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的战争观后感

关键词: 我的战争观后感,我的战争观后感心得体会
宇林0 分享 时间:

血与火交织的朝鲜战争,是《我的战》争影片聚焦的主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影我的战争观后感8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电影我的战争观后感1

《我的战争》这部电影是由彭顺导演执导的一部抗美援朝的电影,磅礴的气势,恢宏的场面顿时吸引了我的眼球。战争场面震撼惨烈,弥漫着浓浓的硝烟,我怀着崇敬与激动的心情观影。

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四大战役:江面大桥遭遇战,五里亭攻坚战,小镇突围战,537高地争夺战。由孙北川带领的钢铁九连乘火车奔扑前线,火车正在行进中。不料,敌机突然袭击,遭遇了密集轰炸,随着导弹一次次的抛下,一股股巨大的冲击向战士们袭来,整个战场都被火光包围,一大朵一大朵火焰四射的蘑菇云升上天空,战士们大量牺牲,孙北川带领部队奋勇冲锋,炸掉暗堡,夺得江面大桥战胜利。之后收到上级命令前往五义亭阻击敌军,到达五义亭,等敌人坦克靠近后给予重击。在大斧子等人的牺牲下,留给部队时间,小神仙和老爹成功引爆巨石,将美军坦克砸毁,守住五义亭,大家的欢欣喜悦响彻山谷。军队继续向敌军师部挺进,进入小镇时,不慎进入敌军布下的地雷阵。文工队队长孟三夏触到连环地雷,孙北川替她将雷按住,并成功除雷。而后被敌人包围,老爹腿部中弹,王文珺牺牲,后来老爹唱歌引敌人前往,拉响弹雷,消灭阻击了敌人。九连在537高地北坡时,经过激战,进入敌人坑道,反扑中,人数所剩无几,为完成任务毫无惧色,坚持到大部队到来,英雄们含笑而眠。

看后我被深深触动,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让我肃然起敬。敬他们的勇敢,敬他们的团结,敬他们的坚持与努力,敬他们舍己的精神,敬他们的坚定。一幕幕场景再现了前辈们为胜利铺就的鲜血之路,每一场战役中都会有志愿军壮烈牺牲,知名的,不知名的,哪个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哪个不值得我们爱戴与尊敬?他们是我们的英雄!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电影是催泪的,令人感动的。当孟三夏撕心力竭地让大家活着回来时,我的眼眶是湿润的,活着就是战友间的深厚情谊,就是最大的胜利;当小神仙奋不顾身将孙北川扑倒躲避炸弹的一瞬间是美丽而震撼的,身后的火海让这一瞬变得永恒;当天寒地冻,老爹和小神仙冒着生命危险,用尽心血,历经苦难,满脸坚定爬出碎石时,我感受到他们的毅力。被深深感动!

中国所有英勇牺牲的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他们为了13亿中国人现在的美好做出了巨大贡献。每段幸福生活后都有前辈们的努力与汗水,艰辛与坚持。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铭记于心。我们应珍惜现在的'幸福,永远记住幸福后前辈的努力!

电影我的战争观后感2

我一直关注与期待《我的战争》的上线。我曾看完过中、美、韩写的朝鲜战争的书籍,看过中国影片《英雄儿女》、韩国影片《太极旗飘扬》,当然期待史料版的朝鲜战争影片。

难以否认影片《我的战争》在战争场面上下了不少功夫。可惜的是剧中情节难让人动容,好的场景也乏善可陈,一味战火渲染,剧情的散乱,而人性的苍白,使电影变的肤浅平庸,难比肩他国战争经典。

电影叙事时与史料相悖。如历史上的第一战役是中国军队悄悄入朝,神不知鬼不觉,运动中小遭遇战。到第二战役开打,美国人都不相信有中国正规军队进入。影片首部大戏,就呈现首批入朝参战的列车就遇有美机狂轰滥炸,大部队重武器阻击的江面大桥遭遇战。如在时间节点调整一下更符合历史。

影片呈现的中国军队进攻时的“人海”,犹如韩国的《太极旗飘扬》场景,战士地成批成批倒下。海外媒体常指责中国军队人海战术,漠视生命,这样情节易授人口实。

战争与爱情总是影片中不变的元素,用连长遇女老乡酒后失态引发感情戏似乎有情节略显粗糙,没法打动人。优秀的战争片,一定要有爱情戏吗?《拯救大兵瑞恩》没有男女感情线。《太极旗飘扬》里那个男一号有一个未婚妻,没出现在战场景中。这两部片子的情节一气呵成,更为流畅。

传闻影片被要求不出现美军形象,也想一看真假。片中笼统的敌人形象,火力强、坦克猛、飞机炸,仅有追赶文工团姑娘时美军喊“要抓活的”,感觉像抗日剧,只是三八大盖枪换了有窟窿的波波沙冲锋枪。

影片简介把江面大桥遭遇战、五里亭攻坚战、小镇突围战、537高地争夺战称为朝鲜四大战役,是在开玩笑了。小学试卷中也有区分“战争”、“战役”、“战斗”的选择题。而朝鲜战争五大战役中美韩资料都是有定论的。2000年杀青的30集连续剧《抗美援朝》已雪藏至今。拍摄的就是大规模的五大战役,动用10万人的部队参演,其中包括亚、欧、美、非等l7个国家的演员和群众演员上千人,力求还原真实。

《我的战争》宣传片引发争议,焦点是片中去韩旅行老艺术家向他们笑脸相迎的韩国小姑娘炫耀当年的入韩,让一些观众产生强烈的不适感。战争永远充满了苦痛和灾难,好的战争影片应是有对生命的尊崇和战争的反思,这样的爱国主义情怀才会变的真挚动人。

电影我的战争观后感3

反映朝鲜战争的中国影视作品,近几十年较少,但在今年出了三八线,我的战争等数部作品。9月15日上映了电影《我的战争》,网络上据说口碑上一片叫好,票房也一片飘红。怀着对先烈的景仰和对朝鲜战争的憧憬,我赶了下时髦,看了这部电影。我 写了这篇影评,以飨大家。

从小我是个军事迷,大约男孩子们都有这个兴趣。这次由香港导演彭顺首次执导这部国产大片。在心目中有种想像应该是与有着以前不同的风格。中国老一辈导演秉承前苏联的导演方法,或多或少都有些模仿的痕迹。很典型的是着重反映领导在战争中的中心地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个人崇拜多多少少

都会在电影中表现出来。这些电影很多人都看过。

时间跨进到了现今,欧美战争电影的进口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们的中心人物总是普通士兵在战场中的艰辛牺牲,而他们上级却又常常表现出在某种程度上的无能。区别太大了。

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在这里不赘述了。这部电影只是讲述了一支志愿军部队在朝鲜战场的作战情况。以笔者个人喜好,看战争大片不愿有过多的情感戏,战争就是战争。而这部电影恰恰就把文戏作为了一个重点,占了几乎一半的篇幅。类似于《狂怒》的糖葫芦结构,也许是为了吸引女性注意力。但显得不

伦不类。这一点我相信大多数战争片爱好者不会苟同。

战争片的好看就于情节和细节的处理。难度和残酷是一波接一波的高潮,战斗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而要因地制宜,处理不同的困难,电影中的志愿军战士却是一味的冲锋,一成不变的打法,当了敌人的活靶子。可能导演要突出志愿军战士的勇猛和坚强,坚韧不拔,勇于牺牲,但这与二战时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全体玉碎,自杀性冲锋有何两样。另外有个细节值得玩味,根据史料,由于美军的火力和空中优势,志愿军的武器与美军差距巨大。志愿军的进攻往往会选择在夜晚,避免与美军在白天战斗,这样美军的空中优势无法发挥,而且美军不擅长夜间战斗,会大大削弱美军的战斗能力。电影《我的战争》却把最后一场攻坚战选择在白天,这是违反当时的战争常识的。还有一点战士投掷手榴弹,手榴弹只要一出手,就会骤然爆炸,没有一点延迟时间。可见导演和编剧并没有认真的去请教军事专家。也没有认真去研究敌方的战斗状况,电影的可信度是很低的。作为一个主旋律电影细节的探讨应该是严肃认真的,但

47900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