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800字(2)
推荐文章
就算再淡化金牌意识,每一届奥运会,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金牌选手。这没什么不妥。古希腊时代的奥运会,不设金银铜牌,只有冠军才能得到桂冠和英雄般的凯旋仪式。金牌选手一直是奥林匹克的光荣所系,其中翘楚还会成为每一届奥运会的标志性人物。
奥林匹克给人类带来了光荣,不但人类体能极限被一再突破,也激活了人类在科技、医学、建筑、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无穷想象力和创造力。“鲨鱼泳衣”、“模拟高压氧舱训练”等科技成果,托举了健儿们高飞的翅膀;“鸟巢”、“水立方”等拥有奇幻外貌的建筑,以奥运的名义矗立在本来保守型建筑占了上风的古都北京;诸多为运动员研制的保健品及训练方式,也在康复医疗等方面得到应用;更不消说关于奥林匹克的大量艺术与文学作品不胫而走,各举办城市在开幕式上的苦心孤诣和争奇斗艳,让各民族文化以最直观的方式走向世界……
然而,奥林匹克最动人的细节,却呈现在不为人关注的灯火阑珊处。
8月17日,美国神射手埃蒙斯重演雅典噩梦,最后一枪大失水准败走麦城。这时,埃蒙斯在雅典结缘的妻子、金牌得主卡捷琳娜·埃蒙斯安慰着失意的丈夫,满脸的关爱和温情,仿佛屏蔽了所有的失望和伤害。这一刻,爱情远比金牌美丽。
8月15日的动人一瞬,出现在“水立方”。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德国姑娘斯特芬触壁后一时不敢回头看成绩,世界纪录保持者、澳大利亚的特里克特看到斯特芬仅以0.04秒的微弱优势领先自己夺冠,便一直微笑着等待斯特芬回头,然后紧紧拥抱住惊喜的对手。那微笑和拥抱由衷而自然,动人心弦。
举重台也有让人动容的一瞬。法国选手蒂安切面临男子69公斤级的最后一举,教练为他要的重量如果一举成功,不但会赢廖辉,还能破世界纪录。众目睽睽之下,他掂量了一下,摇摇头放弃了。他的教练却毫无失望之意,激动地冲将上去,像对待英雄凯旋一样,欢呼着举起了他。只要敢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又不为金牌而伤害健康,那也是智者和勇者。
此外,还有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姑娘在领奖台上化干戈为玉帛的动人一吻,还有杜丽失掉首金后观众和志愿者们如潮的安慰和鼓励……
这才是奥林匹克的真正动人之处,全世界最优秀的年轻人相聚,他们分享着奥林匹克的光荣,哪怕失败了,他们也自尊自重,相怜相惜。他们之间,有大爱,有默契,有理解。相形之下,金牌也会黯然失色。
这样的光荣,这样的动人,奥林匹克缺一不可。这,才是奥林匹克的真正魅力,才会让奥林匹克从古到今,令人如痴如醉……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5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被迫推迟的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今年的7月23日至8月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自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办至今,这项世界性体育盛会已走过了125年的历程。125年来,奥林匹克精神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传播,目前,参加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206个,几乎遍布全球。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纪录、奥运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为什么一项普通的体育赛事能在短短的百年间风靡世界,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一项普通的体育赛事又为什么能具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呢?我想除了人类具有展示自身体能和形象的潜在需要之外,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奥运会自举办以来始终坚持的公平和公开竞争机制。的确,人类渴望展示自身的完美,但是人类更需要公平,不管在什么时候也不管对什么样的人,公平永远是让世界心悦诚服美德。奥林匹克也正是由于体现了这一点因而有了无限蓬勃的生机。
一项体育赛事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当一个国家和民族充满了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的时候,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社会各项事业就会兴旺发达,而一旦当它失去了这一点的时候,这个国家和民族也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
人类需要公平,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更是离不开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国家和谐稳定之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所依,这是奥运会蓬勃发展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集中在发展、改革、制度、司法等方面,这也是我国当前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指明了方向。只要瞄准这些矛盾问题,进一步加快民主化、法制化进程,激发机构改革的正能量,相信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会不断得到改善,我们的改革事业也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