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狼3电影观后感范文(2)
金刚狼3电影观后感4
周末去看电影,最近的电影好像没有炒作的很凶的,主要是美国大片的续集。因为前段时间,读《未来简史》,其中讲到未来人类会改造身体,让自己的局部特征具有超出人类能力的能力。也就是说X战警,变种人不再是科幻,而将是真实存在。
所以,抱着这样的心情,选择了《金刚狼3:殊死之战》。
我预想,应该有和其他X战警系列电影一样的炫目的科幻场景,激烈的`打斗画面,人类毁灭的宏大背景,拯救世界宏伟目标。
然而,金刚狼给我的却是铁汉柔情,爱和责任。
故事一开始,金刚狼就在为生活努力奔波,辛勤劳作,完全没有超级英雄的 范儿,当他回到郊外,去给他照顾的X教授送药,我们才知道,随着变种人的消失,那个曾经属于X战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X教授、金刚狼都已经英雄迟暮。
晚年的X教授大脑开始萎缩,当他发作的时候,他的大脑能够杀死上百人。于是,金刚狼是他最亲近的人,保护着他,照顾着他,为了使他免于受到外面世界的伤害。
所有生活的辛苦,都是为了一个90岁,记忆衰减的老人。尽管此刻金刚狼也已经200岁,其实他自己也渐渐的走向衰弱,而更加让人焦虑的是金刚狼对生活正在渐渐失去兴趣,辛劳只是因为一份放不下的责任。
当劳拉出现以后,一种对同类,对亲人的,对承诺的责任,让金刚狼的内心又燃起战斗的火焰。
这也注定当终极决战来临时,金刚狼会用生命来完成对小变种人们的拯救。
全剧都被一种浓重的关爱之情笼罩,尽管战斗依然激烈,尽管合金刀,刀刀入肉,血染衣襟。
金刚狼对X教授,对劳拉的关爱,劳拉对X教授,对金刚狼,自己生物学上的父亲,还有X教授对金刚狼、对劳拉,充满着那种相互依托,相互关照的,如同家长里短一样的普通人情感,只是被放进了变种人和科学家的生死斗争的大背景下而已。
疲惫不堪,千疮百孔的金刚狼最终战死,死在自己的基因复制品的手上。
当英雄闭眼的时候,他200岁的生命体验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当他看着劳拉的闭上眼睛的时候,仿佛就是一个老人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已经长大,继承了自己的理想,然后心无牵挂的离开。
金刚狼死了,X教授死了,劳拉和她的伙伴儿们躲开了人类的追杀,变种人得以延续。
金刚狼3电影观后感5
更高!更快!更强!这句奥运会口号喊出了人类的渴望。运动会上不断刷新的世界纪录代表了人类突破极限的努力,同时标示着人类的无奈。人类的身体毕竟只是血肉之躯,无论如何训练,也只能是越来越接近最后的极限,而不能突破这个极限。所幸的是,人类还有想象,而想象是无限的,于是有了电影中的无所不能的超人。
在中世纪的宗教迷幻被打破之后,西方确立了实证主义哲学的领导地位,科学从巫术中独立出来,成为占霸主地位的意识形态。所有的东西只有在科学的框架内得以解释才具有合法性。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西方的超人也只有诞生在科学的框架内才能让人接受。比如美国人制造的超人(Superman)、蝙蝠侠(Batman)、蜘蛛侠(Spider-Man)、神奇四侠(Fantastic Four),这些超人无论多么神通广大,都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根据(哪怕很牵强)。
《金刚狼》里的那些超人也一样,他们的特异功能来自于他们基因的变异。这些特异功能可以收集起来嫁接到另一个人的身上,说明这些特异功能是用科学可以解释或者掌握的。主角金刚狼是变异人,本身具有特异功能,但他的能力尚不足以打败敌人,只有在现代化的实验室中用最先进的技术加强过,变成了加强版的超人,他才变得天下无敌。
这里包含的逻辑是,人类可以靠科技变得更强大。这个逻辑在运动比赛中获得了实际运用——兴奋剂。金刚狼通过注入从外星陨石中提炼的超级钛合金而成为更强的超人,运动员通过注入兴奋剂而成为“超人”——超越了人体极限的人。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和金刚狼注射钛合金的出发点是一样的:比别人更强。这跟人类社会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是互相关联的。只有比别人更强,才能打败对手。为了比别人更强,人们不惜用科技手段把自己变成超人。按照这种逻辑发展下去,人类最终会不会变成“非人”?
在西方人的眼中,科学就是力量,只有科学才能实现让人上天入地的奇迹,因此他们把李安的《卧虎藏龙》当成科幻片看,把电影中的侠客当成西方的超人。而在中国人看来,电影中侠客凌波微步、御风而行的能力代表了人的一种境界——逍遥游的境界。在庄子的《逍遥游》中,人的最高目标就是达到不役于物,逍遥自在的境界。庄子渴望通过个人的修炼达到这种境界。这种渴望为中国后世的想象奠定了哲学的基础。武侠小说家笔下的轻功就是这种想象的具体化。
对比西方的超人和中国的侠客,可以看出,西方的超人强调借助外部的力量,中国的侠客强调运用个人内在的力量。如金刚狼注入钛合金而加强能力,蜘蛛侠被外星蜘蛛注入毒液而获得超能力,都是外来的力量。而中国的侠客通过个人的修炼而获得高超武功。这种内外之别让我联想到近代以来中西社会的不同道路。从明代开始,中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从事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满足于内部的完整。而同时期的西方则走上了向外扩张之路,他们通过攫取非西方社会的资源而使自己强大起来,从而确立了西方对非西方的中心地位。这两条不同的道路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别。前者是内向型的文化,后者是外向型的文化。这两者孰优孰劣?从近两百年来的世界历史来看,西方文化似乎取得了胜利。但是文化的优劣并不能以“成王败寇”来衡量。目前,西方文化中的掠夺性和竞争性已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紧张。科学的产物在增强了人类的能力的同时,也有可能把人类社会拖向毁灭的边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反思西方文化的局限性,保护文化多样性,才能为人类找到一条更好的出路。
金刚狼3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