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自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2)
馆参观。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最为出色。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爱的是“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和一幅名为“桃花双绶图轴”的画。虽然我很早就听说过景德镇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没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制作出那么精美的瓷器。
这件瓷器是在高温中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间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画着一朵朵牡丹,幽雅可爱,徐徐如生,我好像透过玻璃橱窗已经闻到了朵朵花香,让我如痴如醉,仿佛我就在一片牡丹丛中嬉戏。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离开,唉!假如我家也有一个那该多好啊……
当我还沉浸在瓷器馆里那交相辉映的瓷器精品中时,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那就是中国厅代绘画馆中的清代“桃花双绶图轴”画。这幅长132厘米宽50厘米赋有中国传统和独特民族风格的画,是以毛笔、墨和绢纸为主要工具由人工绘制而成的。画中一对小鸟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着悦耳的歌谣。
它的嘴显橘黄色,头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翘起,显天蓝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与众不同的是它还有两根长长的类似孔雀的羽毛长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鸟儿飞起时它的羽毛在后面飘动的样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画中的桃花白中显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仿佛在微风中偏偏起舞,怪不得两只鸟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为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学习。
2021自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5
那个初次拜访博物馆的午后,一如每个夏日的炎热、浮躁,烦闷在空气中飘散,我紧锁双眉,亘古的文物对我根本毫无吸引,我只执拗地认为,那是一堆废铜废铁罢了,而对于别的什么,只是暗暗地还抱着份念想,心中却仍是无趣。
车停在广场上,清风拂过,完全没有趋炎避暑的功效,汗珠直冒,母亲在一旁却按捺不住喜悦,兴奋地直说着什么,我也无心听,眼神中露出鄙夷。倏尔,只是散漫地抬头,“温州博物馆”的几个字却沉沉地撞入我的视角,不由地怦然心动:粗旷洒脱的笔画,在牌额上一展行云流水的姿态,窄小的木板也无法禁锢它将要延展的风韵。我从没看过如此潇洒恢弘的字体,只觉这几个字是世上最好的。母亲在一旁催促:“愣着做什么,要走啦!”我应声,眼球却被紧紧捉住,无法挪移,一心牵挂着牌额上的题字,无心观赏那些文物了。那次博物馆之旅,收获也仅是那题字,不经意间在心头印刻的烙印。后来听说,那是今人集苏轼的字而成的。
也许因为那次的经历,父母竟让我去习字,我自是一阵欢喜,盼望着何时我也能写出那样的字来。如今,每每坐在案前,总不由地会想起那题字来,就像是一种鞭挞,让我埋头在那宣纸绫罗之中探求奥秘:横竖之间,勾勒出一幅奇妙的.画卷,是会稽兰亭王羲之醉酒之后挥洒的豪情,是盛唐气象颜真卿丧侄之后的顿挫郁屈,是北宋黄州苏轼寒食时节的朴厚俊逸。撇捺之间,描绘出一卷酣畅的巨作,是晋二王的推陈出新、流美逸气,是唐四杰的纯粹安详、法度严谨,是宋四家的形神意散、跌宕多姿。在那方寸的天地之间,却深感时光静置,岁月倒转,与古人对话,触摸远古的历史,心中顿生满足与充实。
而我一直明白,是多年前,题字书法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使我在沉郁时,被书法恢弘气度所感化,使我在忧虑时,被书法安详风韵所感染,使我在孤独时,被书法豪放的气度所激励。如今,每每提笔,总在那沉默、静寂,忆起那题字,缓缓的风韵迤俪而来,在胸臆间鼓荡着典雅的乐章。
2021自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