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琅琊榜观后感作文
在《琅琊榜》中,梅昌苏以颠覆齐王旧案为线索贯穿全剧。苏兄隐瞒身份,让贪得无厌的太子和阴险的虞王为13年前的旧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为王昭雪付出了代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电视剧琅琊榜观后感,仅供参考

电视剧琅琊榜观后感1
最近一年看了很多的电视剧,倒不是因为有多喜欢看电视,而是如今老了,做事总是集中不了精力,相反,洗碗做饭做清洁之时,放一个视频在旁边,可以聊以排遣劳累和寂寞;或是睡前看一小段视频,能够放松下一天的紧张,促进一下睡眠质量。我从不追剧,也不赶热闹看那些正当时的电视剧,免得卡的心烦。
然而《琅琊榜》来了。一切都变了。
我开始认真的看起来。看《琅琊榜》成了我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我拿出专门的时间,认真的看,或者说欣赏。我看演员的表演,欣赏电视中如画的风景,感受故事中古风犹存的礼仪,体会其中跌宕的故事情节,看得满心喜欢。
但是《琅琊榜》已经播放了32集,整个故事风格和格局基本定型,观看至此,感觉该剧有不少遗憾之处,比起《甄嬛传》对体现故事全盘的大手笔,《琅琊榜》在叙述故事方面,显得拘束,不够挥洒自如。
首先,《琅琊榜》对靖王的刻画不够深刻。靖王在故事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一则,他在本剧中是正义、王道的象征;其次,他是梅长苏选择辅佐的对象。然而,电视剧中的靖王形象总是模糊不清。除了王凯扮演的靖王堪称英俊以外,靖王的性格特点、人物魅力、王者之风、上马御敌、下马治国的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得到体现。靖王起事,从刑部侵地案开始,至私炮房爆炸施以援手,至赈灾,所做之事,都是从他人话语中一笔带过,人物刻画太显单薄。
其次,《琅琊榜》的铺陈渲染不够。 《琅琊榜》讲故事娓娓道来,不紧不慢,又丝丝入扣。但是《琅琊榜》叙事,重分析推理,重大势布局,对于具体事态发展过程,通常利用人物对话来完成叙述,看客对剧中人物事件毁誉谤赞,很多都是被电视剧通过他人语言灌输的,这样的'叙事方法,虽然可以省略诸多的麻烦,但是也使人物事件显得苍白。
第三, 《琅琊榜》对故事气氛的把握,有些阴阳失调。一部好的片子,总会有主线和辅线。《甄嬛传》拍的好,是因为剧情中不仅有残酷冰冷的宫廷争斗,也有温馨的姐妹情、珍贵的爱情;《伪装者》拍得好,是因为故事中有紧张窒息的敌后战斗,也有温暖的家庭温情;《战长沙》拍得好,是因为内容中不仅有战争、饥饿、死亡,还有像“姐夫”那样为了守住生活的投机分子。这样的片子,叙事线条一主一辅,一张一弛,阴阳调和。而《琅琊榜》的叙事,略过压抑,梅长苏面对死亡的威胁,身体的力不从心,面对不能相认的爱人、友人,谋略方面的步步为营,都展现得非常好,但是这些都是非常压抑的气氛和风格,电视剧的郁结之气很重,没有相应的化解之道。虽然故事中的飞流、蒙挚等人可以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但是作用太过有限。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胡歌演技太好,没有旁的力量可以化解他的气势的原因。
虽然问题找了一大堆,不过是因为《琅琊榜》是近几年中难得的好剧,因此唠叨几句,期待能有更好的电视作品,因为再让我看别的电视,已然已经看不下去了。
电视剧琅琊榜观后感2
看完了,好突然。总觉得结尾没有给人一个充分的情感释放的出口,所以看完了也不痛快,很是憋屈。
梅长苏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死了吗?最后一集只是为了给他一个结局所以才拍的吗?就是为了让他重新魂归梅岭吗?就这样为了对得起国家,而对不起身边所有的爱人了,这样真的,真的值得吗,梅长苏?
梅长苏这样一步一步精心策划,按照他的想法推动剧情,然后剧情还真的大部分按照他的想法进行了,所以从故事性上来讲,还的确可预测性很强,基本没什么大变化,甚至连最后的结局我们都可以预测到。这部剧其实在内容上对当权者也有诸多提醒,广电居然也审过了,我也希望算是一个好的信号。就这样一部四平八稳的戏,还能这么受大家欢迎,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大概是因为它达到了大家对一部电视剧的基本期待吧。
这部剧它故事线清晰,人物形象鲜明,观感很好,服装道具灯光等等都做得让人看起来很舒服,演员演技也基本可以达到观众对一个演员的基本要求,其实大家看电视剧的要求就这么简单,为什么现在出来一部可以做到基本要求的电视剧大家就会这么满意呢,还不是因为之前的渣子太多了大家对国产剧都绝望了吗,现在只要有一部能看的,没有什么大漏洞的剧大家就欢天喜地了。。唉,这国人看剧也真是够可怜的。
其实我主要也是最后没哭够,对剧情期待太多了,所以觉得结尾仓促吧。而且越往后看越容易受到腐眼看人基的影响,怎么看梅长苏景琰怎么觉得基情四射,两个人的对话怎么看怎么像情话,唉,其实我也是觉得他俩没有好好道别,靖王没有为苏苏好好哭一把,所以我才觉得不够的。。。不管怎么说就是太仓促了不是吗!!大家也觉得吧。
希望琅琊榜是个开头吧,抛砖引玉,希望国产剧可以以这个为最低标准,以后越拍越好吧,我看他来了请闭眼起码在视效和画面上可以达到类似同等水平,但是剧情估计就会相差太远了。
电视剧琅琊榜观后感3
《琅琊榜》一改大陆历史剧宫斗虐心题材,开启了权谋模式,上映之后好评如潮。没有看过原著,不知道原著的写作风格和精神是什么,但是看过18集之后,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关于故事发生之前和之后的一些思索,算是增加一下该电视剧的娱乐性吧。
首先说一下祁王,作为本剧背景中一个重量级人物,他的悲剧其实一点都不冤。作为一个皇子,祁王将自己陷入到了死地,这怪不得任何人,为什么这么说?
一,结交文臣。祁王被成为一代贤王,且说其贤明之行是否属实,但是其贤王名声在当时如此显赫,就说明他的身边一定聚拢了一个非常可观的文臣集团,毕竟古代舆论这玩意儿是掌握在他们手中的,相比之下剧中成年的靖王也不错啊,但是名声却不显,可见当时祁王的文臣集团很强大。
二,武将外戚。如果只有文臣还好,但是祁王还有一个背景势力,那就是林家,作为祁王的舅舅,林家当时手握重兵。
有文有武,无论大梁当时有没有太子,祁王的`地位在诸多皇子中已经是鹤立之势。而当时梁皇春秋正盛,这个阶段大权在握的皇子最危险。看看历史,早立的太子,皆没有好下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盛年,而太子势大,威胁到了皇帝的位置。例如,汉武帝的戾太子,唐太宗的承乾太子,康熙帝的胤礽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