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教师观后感

关键词: 电影芳华观后感
宇林0 分享 时间:

《芳华》这种感性的片子适合一个人看,情到深处安安静静的感动。好片子该当如此,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引发人深思,使老人们能够回味峥嵘岁月,也激励着年轻人奋发向前。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影芳华教师观后感8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电影芳华教师观后感1

前两天,和同学们一起看了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一整晚,姐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发感慨,每个人的心中都幽居着凄美的,悲伤的情感。当然,也有对青春之歌的礼赞。只有我一个人默然无语。说真的,影片之于我,唯一的交集点,就是对社会底层人生的怜惜。或许,在主人公身上,我隐隐地捕捉到那么一丝丝自己的影子。

何小萍,刘峰,两个来自同样阶层的人,即使你们是劳模,是英雄,最终逃不过宿命的安排。面对那些生活在阳光下,恣意挥洒青春,展示美丽,荣耀王者的一群时代骄子。你只能在心灵深处,沉迷自己对青春的热爱,舔舐尘世的繁杂而不是青春的芳华。与其说这是我个人的拙见,不如说这是对我青春年华最真实的感怀!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走过半个世纪的人生,让你猝不及防,让你直面流逝的岁月,回忆曾经的芳华,心中定有情丝万缕。

每个人都拥有过青春的芳华,或苦涩,或悲鸣,或欢喜,或激情燃烧,或奔放热烈。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么一丝丝不如人意的瑕疵,跌宕心扉。

电影里那底层百姓们遥不可及的圣地,那高官权贵们子女的“桃花源”,那红墙大院。那洋溢着一张张青春的面庞,那一曲又一曲高昂的旋律,那一群翩翩起舞的“白天鹅”。与其说,她们在展示自己的芳华,不如说,她们在炫耀自己的芳华,同时炫耀的还有她们高贵的出身。

何小萍,这个误入“桃花园”净地的丑小鸭,她的青春芳华又在哪里呢?入伍的第一天,就遭到一群“白天鹅”的嫌弃,进而冷潮热讽,孤立,歧视。从而让她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欢笑。你不能不说,这是社会底层人民的悲哀。

刘峰,是“桃花源”里的老好人,对于他的好,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有形和无形中接受着,享用着。他是神的存在,是英雄的化身。可是,有一天英雄下了凡间,表述了自己心中的爱情,却被发配去了林场,去了残酷的战场。面对密匝匝的芦苇荡,面对枪林弹雨的战场,他没有畏惧。面对深不可测吞噬着战友生命的沼泽地,他不想放弃。面对伤口处奔涌而出的热血,他没有恐惧。可是,当他面对十六具战友的遗体,那一刻,他眼底里流露着空洞无物的迷茫,忧伤和痛楚。他或许想到了死……但他并不畏惧死亡。

“如果因为牺牲,我的名字成为你嘴里的歌,也许我的此生,也就没有任何遗憾了。”然而,他没有死,也就注定不能成为林丁丁这位歌唱家口中的赞歌。或许,这是心灵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沧。

何小萍,因为在心底里爱着刘峰,看透了“桃花源”这个圣地的虚伪,深感世态炎凉。最终和刘峰一样发配边防当了一名卫生员,从而告别了舞台的梦想。残酷的战争,炙烤着她饱经风霜,受尽欺凌的灵魂。然而,心底里的善良,未曾抹灭的纯洁芳华,让她成为了英雄。可是,她却疯了。不染风尘,在自己的一方净土,寻觅着心灵的栖息地。我个人以为,这是长期经受诋毁,嘲笑,精神领域的释放和心灵的解脱。

然而,“丑小鸭”总有变成“白天鹅”的哪一天。看呐,夜幕下,静谧的世界,灵动的何小萍。一个人,在空旷的草坪上,蹁跹起舞,你说她是寂寞和孤独的,而我说,她的心灵世界是欣喜和愉悦。她的精神和情感的返璞归真,释放着人性最原始最本真的刹那芳华。大自然是她广阔的大舞台,月光和星星是她的观众,这一刻,她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白天鹅”。

她,舞动着青春的悲伤。

她,挥洒着岁月的壮美。

她,释放着心灵的欢歌。

她,宣誓着悲壮的芳华。

若干年后。那个边境小站,那条长长的板凳,那张支离破碎又重新拼和在一起,虽模糊,却也能捕捉到清纯又灿烂的军装照。讲述着那个织梦年代的青春芳华。然而,两张写满沧桑的脸,呈给我们的却不是岁月静好,而是生活的磨砺和风霜……这是他们两个人的痛,还是时代的痛?

何小萍还是当年的何小萍。刘峰还是当年的刘峰。名字如是,然,芳华已逝,霜染白发。可他们用一生朴素的芳华,谱写了人性的善良和大爱。他们相携去边防小镇凭吊逝去的战友,用一颗平凡的人心,去铭记英烈。一包“果丹皮”让我们想起那个才十六岁面目全非的孩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同时感念和平年代的珍贵。

剧终,刘峰,何小萍相携相伴地走到了一起,他们阶层相同,本性相通,他们用朴实和善良谱写了一曲平凡而感人的人间真爱。

如此。芳华,阐述了人物的芳华与时代的悲情。同时描述了真爱与大爱的芳华。这或许就是作者严歌苓的.最终意图,人性的弱点,战争的残酷,所以他让世人都呼唤和平,尊重英雄,缅怀英烈,弘扬正气,颂扬时代的善良,真爱和大爱。

萧穗子说:“从来没有被善待过的人,最能识别善良。”给了刘峰和小萍的人生做了最好的诠释。

不经意间,记起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也记起歌唱家董文华的歌“xue染的风采”。念起韶华年代的军歌嘹亮,朝气蓬勃,勇往直前,欢歌笑语,蹁跹起舞,还有我们普通百姓们平实的青春芳华,一切的美和殇都历历在心……

欣赏萧穗子给予《芳华》的最后独白——

“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电影落幕,绒花音乐响起,一代人的芳华告别了荧屏,但芳华不会老,芳华永远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里,芳华永远年轻。

你说:芳华是缥缈在岁月河流的一朵小绒花。

她说:芳华是是青葱岁月稚嫩的旋音。是青春永驻的韶华。

我说:芳华是心中拙朴小文和平仄语言难以描绘的图画。

时光的绿树花红,落尽了四季的春秋和冬雪,明媚了激情燃烧的盛夏。

那飞舞灵动的翅膀,藏匿着孤寂和落寞,还有一丝丝的善良。让你尝尽了一场场人世的冷暖,凄苦。终于采撷了战争年代一枚勋章的神话。

时光的脉络,时代的变迁。一曲高歌《送战友》红装褪去,唱尽了心中的情丝,燃起了青涩的情感,还有心中的情话。

那枚未曾开启的信笺,那份欲说还休的爱恋。那份懵懂的绵绵的情诗,飘落的是心灵的痛,还是爱情的萌芽?

许多年后,重新拾起,是否可以说,它是摇曳在岁月红尘中,多么遥远的天涯。

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呈现在岁月荒芜之年。那是人性最真实的的展现。不知道是时代的假话,还是佳话?

原来,人生的成熟,只有经历过命运曲折坎坷的参悟。才知道平凡朴素的心灵,有多么的伟大。

可,如今的社会,又有多少人懂得,流落的浮云,纷繁的尘世,那心灵的桃花源,都是岁月不可抵达的天涯。

看尽繁华,走过风雨人生路。茫茫人海中,只要有一颗明媚的心,终会有心灵的彩虹落下。

我说:漫过浮华人生,走过岁月红尘。方懂得命运的纷繁复杂,青春永远是一首不落的心花。

你说:虽然我们清纯已去,但我们犹存芳华。

我说:尽管我们的芳华已经飘落在岁月的河流,但我们还有岁月静好的期待。我们的芳华不需要别人来懂。只要心中拥有一片净土。只要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爱。芳华永远是开在彼此心中永不凋谢的灿烂之花。

且让我们带着一颗诗心,迈开展望未来的步伐!

电影芳华教师观后感2

曾经学生时代的我们,每当遇到学校组织的主旋律电影的活动后,一篇400字的观后感是经常的作业,特别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的情况下,那更是必然。这几天的冷空气终于把冬天的感受推到了我们的头上,而我却怀着等待满足的热情走向电影《芳华》的影院。 又有很久没有到影院观影了,进场后离开演还有5分钟,满场只有我一个人,让我人生中第一次享受到只有电影评审大员才能体验的礼遇,心中不禁窃喜。其实早在九月份就盼着能一睹芳华的风彩,但首映档期一直推到前天,人间本有世事无常,想必当时冯导心中也会用此言安慰自己。冯导的作品我一向每部必看,在我心中他是个北京“爷们”的类型之一,但这部影片的情节更是从内心深深的吸引着我。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更是一名资深军迷,对于在那场战争中因国家大环境问题而造成对千千万万个“刘峰”式人物发生的种种不公,种种漠视和遗忘更是心存愤恨。

而前天在网上偶然看到冯导在此片首映式上满含热泪的演唱了一首朴树的“那些花儿”,让我又一次感受到那些成功者,那些经历丰富的人必然在心底间都有深埋的寄托和痛点,非到全身心的释怀是不会向外表达的那份情感。 从影片一开始,那熟悉的前画面和背景音乐,那熟悉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风格一下就把我领回到儿时的情景,那时候的天空如此湛蓝,那时候的时光如此舒缓,那时候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处在万物初放精彩的时代。小时候因为唱歌很好,也有五年练琴的经历,故偶然有机会在演出时或去少年宫上课的时机看到过这些翩翩舞者的漂亮阿姨和姐姐。那时的我们心无杂念,旁无非意,就是喜欢,喜欢听,喜欢看,应该是一种对“美”的好奇,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相信,他们和她们所演的人物在那时更是这般的人,有着这般的心。

整个情节非常紧凑,全片纯净,满怀情意,人物的变和情节的转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从和平时期的万众一心,尽展英姿,到战争年代的无往无畏,视死如归,再到经济时代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无一不在诠释着另一种“活着”,那种平凡而不断的精神延续。为人一世,唯根唯本能不忘者顶天立地,值得我们去铭记。中国的词语其实大多都是含意组合式的,电影中的“刘峰”做到了根和本,而现在的'人们大多都快遗忘,或者说是不求其本意了,所谓“根本”也是这类词汇的一个典型。他有着雷锋般的心怀,他有着战神般的意志,他同样有着凡人的情感,为了爱情宁愿去选择坚守,守望着他心中的那朵“小花”,无怨无悔。自古时事造英雄,只是历史给予他们的英雄时刻太过于短暂和残酷,也只有影片中的“小萍”才能真正的去懂他,爱到他的内心,能让他体会。他们就活在我们身边,也许他们已经老到自己去习惯性的沉默,默然于世,但这篇故事传递给我们一种精神,一次觉醒,我们必然还要为他们的当年而敬礼和鼓掌,因为他们也曾年轻过……

而我们作为这个时代的创立者,面对的是同样的时代变迁,虽然不再有血肉混糊的杀戮,不再有转瞬即逝的惊恐,可是同样需要坚守,同样需要去完成属于我们的任务。我们也在用我们的才能和精神去完成我们的“芳华”。芳华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事,而是一种经历,一个时代。每个年代的人都有属于他们的芳华,不管你有视或者无视,它就在你身边不停的流动着,你可以浑然不知,也可以无比珍惜。

昨天看到网红韩寒在微博中评价到“冯导的非喜剧片其实比喜剧片拍的更好”,在我一直以来的感受中,同样如此。本以为全片会以朴树的“那些花儿”作为结尾曲,没想听到的却是韩红的“绒花”。但当那些剪辑画面再次浮现眼前,听到歌词中的含意,不由泪水再次流下,流得怅然,“世上有朵美丽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那些花儿”的歌词不免让人会局限于爱情,而“绒花”才是对那些人们的敬意,对那个时代的演绎。 不觉中写了这么多,如果语文老师有知的话,一定是很满意了。最后配上几张影照,为了保护正版,我只拍了片头和片尾的几张,以表达我再一次的心意。可能让那些想看到美女们大长腿的朋友们失望了,那就到影院中一睹《芳华》的风姿吧。

44834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