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第45章观后感(2)
电影通过祥子的经历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老舍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原先的祥子是那样的善良,勤恳踏实,帮老人家抬水,认认真真拉车,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他让我看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经典形象。虽然打击重重,但是依然寄予希望,这样的祥子让人既心疼又感动。尽管最后自甘堕落了,我却无法怪他,只恨当时社会现实让人无奈。不是他不够坚持,不是他不够努力,而是黑暗的社会不容他。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在黑暗的社会中,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凭自己来打败命运,可是最后,却使身心一次又一次的伤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挣扎,越陷越深,他渐渐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负且满是骨气的祥子,最后只剩对钱的贪念而已。在社会的黑暗与金钱的诱惑下,祥子没有了骨气。这是多么的可悲!
这部电影让我很震撼,虽然很同情祥子,感叹他的命运,但我还是觉得不管怎样,自己都不能放弃自己,虽然很难,但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如果自己抛弃了自己,只会在黑暗迷茫中越陷越深。但是祥子原先的善良和踏实很值得现在的我们学习,在经济和科技越来越好的当今社会,人们的心也越来越浮躁了,迷失了本性。
#743721骆驼祥子第45章观后感5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主要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生活为情节,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省吃俭用,起早摸黑,三年后终得偿所愿,但当时是抗战时期,北平乱成一团,不容他又丝毫的个人幻想,稀里糊涂地被抓去,车也被夺走了。千辛万苦地逃回来,他毅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可这次的所有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当他又一次拉上车时以与虎妞畸形的婚姻为代价。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从此,祥子就堕落了。善良正直不见了,他憎恨任何人,吃喝嫖赌的恶习染上了,他可以为了金钱出卖朋友,变成了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买车对于祥子,是个梦想。他为了梦想,一直勤俭努力。一年,两年,至少有五六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有多少万滴汗,才能挣到一辆车。从风雨里咬牙,从饭里茶中的自苦,仅为了买上自己的车。我佩服祥子的自尊好强,为梦想而努力奋斗。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梦想,也要有目标,也要有计划,并为之不懈努力。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要咬牙坚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但,他也有另一面。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去自己心爱的车,他渐渐变得垂头丧气,甚至成为社会垃圾。面对抢辛苦赚来的车的大兵,诈骗祥子的孙侦探,走向毁灭的小福子,祥子也不会从充满希望走向堕落,社会的残酷改变了祥子。一路上,他失去虎妞,失去小福子。生活中,我最爱自己的家人,失去他们,对于我来说,就如失去阳光。看完后,我不禁深思:若是我,我会和祥子一样堕落吗?
人生如马路上的红绿灯,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是绿灯,总有红灯之时。曾见过这么一个十字路口:车辆川流不息,行人来来往往,红绿灯生病了,无法维持交通秩序,尽是一团糟。或许,有时你会为了多停几十秒而唉声叹气,感到不耐烦;但你一定也会因多停几十秒而交通顺畅,行人绽放笑脸相对而心花怒放。所以红绿灯必不可少,而生活中的坎坷艰难也如此。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起初的坚强,起初的老实,起初的上进,起初的追求……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为祥子叹息,为黑暗政府憎恶,为当时因军阀混战而民不聊生的社会而惋惜。今天,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去珍惜,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不再让祥子的悲剧重演!
骆驼祥子个人感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