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巨人观后感范文(2)
当看到孤儿苏菲被好心眼巨人带回家,两人成为朋友,我七岁的小友悄悄对我说,苏菲终于有爷爷了!晚上睡觉前,我七岁的小友问我,妈妈,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吃小孩的巨人吧?我回答他,没有,那是童话,妈妈帮你关上窗户,拉上窗帘,你就不用害怕。也许有一天,我的小友也会不再相信童话,但我希望她依然能相信童话里的真善美,依然能被最简单朴素的情感感动,就像现在的我一样。
圆梦巨人观后感范文4
当用“老少皆宜”这个标准来衡量这部动画,个人还是觉得有点过于童话,难以找到共鸣和思考的地方。当然会有人说这就是一部纯洁的至善至美的童话,只是从我这个“阴暗大人”的角度,我希望动画片也有能被成人欣赏的会心的趣味和反思。所以当索菲和好心的巨人建立友谊的过程,我会觉得有点冗长和无趣,外界的帮助--女王为首的统治者们轻而易举地信任也让我这个“阴暗的大人”生出一丝不耐烦的套路感。说到底,是这个年龄的我不再相信童话罢了。
电影还是拍得很精彩,赢得最多笑声的桥段还是巨人在宫殿里用餐的场景。巨人的大大咧咧和宫廷侍卫的一丝不苟形成巨大反差,非常好玩。虽然是部童话,但还是谈一下自己观影过程中的一些偏题万里的想法。巨人被设定成无父无母,“和大地一样老”,这么老的巨人依旧在追梦捉梦,以其给“人豆子”们一点被其他食肉巨人吃掉的补偿。当其他巨人为了找索菲来好心巨人家捣乱并打碎了他装梦的瓶子的时候,他痛苦无力地喊着“这是我的工作”,可以看出来,巨人不仅仅是为了愧疚,而是真心热爱这份“工作”,哪怕并没有人会知道,并没有人会感激。
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感人的事情。人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无法超越生死,生命这么有限,刚刚好能满足生存和温饱,而难以叩及生命存在的意义。巨人接近无限的生命,周而复始地抓梦、吹梦,他把这个看成是自己的工作与责任,使得这份热爱不再显得狂热与短暂,而是绵长与感人,这份热爱与他不老的寿命一同呼吸,难分彼此。
我们形色匆匆,人生诸事分个轻重缓急,若是理想分子,将梦想与爱好看作生命头等大事,那势必要舍弃很多,于是往往显得动荡与不安。而若生命无限呢?什么都不用赶,什么都可以慢慢来,可以花足够多的时间在自己的爱好上,那时爱好便不再成为爱好,而是已成为一种“存在”。存在即是意义。这个意义显得那么日常和平淡,平淡到说起来只是眼里的光彩而无需语言的赘述。所以当好心巨人看到梦之树时眼中的闪亮与温暖,会想到这也许是好心巨人的“生命之源。主题是友谊大家都有在写,写点边边角角的小零碎,各位吃瓜群众不要见笑。
圆梦巨人观后感范文5
这个星期,和舍友抽空去看了《圆梦巨人》,一部最近火热的儿童奇幻片。 电影里的小女孩是个孤儿,独自生活在孤儿院里,自然少不了凶狠的院长和诸多条例禁忌的约束。而哪个孩子的心里又没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呢?她渴望外面的世界,所以沉迷在书海当中。用自己小小的心灵触碰着世界的模样。于是一场意外让她遇到了好心眼的巨人,一个会吹出各种甜美梦境的巨人。一个好心眼儿巨人照亮了一个孤女的平凡生活。
然而巨人和孩子分属不同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无法让彼此互相了解,因为这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恐慌。更何况在巨人的世界里虽然有美妙的风景,却也有喜欢吃人的坏巨人。而和这些坏剧人比起来,好心眼的巨人又那么弱小。最终,勇敢的索菲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让好心眼巨人把一个坏巨人吃孩子的噩梦吹到了英国女王的梦境里,从而让女王出兵,惩治了巨人国的坏巨人。
这个故事是如此的简单直接,就像是一首简单的小儿歌,但是却在歌声中唱出了每一个孩纸内心中无比巨大的世界。在我们很多人看来,尤其是那些有孩子的家长看来,孩子和我们是属于不同世界的。他们有自己内心的想法,一言不合就会哭闹,完全不按套路和常理出牌。而在他们小小的脑袋里,似乎有着一个我们无从知晓的神奇世界,控制着她们的想法和念头。
他就是要向我们呈现出了孩子想象中世界的诸多美好和阴暗。曾几何时,同样年幼的我们心中似乎都住着一个巨人。就好像巨人国里的巨人们一样,而这个巨人就是爸爸妈妈或者大人们的化身,他们时而是好的,时而是坏的。有各种神奇的魔法和能力,有时候又特别暴躁残酷。
当我们看的时候,有时觉得电影里的世界很奇妙,有时觉得搞笑。当看到最后小女孩从床上醒来的时候,对现实世界又充满了希望,勇敢地去憧憬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