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小时代电影观后感(2)
中国社会十几亿人,有话语权的永远是少数中的少数。尽管微博之类的网络平台给大众带给了发表意见的机会,但有平台、能发言却并不意味着你真正具有话语权并得到了重视。事实上,在微博畅所欲言的假象之下,仍然是少数人对话语权的绝对控制。那里的少数人,一般都是平常好处上的“成功人士”。(lz13)然而这个故事的杯具性在于尽管无数人前赴后继、挤破头皮想要抢得一点点话语权的同时,某些拥有话语权的人对他们的话语权却不甚珍惜,不顾后果、肆意发言。
不论是电影导演、电影制片人、歌手、媒体人、大学教师、人大代表还是其他有话语权的人,都就应对自己的话语权负责。这种负责是指说该说的话,对大众,尤其是年轻人起一个好的引导。郭敬明是否拜金是他自己的事情,我管不着,但是把这种并不太好的情结肆无忌惮的传播给年轻人恐怕就不太好了吧。我这学期有一门授课资料我十分喜爱的选修课——《中国语言文学》,但是正因那个“教授”在讲课时实在太过肆无忌惮,对我们这些青年学生的引导实在偏激到让我无法理解,我最后还是放下了这门课。而更让我痛心的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作为一个文化人,他们似乎并不明白自己身上究竟肩负着怎样的重担。他们不明白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每一个作品,都有可能对年轻人产生无法磨灭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最终会在年轻人走上社会之后投射到社会身上,投射到我们的祖国身上。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最后,在多次跑题之后再次回到《小时代》这部电影上。几乎能够肯定的是,仅以票房和其引起的争论来讲,它绝对是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个文化引导者,“不_,不亡国”是绝对不够的。人的底线,就应定的高一些。而即便是商业片,深刻些,也绝对没什么不好。
小时代电影观后感4
《小时代》,它大概就是小四心里一个完美的憧憬。那是一个华丽的皮囊,内里却难以言表,无法让它对所有人打开。当问观众:你看,我美不完美?喜爱的人会说:四,你真的好美。不喜爱的人虽然很想甩他一脸冷冰冰,但内心又被良知摧残,会觉得颇为对不住那上扬四十五度的凝眸和发奋。
小四花了五年写出三本《小时代》,但大概在他心里,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如这四位少女和她们身边的帅哥们存在的时刻远远比五年还要久。不然,他怎样会以他那幼小的身躯,发奋将这场原本仅存在于纸上的完美搬上大银幕?16日晚上的观影,小四和一班俊男美女主演们都坐在影院的第二排座位上,亲自和粉丝们一齐感受这场以前的.梦,也让观众感受他在“华丽帅气”的外表下那颗“闪着纯真光芒”的心。
电影正式开始前,银幕上出现“编剧郭敬明导演郭敬明原著郭敬明”的字幕,影院响起第一次掌声。记者坐在小四前一排,因此回头望他时最后感受到了什么是四十五度的仰望,虽然电影院很昏暗,但能够清楚看到小四托着下巴,认真地看着每一个自己亲手拍就的镜头,神情严肃而庄重。在看到自己精心设计的笑料果然让粉丝们开怀大笑时,小四也会和主演们笑成一团,看起来颇为欣慰。
此时此刻,在离小四不远,但离这场莫名狂欢似乎很远的黑暗中,记者忽然感觉,这不仅仅仅是在看一场电影,也仿佛是在看一个少年实现了从小的少女梦。身在此时的影院,就像是在旁观小四的人生。小四为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找来了自己心中最适合的演员,这些演员长相俊美,画着精致无暇的妆容,穿起了令人艳羡的名牌衣服,他们彼此拥抱在一齐,把小四梦里的每一个有关于爱与恨与冷漠的细节,都演绎成真实可信的人生。
《小时代》的书中,上海、名牌、金钱、外貌的标签打遍所有页码只是表象,“时代的洪流”、“渺小的我们”这样感慨深沉的词藻激荡在每一个角落才是真相。作为已经无力再爱的80后,看过这本书以后,顿感泪如雨下。如果说,1983年出生于四川自贡的郭敬明是上天赐给90后读者和粉丝的一块珍宝,那么作为80后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了解并善意对待这样一位年纪相仿的男孩?他用他那独有的综合性笔触,向年轻的90后读者娓娓道来一个小小时代的故事,同时又毫不掩饰自己的欲望和想象,把全部内心都放入电影《小时代》。这个故事,根植于那些无忧无虑的男孩女孩们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优越生活,在这“小小的时代”里,小四给了他们将所拥趸的理想维度、生活模式、感情宣言肆意释放的快感。放片两个多小时的时刻里,全场粉丝那多达几十次的掌声,小四担得并非全无道理!
电影《小时代》讲述了《小时代1。0之折纸时代》的一部分故事,并且去掉了原著的灰色部分,全片散发着正面励志的光芒,每一个裸露在大银幕上的青春男体都只有纯美而无肉欲,每一个穿著名牌的漂亮女生都只有纯真而无物欲。小四太了解自己,也太了解爱自己的人,他展示出的所有镜头就像一个傲娇的俊男被看到更衣:看到我的全部又怎样?爱上我,或者更加爱上我。
但身为一个普普通通的80后,记者在看过《小时代》之后,又有些茫然。这副华丽皮囊里的东西,没有一件曾属于我,也不可能属于我,因此它在我心里瞬间便消逝得了无痕迹,或者可能,从未激起波澜。可如我一样的观众,在现场毕竟只是少数,回头仰望更高的四十五度们,是高举灯牌的狂热粉丝,一张张年轻躁动写满崇拜的脸,高喊着偶像们的名字,高喊着电影大卖。他们的热情与小四的欣喜交相辉映,点燃了这个夜晚。《小时代》,注定是属于他们之间的狂欢。这场狂欢,与品头论足的旁观者们丝毫无关。如果小四不曾来过你的青春,那也无需你来为他的成年喝彩。
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作家崇光脸上,柔光里是一张年轻英俊的面孔。那大概就是小四眼里的自己,孤独、精致而忧郁。这场小四为自己而编织的少女梦,虽然美丽而空洞,但无疑具有无穷的商业吸引力,正因他身后有一个庞大的群体甘愿如影随形。而那些自以为是旁观者的人们,早晚你们也将抵但是自己的好奇心。
小时代电影观后感5
整部看下来,只有一种感觉:奢华。能够说里面的每一个道具都是一件奢侈品,哪怕微小到只出场过一次的那几把有着骨灰级收藏价值的伞,而顾里的服装更是每一个女生的奢想。
在主角方面,先说唐宛如吧,她是一个从头到尾都带着搞笑基因的存在,不论是动作还是表情都完美地契合身在大学的充满完美愿望与幻想的女孩,她的演绎,无可挑剔。其次南湘,之前的出场可能有些平平淡淡,并没有什么惊人或是惊艳,但在秀场穿的那件蓝色礼服是整部剧中最能衬托她那潘多拉魔盒般神秘的衣服,最最让我惊讶的是片尾曲中她拨头发舔舌头的动作,真真被秒了!这才坚信导演选她演南湘果然不是“随便找来凑数的”,她的惊艳从来就不是在一开始,而是慢慢被激发出来的。然后是林萧,其实我并不怎样喜爱杨幂出演,但是看了之后,发现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单从林萧本人的性格来看,不管是胆小脆弱还是冲动自卑,杨幂都演出了其本色,尤其是秀场被毁的那一幕,林萧再现啊!唯一不足的是,声音太嗲了。最后是顾里,我的女神。我喜爱郭采洁的每一个眼神,气势加气场,御姐范十足,可为什么出口的却是不折不扣的绵羊音啊?如果换个人配音,效果必须上升不止一个层次。而且她说话不一向是精辟又毒舌的么,最喜爱的就是她口若悬河一针见血却又教人无从反驳,怎样表现出来的却不多呢?从头到尾,我看着顾里却总是想到戚薇,如果换成她演,不管是声音还是气势都绝比较郭采洁要好(当然,我还是很喜爱郭采洁的),唯一不适合的是年龄,但是这点坚信导演就能搞定。关于kitty,一个职场味十足的成功女性,发型修剪得干净利落,衣服搭配得干练成熟,唯一让我不能明白的是,秀场被毁那会儿,泰山压顶我自岿然不动的她,反应是不是有点过度了?我宁愿她是冷冷地对着林萧说我们完了,在那种大事故下,无声胜有声,若kitty不发泄出来,想必林萧会更害怕的吧。那个袁艺其实我并不看好,她太弱了,明明是个富二代,而且是被叶传萍那样挑剔的人认可为媳妇人选的,我不懂这样的人为什么俯仰在叶传萍的鼻息之下,尤其是在南湘受到所有人认可时她起来鼓掌,却又在看到叶传萍坐着不动时又灰溜溜坐回椅子上的画面,一个富二代需要看别人脸色么,即使对方是未来婆婆。她的脸上自始至终都顶着七个大字——我是来打酱油的。
再谈谈男主角们。导演,你是跟简溪结过梁子么?他从一出场就很怂,搭配个性的服装尤其是那条休闲裤,还有跟顾源过圣诞时那不得不提的帽子,怪异呀!而且,给他化妆的时候也偷工减料了么?脸色一向就没好看过。我要替他抱不平,明明是那么重要的存在啊!!至于顾源,我没什么好说的,就真的不说了吧。崇光,我都忘了他原来是有姓的,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才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亮点吧,王子般的出场方式,优雅的举止迷人的微笑,再配上一些调皮的小动作。还有,导演你是故意使美男计的吧,让他在拍杂志写真时又卖萌又诱惑,单是这几秒,就勾引了多少女生呐,我在看的时候,整个电影院都是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好吧,也包括我。但是导演,这些都是他自愿没有受你逼迫吧?宫洺,男神啊!挑剔的品味,轻微的洁癖,果然是传说中最容易俘获芳心的男主角!但是,有一点我还是很不能理解,他居然主动邀请kitty一齐过圣诞,太不贴合他性格了吧?难道是导演临时发现原来宫洺也是个人类于是将他凡人化了?
最后说说拍摄吧,画面感确实没有瑕疵,该震撼的震撼,该饱满的饱满,但是有些地方衔接得不太自然,比如刚开始四姐妹碰面时,说话都好生涩,一点也不像熟识了十几年的闺蜜之间的相处方式,而且那时的对话,我都替她们感到冷场和尴尬。还有他们离开广场时,如如居然站到简溪和林萧之间,他俩是不和么?好诡异!有次简溪明明都搂住了林萧,还没三秒就放下来了,哪里像正常情侣啊?
综合一下,电影中最感人的画面是四姐妹脱了鞋子抱着衣服跑回秀场,最赞的画面是T台上充满时尚感的走秀,最让人想哭的画面是三姐妹在后台干嘛时南湘在台上一连串的“有的女孩”的轰炸。
最后的最后,我想问问,小四你不是说过这么冷的天气往顾里头上泼红酒你于心不忍么?在哪呢?还有司机李晨呢?小时代分为上下部你怎样就没提呢?难道被你剪成1。5了?但是,还是万分期盼下半部!
小时代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