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魅影电影观后感大全(2)

关键词: 歌剧魅影电影心得,歌剧魅影电影影评,歌剧魅影
志全0 分享 时间:

他并不想复仇,或者说,他也知道自己无力改变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所以他才会使用偷梁换柱的手法,杀死皮昂吉,把自己扮演成唐璜,成为他为克里斯汀创作的歌剧中的角色,在厚厚的披风下掩饰自己的面容,在警察遍布的巴黎歌剧院中,在舞台上与他心中的爱人上演这幕绝唱。希望在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中,成为爱的主宰。

也许,他知道,在现实上演的悲喜剧中,他必须死。他带走了克里斯汀,然而,他真的是为了占有她、霸占她吗?未必。因为当克里斯汀不在乎他的容貌,给他深情的一吻时,他颤抖了。我甚至能感觉到那副“怪兽”似的脸上在流泪。这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一种常人难以体味的幸福。他并不残忍,也不缺同情心,他需要的是他人的尊重,所爱的人对他的尊重。

他可以放弃克里斯汀,让她与拉乌尔远走高飞。但希望看到克里斯汀的坦诚,看到拉乌尔的执着。当拉乌尔宁肯被吊死,也不愿放弃克里斯汀的时候,魅影明白了,这个看似柔弱的男人,拥有更大的勇气。对爱的追求,能给人和脆弱的人带来巨大的勇气。爱的力量能促使我们忘记一切恐惧、去争取。

也许我们可以说,魅影的残忍来自于他童年的不幸经历、来自于他自卑的人格。但我们又怎能评价一个人人格的优劣呢?每个人都是在一次次的伤害中成长。受到别人伤害的时候,往往也会伤害别人。

但我觉得,拉乌尔对克里斯汀的爱,更多的是一种对年少伙伴的梦幻般想象。或者说,歌剧在对他们两人爱情的刻画上多少显得有些单薄。让人感到只是一个灰姑娘遇见王子的梦幻。甚至让人以为,克里斯汀因为拉乌尔贵族的身份和财富才跟他在一起的。

而拉乌尔和克里斯汀后来怎样呢?无从得知。歌剧开始的拍卖会上,为什么只有拉乌尔一个人呢?克里斯汀呢?40年的时间已是沧海变桑田,但这个倾城的美丽女孩,是否已长眠地下了呢?更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那个拥有丑陋却极富才华的魅影!

歌剧魅影电影观后感4

这个周末,我心血来潮将《歌剧魅影》又看了一遍,每一次看,我都会为这个感情故事感动。

《歌剧魅影》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女主角克莉斯汀,魅影、贵族拉伍(夏尼子爵)。整部电影围绕着三个人展开。

克莉斯汀与拉伍是青梅竹马,魅影被克里斯汀吸引,并一向指导她,克莉斯汀一向认为魅影是她去世的父亲给她派来的音乐天使。

在这部影片中,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魅影这个人物。魅影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建筑家,但他面目丑陋,受尽人间歧视,只能生活在剧院的地下。在“镜子—音乐天使”这首歌中魅影唱到“你应了解我,明白我为何藏在阴影中”,从这句歌词能够看出魅影的心里矛盾:喜爱她,却不能暴露在大众面前。

魅影在常年的黑暗与孤独中变得性格扭曲,就如同《哈利波特》中的汤姆。里德尔一样,但汤姆没有爱,他有爱,但是两人都不懂得怎样去爱。魅影为克莉斯汀倾尽所有,他给她创作了优美的音乐,华丽的歌剧,教她演唱,训练她舞姿,并帮她吓跑剧院的首席女高音,使她成为了巴黎礼貌的女神。他以为这样克里斯汀就是他的了,因此当拉伍与克莉斯汀在楼顶立下山盟海誓时,他的心碎了。最后他为能满足与所爱的人在同一个舞台演出的愿望,冒险杀死皮昂吉,来代替皮昂吉演出,在影片的最后,他得到克莉斯汀的一个吻后,最后被伟大的“感情的力量”撼动,放走了克莉斯汀和拉伍两人。

也许魅影更需要别人的尊重,魅影有着强烈的爱,却不懂得怎样去爱……

歌剧魅影电影观后感5

也许是因为理科生的思维终究太过于直白,第一次看完《歌剧魅影》,我一点也不觉得这是一场悲剧。怎么会是悲剧?青梅竹马的情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杀人凶手终于淡出人们的生活。所以当老师让我们探讨歌剧魅影到底是“谁的悲剧”的时候,我是大大吃惊的。为了欣赏“多情而敏感的天才的陨落”,我又把这部电影仔细的看了一遍。可惜的是,我仍然没有看到我所期待的东西。

剥离掉韦伯美妙的音乐以后,电影剩下的无非是一场离奇的三角恋情而已。克莉丝汀的角色就如同被魅影养大的洋娃娃,长大之后却爱上了外来的年轻小伙子,让魅影的养成计划失败而气恨不已。接着便是在各色配角的串场下,两个男的抢一个女的;而克莉丝汀则从头到尾非常一致的不知如何是好。

女主角的演技实在太过呆板,她应该是想表达出充满疑惑,被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感情困扰。魅影除了是她父亲角色的移情之外,相信也是她少女时期的爱情幻想对象。即使后来发现魅影的真实面目,但是只要不看到他的脸,过去的甜美回忆又会回到自己的脑海中,于是陷入无从选择的境地。同时魅影在她心目中应该是更加偏向父亲和导师的形象,而非恋人,如此种种让人迷惑。可惜,这位演员表达迷惑的方式似乎只有张大嘴巴眼神涣散,到后来我甚至很想请她把嘴巴闭上……

而作为绝对主角的魅影,本来应该是一个相当出彩的角色。个性扭曲到疯狂,有着悲伤身世,被世人恐惧嫌弃;同时又极端渴望着爱与被爱。这样一个蔑视世俗道德规则的天才,却偏执的渴望着他所蔑视的世俗的认可;这也是歌剧魅影最讽刺的地方了吧。其实克莉丝汀对于魅影来说,更多的是用来实现自己的工具。由于魅影本身丑陋怪异,他只愿意隐身在黑暗中自怜自卑;但是他把自己的音乐才能教给了克莉丝汀;让克莉丝汀代替他走上舞台,克莉丝汀代替他接受观众的欢呼与赞美。所以魅影对于克莉丝汀的感情,是夹杂了极强的控制欲的;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强迫克莉丝汀作出恐怖的抉择。

在电影的最后,魅影因为一个真心的吻而卸下了所有的武装,对着猴子音乐盒唱着悲伤的离歌。爱人远去,追兵在即。想必导演对这个角色也有所偏爱,所以给他安排一个如此悲伤而唯美的结局。但是这个角色的塑造也不是没有问题的。首先,电影对他的身世和他的那些惊世绝伦的才能是怎么来的语焉不详;所以魅影的性格显得有点突兀。其次,演员对魅影的阐述有点过头了,他到了后期完全是一头负伤的野兽,甚至有点没能耐,象输不起的小孩,总嫌肤浅了些,不够深刻。

80531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