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高效的备考常识(2)
B项,由自驾游小车数为7辆,可知总人数为false人,则每辆车可坐false人,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
设共有false辆车(包括小王和小李),根据“每辆”坐5人和“恰有”一人坐不上车,可得总人数为false,即false人。根据“所有”人都坐车和每辆车人数“相同”,可知每辆车人数为false,即false,且为整数。所以false为7的倍数。因而,选择B。
行测言语备考技巧之反面论证
在突破言语模块中片段阅读这一题型时,我们会介绍很多方法帮助大家去抓文段的重点。主要包括微观方面的关联词和宏观方面的行文脉络。结合好这两大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帮助我们抓住文段的重点。但是为了让大家更加高效地去找重点,我们还介绍了第三种帮助我们找重点的方法——辅证,所谓的辅证即辅助轮证,主要包括举例论证、原因论证、援引观点、反面论证和背景铺垫。找重点的过程中大家如果学会处理这部分的内容,做起题来将会更加得心应手,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梳理反面论证的知识点。
认识反面论证
识别
当文中出现否则、不然、如果(倘若、假使)……,就(那么)……等标志词或词组即可理解为该部分的内容为反面论证。注:如果(倘若、假使)……,就(那么)……引导的内容为一种假设的情况时不为反面论证。例:如果今天下雨,我就不出门,该内容只是一种假设情况,不为反面论证。
作用
有正有反:反面论证之前一般是重点句,反面论证用于突出正面观点;
例: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如果你不好好学习,那么就考不上大学。
无正仅反:通过反面论证表达作者观点。
例:如果你不好好学习,那么就考不上大学
(三)应用
1.有正有反-------略读
有正有反即文段中有作者的观点,反面论证用于加强论证作者的观点,因此大家找到观点(重点),反面论证略读即可。
无正仅反-------反推
无正仅反即作者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反面论证来表达,因此大家反推即可得到作者的观点。
真题演练
【例】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必须攻克。然而,在这最后冲刺阶段,我们却不得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疫情风险,那些刚刚脱贫或者尚未脱贫的群众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如果不能处理好战“疫”与战“贫”的关系,就有可能让我们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出现波折和变数。
上述文字旨在说明:
A.战“疫”与战“贫”都应被重视
B.战“疫”与战“贫”绝非易事
C.战“疫”之后必须严防返贫
D.战“疫”胜利有利于脱贫攻坚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指出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却面临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接着指出面对疫情风险,很多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脆弱性。尾句通过反面表达引出文段的主旨句,强调要处理好战“疫”与战“贫”的关系。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文段主旨。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文段并没有强调二者“绝非易事”。C项和D项:均缺少话题“战‘贫’”,且“严防返贫”和“有利于脱贫攻坚”均表述错误。
我国的基本国策知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存在着人口基数大且人口素质较低等问题,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为解决此问题,我国便于推出了计划生育政策。该政策主要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但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我们老龄化趋势的日趋严重,急需劳动力人口投身现代化生产建设,对生育政策作出了部分修改,即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得到缓解后,如何解决现有人口的就业问题又出现在了考卷上。我国政府给出的答案便是对外开放,即引进来和走出去,放宽对外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保护政策,积极主动地加大对外交往,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发展开放型经济。于是越来越的外国企业开始在我国投资设厂,我国本土的出口导向型企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就业问题得到缓解。
就业问题的解决得益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但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仅仅掌握加工制作业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向核心的科学技术进军,而人才便是掌握核心技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此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双减政策落地、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都是在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做准备;
在人才的助力下,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环境等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受到了破坏。国家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