关于医生的新闻,既有让我欣慰的,又有让我痛心的。其中一则新闻的标题是“34岁医生旅游回来猝死,亲友、患者难以置信”。该医生姓汪,是宁波市妇儿医院的主治医师,他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对待病患十分耐心,建有数个微信群为患者解答疑问。据其妻子回忆,汪医生把最多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病人身上,即使在家,也是在钻研药材、医书。为了给他放松、休息,家人们特意安排了这次去澳洲的旅游。没想到他在回家的车子上睡着后,就再也没醒来了。一位妙手仁春的医生就这样与世长辞,看到这,我甚是难过,他真的太累了,也许是天妒英才,也许是上天想让我好好歇息,不再那么奔波劳累。救人济世,至死方休,汪医生如此敬业、无私,值得我们深深地钦佩与铭记。有些人,他没有做出丰功伟绩,却让我们记在心中;有些人他只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但却使我们感动不已。我想汪医生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但愿远方的他,能好好休息。
另一则新闻让我感到很欣慰,其标题为“男子心脏骤停两小时,医生15000次按压击退死神”在此,我不得不赞赏的是该医生的坚持与执着,他救治病人可谓尽心竭力,丝毫不敢怠慢。在病人命悬一线之际,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该医生的15000次按压,使病患者不至于匆匆地离开这个世界。有这样的医生,确实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福气,我们都应为这位优秀的医生致敬与点赞。
但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医闹事件,有些我们无法分清孰是孰非,而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任度也有所下降,这是我不愿看到的。我希望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应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除此之外,我真诚地奉劝每一位医生:要多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帮助到很多的病人。希望你们在救人的同时也别忘了休息,能够好好地照顾自己。
都说:“医者父母心,杏林天使情”,医生对病人是一种牵挂、很担心的心态,就像父母对孩子关爱的心态。有时,医生重要的不是医术有多高明,而且对待病人的态度——医德。
医生,一个医治生命的团队,值得我们歌颂,愿每位受伤的生命都能得到医生的悉心照顾。
战疫2020之我是医生观后感3
庚子年伊始,本该是阖家团圆、欢声笑语的日子,却因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被打破。这个病毒吞没了近百人的生命,几乎让所有大中城市沦为空城,第三产业近乎停摆。但无论疫情有多危险,总有你们,身着防护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挺立在疫情的第一线。或许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一定会记得你们为了谁,记得你们有多美。你有多美,美在挺身而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哪有什么和平的年代,只不过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普通人,但你们此刻身肩责任与爱。一封满是红手印的请战书,不单单是“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更是视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护人员的家国担当。你们的挺身而出,无疑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你有多美,美在无私奉献。有压痕的脸,汗水浸皱的手,随意躺在地上休息的身体......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幕幕你们的剪影,牵动着国人的心。我们在这儿过年,你却在帮我们过关,你们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为了我们更多人能平安健康,你们也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但却能在国家危难之际,穿上隔离服,舍小家,为大家。你们的无私奉献,为我们展现了高尚的职业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