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观后感1500字(2)
狂人的时代是混乱的时代,是黑暗的时代,虽有不少奋进者,却难免于封建统治的压迫,罹难于吃人礼教的束缚。在这样强大力量面前,所谓的奋进着想要开辟和平的新时代的一腔热血,如缚鸡之力,杯水车薪,到头来不过把浪头拍在自己身上,称为一个推波助澜者。
鲁迅这样的辛辣地剖析人性,让我想起契诃夫的小说《六号病房》。病房里的受迫害狂伊凡·德米特里奇·格罗莫夫热忱殷勤,“他说的话语无伦次,言辞激烈,似乎在说梦话,断断续续,不是时时都能让人听懂,但是从他的话里,从他的言辞和声音里可以听出某种一场美好的东西。他说话的时候您能认出他是个疯子,又是个人。他那些精神失常的话语是难以在纸上传达的。他说道人的卑劣品行,压制真理的暴力,将来会出现在世界上的美好的生活;说到窗上的栅栏,这使他每时每刻都会想到施行暴力的人们的愚钝和残忍。”而城里是令人气闷,市长和议员是半文盲,公众和媒体处之泰然,强权作为理性被接受,仁慈会引起不满,公正成为了笑话。社会需要知识力量的团结,需要让社会认清自我并大吃一惊。当安德烈被发现常常出入六号病房,他的处境意外地与狂人相似——被朋友惹恼,被关进病房,最后同伊凡一样,把痛苦当作人生的填充剂,认为人生万物都荒诞无稽、空虚无谓:“您蔑视苦难去吧,说不定您被门夹了手指,那时您就会放开嗓子啊的一声交出来!”
这也许就是我们叫“我”是狂人,伊凡为病人的原因吧。他们都是疯子,这里可是有数十上百的疯子在自由游荡呢!
好在无数疯子游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人类终究像狂人说的“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面子,便变成了人,变成了真的人;有的人不要面子,至今还是虫子。”人类社会在变化,血腥在变淡,必须得承认的是——我们究竟谁是疯子?我们都不是疯子。
狂人日记观后感1500字4
日记共有13小节,当中详略有当,胡言乱语,从一个狂人的狂态显示礼教吃人的本质,旧家庭愚昧的制度,扭曲的人性,渴望新希望。文中第一,二,六,八节都描写了夜。“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我把它当做狂人心理变化的一种过程。撇开文章的话,从好月到没月再到黑月最后的亮月,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心里从明朗到消极最后的明朗。联系全文,开始狂人在没有意识到吃人的事件时,心里还是舒坦爽快的。渐渐地被人注视,眼神里的贪婪闪光像预示着要吃了他,虽作为狂人,在还存留所谓正常人的人性时,是害怕的吧!但又因是狂人,错乱的逻辑,非正常的思维与价值,那样该是无畏了,也或许多少心里蒙上一层“乌云”。随着事件的深入,连自己的哥哥也是吃人的,或许自己在无意中也做了吃人的帮凶,无知则无畏,但有知后那份笑里的勇气和正义也会被吞没,更却连着孩子一起,进入这个吃人的怪圈,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心里也就更迷茫,害怕,胆怯,那么黑暗也着实正常。(其实我想狂人最在乎的是他的母亲的做法,自己的孩子被吃之后的反应,觉得是当然的事情,那份母爱的最初的面貌在吃人事件中变成了帮凶,和着那些人一起吃了自己的孩子。所谓的价值观,是生活在礼教下挣扎却又顺从的妥协。)最后狂人的心不再错乱的跳动了,留下了日记,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或许自我的解脱的一种方式,心里也就好过了些。(直到最后我感觉到狂人是期望于孩子的,正如先生的意识里,是渴望有新的孩子来冲破的,可以是他们孕育的孩子,也可以是孩子们孕育的新的一切,只要有呼声,有回应,便不是孤单的,那么就可以延续希望了。)夜,在狂人时代是个主题,一切都是开始,孕育着新生命新文化的夜里,一切都在冲破,在挣扎,在撞击。狂人的狂想下给我们展示了礼教的吃人的本质。
同时,我也注意到第一,二节中的怕字。“我怕的有理。”“我可不怕。”“这真教我怕,叫我纳罕而且伤心。”狂人的内心受到礼教的束缚30年,那“赵家的狗”我认为代表的是吃人,狗吃人,人吃狗,其实是种扭曲非正常的状况,也正是这样错乱的逻辑,他的害怕是有理的。我想在那个大环境下敢于冲破束缚的极少,害怕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可狂人是不正常的,他的不怕,是假象的无知,内心是怀着试试的想法,或许孩子们可以呢?可是连孩子都用那种眼神注视“我”,“我”纳罕伤心,害怕真是很有道理了。孩子在那时就是希望,他们的存在是继承前面开启后面,他们是冲破黑暗的新元素。“救救孩子”是他最真诚的希望,是开启新文化的钥匙。或许可以看作是对人的一种批判,那些内心的矛盾,同时是对旧文化的一种妥协,在旧家庭礼制下的“孩子”深受毒害。
虽说是狂人,可是他的话值得人深省。其实我感觉先生是矛盾的,对狂人那些深省的话的肯定,也有他对旧文化妥协的批判。值得肯定的是,狂人的勇气与正义,他无畏那些吃人礼教与压迫,对着吃人的那些人说“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我想大概是想说废了那些旧的腐朽的文化,把新文化迎接过来,改掉那些落后的想法,去面对未来的光明世界。狂人的挣扎,万分沉重,与他人生观相反的礼教,抱着勇气,骇人的毅力去改变。但是,狂人却是“同伙”,他是吃人的弟弟,吃人的是他哥哥,他们同出一处,他们血脉相连,无论怎样他都无法抹去这个事实。他的妥协在于没有去实践,他被关在这个体系中,他批判罪恶,可是却一味抱着空的希望,他用着他的精神胜利法,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上,希望救救孩子。精神上可以接受,可是事实却没有变化,吃人依旧吃人。夜还是一样的黑,只是多了一份不安的冲动,想冲破的力量太小,呼声还在孕育之中,我们期待那个黎明的到来,期望改变一切的力量的涌现,那样是不是这个体系就不复存在?到底是什么力量才可以冲破?一切都在酝酿吧!
总的来说,文章犀利的揭示了礼教吃人,人性沉沦,黑暗的一幕,可是社会却不缺一群正义之士,他们用各种方法战斗,精神也好,革命也罢,都是在为冲破黑暗迎接光明而努力。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希望的心情,是期待的未来,渲染了整篇文章的气氛,这也是我读完之后得以喘气的唯一机会.
狂人日记观后感1500字5
这几日,我阅读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这篇小说。
我感到莫名的沉重。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文章可谓是字字珠玑、一针见血,我也从中体会到了当时国之动乱、黑暗,引起了我的深思。
日记中记载有一句话:我认识他们,他们都是吃人的人。结尾处还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救救孩子!日记中主人公对他哥哥的痛斥感染了我,那是暗讽他们是搜刮民脂民膏的人啊。主人公有正义感,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和那种人同流合污,于是提出了那样的见解。真是可亲可敬,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当世,这样的见解都是先进的、有道义的!如果这样为国为孩子着想的人再多一点,或许我们的世界会更好吧。
其实当今的世界很安逸,没有大型的战争,没有太多的流离失所,没有太过黑暗的灾难动乱,和平稳定,欣欣向荣!
只是偶尔想想,这个世界上依然有着不平等、缺衣少食、天灾人祸,我的内心就不安,是我杞人忧天了么,或许不是吧。
带着我的思绪,我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收好,我的内心好似有一股力量在燃烧,我忽然感觉我的思维升华了,我应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没错,就是应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忽然想起了初中时接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中国,对中国社会,对中国人的要求,也是我们年轻一代的承诺,更是我们需要硌守的信条!这是我们新一代、老一辈的全部。
只是我们还是没能做好,但我坚信,我们的坚持会换来更好的明天,我们的努力绝对不会白费,我们的信仰在未来,会洒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从此,不,是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学习,想要为祖国做出贡献,想要为社会提供一份力。虽然革命的道路还有很长,但我知道,这是正确的路。也许它没有终点,也许它艰辛坎坷,也许它暗藏杀机,但它是正确的,是可以坚持的!
貌似跑题了,只是忽然很澎湃,心情激动。我知道,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更知道,路在脚下!
其实呢,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为了控诉当时的地主阶级。他们搜刮民脂民膏,令百姓民不聊生,而主人公身为当中的一员,感觉到自身的罪恶,领悟了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他对此感到厌恶,同时也引起了他的深思。地主阶级靠剥削劳动人民为生,他们“吃”劳动人民的价值,吃他们的血肉,吃他们的精神,以此,养肥自己!
哎,当时的动乱摧毁了政府,很多地方民不聊生,日军侵华战争打了整整八年啊,八年啊!这期间有多少血与泪,有多少骨与肉!秩序混乱,生灵涂炭!
也需要感叹:这样难以忍受的时光过去了!这样黑暗动乱的年代过去了!
而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社会越来越小康,科技越来越进步!人民富裕了,社会安定了,国家发展了!这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付出了鲜血的代价换来的啊!
我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我们已经很幸福了,是不是!当今社会,我们唯有发展己身,争取做有用的人,才有机会在滚滚洪流中脱颖而出!
只是靠一个人努力还不够,要有千千万万个人,所有人一起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我们生而知之!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并不是说你好我不好,你厉害我不厉害,只要我们认真起来,做好我
们可以做到的事情,那么在困难的事情也能完成,不是么?
其实我还是更关注“救救孩子”的这句话,它让我深思:是不是孩子是最重要的!我想到了很多,终究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可是我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的路很广阔,对不对?
狂人日记观后感15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