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经典电影观后感550字

关键词: 电影观后感,电影观后感550字,革命
树杰0 分享 时间:

先烈们的梦就是中国的繁荣富强!他们的要求就是我们的要求,即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信条。我们的历史就建立在这样的梦想和努力上。通过我们的梦想和努力,我们将重塑更高更远的希望:那就是中国的辉煌!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革命电影观后感1

《建党伟业》观后感作文,本片讲了许多动荡的历史故事,从中衬托出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蔡元培、胡适等一批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的人物,讲述他们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我把这部影片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讲的是孙文等人建立了国民党,推翻清朝政府,与袁世凯斗争的故事;后半部分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那便是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的会议,在会议上中国提出了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军队、以及“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之一,拒绝了中国的要求,竟然把德国在山东的地让给了日本,消息传到中国后,五四运动爆发了。

让我记得最深的便是学生游行,到了曹宅学生们痛打了章宗祥,并烧毁了曹宅,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抓走了32名学生……虽然五四运动失败了但是,布尔什维克的种子还是被李大钊、陈独秀带入了中国,终于在嘉兴南湖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

不管是五四运动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其主力都是青年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为正义、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关于革命电影观后感2

《集结号》是一部感人至深而又引人深思的战争题材着作,集结号观后感。在中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一支普通的连队以全连连长以下全部阵亡的代价换来了大部队转移的时间。战后经连长谷子地不懈地执着,九连阵亡将士们的在天之灵终得以告慰。

看到最后,热泪早已盈眶,我心潮澎湃。许多疑团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团长为什么要欺骗一支连队?他早已下命令不吹集结号,却通知九连将士以集结号为令,听到号声才能撤离阵地。依我所见,团长这样做首先是为了安抚将士们的情绪。让他们心中有期盼。时时刻刻都想着“只要听到集结号声,立即就可以撤出阵地。”放下包袱,轻松作战。其次,团长不忍心下达牺牲全连这样残忍的命令。让这个善意的谎言慰藉他羞愧的心灵。最终,九连将士们光荣地完成了任务——战至最后一人,也决不撤离阵地。

九连四十八名将士怎能仅凭他们的血肉之躯和落后的装备抵挡住国民党成千上万的精良部队三次疯狂的进攻?伏击战的优势是一方面,但我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便的军魂。九连将士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面对强敌,他们没有怯懦,没有恐惧。在他们坚毅的面庞上,我似乎看到战友的离去激发了他们更高的斗志。他们互相鼓舞,肩并着肩,视死如归,感动着每一个人。他们之中没有逃兵,即便是最胆怯战争的指导员也被将士们的大无畏精神所触动。毅然决然地加入惨烈的战斗之中。而有着精良装备的国民党军队面对这样顽强而凶悍的敌人也只得灰头土脸地逃跑。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失小我成大我;有时牺牲未必不是重获新生。九连将士们以他们严明的纪律性履行军人的职责。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九连将士们以他们的军魂——大无畏精神战胜一个又一个敌人。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我们要以严明的纪律性和勇敢大无畏的精神面对人生航行中的一次次风浪;勇攀生命征途里的一座座颠峰。

关于革命电影观后感3

清明放假了,爷爷给我讲了江姐的故事,并和我一起观看了《国旗在我心中永远》这部电影。

影片主要歌颂了江姐等无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江姐等革命先辈们在狱中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激动万分。江姐和难友们一起亲手绣起了一面国旗,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新中国无比的热爱和向往。他们不惧敌人的严刑拷打,英勇的同反对派做斗争,最后壮烈牺牲,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看完电影后我心情澎湃。像这样的英雄先烈何止千千万万!放牛娃王二小,机智勇敢,用生命同日寇周旋;党的好女儿刘胡兰不畏反动派的铡刀,英勇就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还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血肉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口……

正是这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革命先烈的精神感天动地,也激励着我们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伟大的祖国。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的更美好,让五星红旗更加鲜艳!”

关于革命电影观后感4

今天,我看了革命电影《侧刀上的英雄》,看了之后,我感触很深。

电影《侧刀上的英雄》讲的是英雄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家里穷的掉渣。刘胡兰很早就参加了共产党。1947年1月12日,盘踞在大象镇的敌人和地主武装,忽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封锁了所有的路口,严令不许任何人出村。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刘胡兰已无法离开村子。又由于被坏人出卖,所以刘胡兰被敌人给捕了。敌人根据叛徒的告密,已经知道刘胡兰是被捕中惟一的共产党员、区干部,也是年纪最小的一个,敌人严刑逼问刘胡兰,可是她守口如瓶,坚决不供出共产党。终于,敌人残忍的杀害了刘胡兰。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刘胡兰从容就义,壮烈牺牲。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大地,锋利的铡刀卷了刀刃,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看完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对啊,为了革命共产主义事业,刘胡兰烈士竟然牺牲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英雄气概多么的伟大啊!

1947年,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烈士,以她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英雄壮举铸就了光照千秋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关于革命电影观后感5

在公司团委的关怀组织下,我们部分青年团员观看了影片《辛亥革命》。影片讲述了广州起义到武昌起义胜利,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袁世凯取代的过程。

从影片而言,影片整体符合史实,但在秋瑾赴死、林觉民《与妻书》、黄兴与徐汉达等情节上过于煽情,这可能是商业电影的通病,由于电影篇幅限制,许多细节也被忽略,当然导演也有自己的想法,例如作为辛亥革命重要的战役——武昌起义在影片中微不足道,主要是因为导演张黎经过考证后,发现武昌起义胜利不过是件偶然的事件。这也说明历史常常是在种种偶然事件中被创造的。

尽管电影没有将辛亥革命诠释得完美,但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年期间观看此电影却能让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再次回顾辛亥革命,学习当时的革命精神,思考自己的人生。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其成功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思想上的影响,刘少奇认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这使得更多的有为青年加入革命的行列,为一个民主共和的梦想抛洒热血。但在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辛亥革命不是一次成功的革命。袁世凯作为原清朝的官员,其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当上大总统却是为再次恢复帝制,在其领导下的中华民国自然无法在临时纲领的指导下运作。孙中山1921年写信给俄罗斯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时也提到“现在我的朋友们都承认:我的辞职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他在遗嘱中也嘱咐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总结辛亥革命最终的失败,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者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与大清王朝一战,但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已经拥有政权的革命党人趋于保守,希望以和谈形式逼迫清帝退位,甚至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后,为了促使清帝尽快退位,在未征求他人意见的前提下,向公众提出了“谁让清帝退位,就将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这个观点,最终让袁世凯不费吹灰之力就窃取革命果实。二是武装力量不够,缺乏强有力的军队。辛亥革命虽然胜利了,但是很多省的真正权力还是掌握在拥有军队的地方军阀手中,南京国民政府并没有真正掌握军权,也就丧失了在政治上的主动地位。三是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其指导思想,发展方向都以资产阶级为主,没有从广大农民群众出发,无法为人民解决温饱等基本问题,难以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

9629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