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2)
推荐文章
钢铁侠 3》把这个设备利用到了极致。影片里,本 金斯利饰演的漫画经典反派人物“满大人”,穿着打扮却像极了奥萨马 本 拉登,此外,电视直播的处刑、中东的取景、美国士兵、人体炸弹,这些都很令人熟悉,只不过都发生在漫威虚构的世界里。
《钢铁侠3》的故事发生在《复仇者联盟》里的纽约大战之后,电影开始时,史塔克的画外音说道:“我们创造了自己的恶魔。”之后,便是一连串特效和几张新面孔,包括瑞贝卡 霍尔饰演的基因学家玛雅 汉森,和盖 皮尔斯饰演的阿德里奇 基里安——一个领导神秘组织的富人。
影片里的爆炸场面不少,喧闹,却不及皮尔斯、本 金斯利这两位演员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后者,奉献了如今在小罗伯特 唐尼身上已经看不到的精湛演技。《钢铁侠》将小罗伯特 唐尼变成了超级巨星,但这个角色却渐渐吞噬了他。他不再——也可能是没人让他再钻研充满挑战和艰辛的真正表演了。
导演布莱克曾凭借《轰天炮》、《终极尖兵》等一系列混合暴力与搞笑、嘲讽的动作片打响了编剧名声。他此前执导的唯一一部电影,是以前的《小贼、美女与妙探》,由刚戒了毒的小罗伯特 唐尼主演。在《钢铁侠 3》里出演史塔克保镖的乔恩?费儒,是前两部《钢铁侠》电影的导演,因为其他项目临时交出了第三部的导筒。
鉴于像《钢铁侠 3》这样有强大商业诉求的大片,很难辨别布莱克究竟为这部影片带来了什么特点。他的个人痕迹主要还体现在影片里的一些插科打诨,也许还有那个热闹的复古片尾。
我不禁想到近日史蒂文 索德伯格在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上发表的“最后的演讲”(他已宣布正式息影),讲述了他眼中电影产业可悲的现状。索德伯格自己的职业生涯就一直在独立小片和像《十一罗汉》这样的商业大片之间摇摆,他也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了《钢铁侠 3》。
他想知道为什么一家电影公司愿意花那么多钱来制作这样一部系列电影:“这个星球上有谁不知道《钢铁侠 3》会在周五上映吗?”他还质疑为什么电影公司如此依赖大片。在索德伯格看来,电影公司高层对于将中小规模电影挤出主流电影市场负有一定责任,但“观众去电影院的目的”自“9 11”事件以来也发生了变化。索德伯格认为,美国依旧处在某种创伤后应激障碍中,“我们并没有完全恢复,因此观众更渴望看到那些逃避主义的娱乐作品。”
电影公司从很早起就开始制作逃避主义的娱乐大片,其中不乏佳作。但对像索德伯格这样对现状警惕且沮丧的导演而言,真正的问题在于,大电影公司将过多的资源投入生产娱乐大片,并把它们作为支撑产业度过萧条时期的顶梁柱。
这样的结果导致电影人拍摄中等规模的影片变得越来越难,因为大公司不愿为这类影片投钱。相对娱乐大片的受众,这类影片的观众重思想、轻动作,重叙事、轻场面。近十年里,好莱坞依旧有优秀的商业大片,其中就包括《黑暗骑士》系列、《哈利 波特》系列中的几部。两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将“9 11”和现实世界中的某些议题植入了幻想领域。
与此相反,《钢铁侠 3》引用“9 11”,却逃避它的实质,用眨眼和微笑来对待它。它不是第一部这么干的电影,但鉴于它的大规模上映距离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如此之近,使它成为近日最能反映好莱坞大片与现实世界多么脱节的力证。
并不是说《钢铁侠 3》这样的大片不能触及敏感议题,而是说,如果它们要对得起观众的时间和金钱、对得起那些帮助美国观众度过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的优秀大片传统,它至少应该直面话题,而非逃避。
钢铁侠观后感心得体会5
他是富可敌国军火商老总,他拥有领先全世界的高科技,同时他才华横溢,聪明勇敢,他拥有世上所有人都羡慕的光芒。他远赴阿富汗给美军炫耀他的高科技导弹,他在1999年12月31日科学大会上与女科学家玩一夜情,他没事美军基地给他朋友罗迪串串门,也在华盛顿的晚会上和政府高层碰碰杯......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公司副总挖他墙角产生的偶然的机会),让他摇身一变变成了万众瞩目的钢铁侠,成了小孩子们的偶像,成了各国政府眼红的军事力量。
他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因为他拥有地球上最先进的技术,有技术能拥有一切,有钱,有美国政府来巴结。面对阿斯加尔德的神话人物他毫不畏惧,他骂洛基是小鹿斑比,他贸然挑衅雷神索尔,因为他知道神也有弱点,而科技是无止境的,钢铁装备的弱点是可以弥补的。
很多人看不懂《钢铁侠3》,说好端端的高富帅怎么变成焦虑症了,以此来说剧情狗血。从电影里面我们看到焦虑症的根源是《复仇者联盟》中的纽约之战,tony stark在做恶梦时梦见了他背着核弹飞入虫洞的场景,他看见外星人巨大的母舰,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出小兵。他是唯一一个看见虫洞另一边的地球人,只有他知道宇宙的外面还存在着什么,在之前的电影中他说:“别人还要二十年才能研究出我的这种技术。”然而在他看到了外星人的母舰后,他的信念被摧毁了,所谓地球上最先进的科技在母舰面前不值一提,之前的种种骄傲不过是井底之蛙,管中窥豹。
自此,他陷入的深深的恐惧,他躲在家里不断得研究盔甲,希望通过盔甲来消除自己的恐惧感。他没日没夜得搞研究,和贾维斯讲讲话,用机器人(盔甲里不放人不就是机器人)和小辣椒调情。小辣椒说他疯了,小辣椒说:“不知道为什么你会变成这样。”她当然不知道啦,她又没看见外星人那黑暗又深邃的母舰,她甚至在他捧着核弹义无反顾地飞入虫洞的时候连个电话都没接。知道为什么最后小辣椒那么霸气一拳把一身盔甲打下来拆了吗,因为她忍受这货好久了,钢铁盔甲是她的情敌。
从山洞造里的1代,回来后造的砸坏汽车的2代,涂上漆并打败第一部反派的3代,第二部开场撒尿在里面的4代(罗迪上校的战争机器就是以4代改造的, 个人认为那件灰色4代是特地为罗迪造的,一来不给一套军方政府不死心,而来罗迪确实是个信得过的朋友,他要是不让拿罗迪连地下室的门都进不),能提在手上的5代,装上新元素胸口三角形并单挑雷神的6代,到捧着核弹进虫洞的7代。从8代到41代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进步,穿戴起来比较方便,能从前面打开让人走出来也能从后面打开人进,能飞在空中让人跳进,能在被撕开的一瞬间把人弹出,还有一个明显的功能就是远程控制,人坐在家里让装备出干活。中间我们看见了设计用来单挑浩克的重型机甲(头被一拧就下来了),用毁灭者那橘黄色的能量用来制服雷神的似乎没看见。
stark说宁愿用机器人来代替清洁工,因为他认为机器人比人可靠,而片中42代盔甲老是出问题,要用它的时候用不了,最危急的时候飞过来尼玛散架了,不知道这是对科技的讽刺还是对连科技都不如的人性的讽刺。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不好的另一个原因是stark最后炸掉了所有的盔甲却还说了一声“I am iron man”。电影中间一段在田纳西州的时候,装备坏了,他独自面对危险,用超市里买的小工具和小孩子的玩具制作武器,用电视台的直播车联网黑进反派的公司,并拿着自制手雷,装修用的气枪,带电手套杀到满大人老家,这展现出了一个男人克服自我的勇敢,摆脱依赖,独自面对。当最后把他最爱的宝贝钢铁装当烟花放的时候,他终于找回了自我,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不是那些装备,而是眼前这个活生生的女人。
在《钢铁侠》第一部中他高傲地说“我就是钢铁侠”,是指他穿上这身盔甲是钢铁侠。在《钢铁侠2》中他说“我就是钢铁侠”是指他与装备已经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开。在《复仇者联盟》中美国队长问他“脱下装备你还是什么?”,他回答“天才、慈善家、百万富翁、花花公子”没有说到还是钢铁侠。而在《钢铁侠3》中那一句“我是钢铁侠”表示了这个男人就算没有装备也是钢铁侠,因为他是盔甲的创造者,他有着保护自己喜欢的人和面对敌人的勇气。
另外再说点,由于前两部的反派都是盗取他技术并且也是穿着盔甲的,所以以前没人骂他乌龟,这次的反派自己打得就剩条内裤,骂钢铁侠是乌龟了。我刚才说什么来着,电影的主题似乎是主角不是装备,而是这个男人,虽然有点假,要是主角真不是钢铁装谁还看呀,但是真演的不错。还有就是之前6代和雷神打了那么久,被抡了好几锤子,甚至在浮空母舰的引擎下被卡了几下都没事,这一部里居然被反派终极生物一撕就撕开了(42代未完工老是散架不算) ,我只能说这是不同的电影表达的主题不同,要是三十几套(目测前几代没有参加战斗,因为前几代是保存在橱窗里,被炸了,后来开发的在地下)全像打雷神那时候那么勇猛,这电影根本没的拍的,一会儿工夫把敌人消灭了还有什么东西好看。
钢铁侠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