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考场作答布局(2)
例3某地的A、B两个学校今年共录取考生150名,而报考两校的人数比两个学校录取人数之和的15倍还多214人,与上一年相比报考两校人数增加12%,报考A校的增加6%,报考B校的增加17%,问今年报考A校的有多少人?
A.1000 B.1060 C.1200 D.1404
参考答案:B。猜题依据:根据题干报考A校的增加6%,求今年报考A校人数,可能会有去年报考A校人数作为错误选项,选项中A和B两个选项的数值存在(1+6%)倍的关系,而且求今年要猜两者中较大的选项B。
3.数量关系极值类问题,求最大猜次大,求最小猜次小。例如:
例4从一个装有水的水池中向外排水,规定每周二、周四、周六每天排除剩余水量的,其余日期每天排出剩余水量的。如此连续操作6天后,水池中尚余相当于总量的水。那么最开始时水池中的水量最多相当于总容量的:
参考答案:A。猜题依据:求最大值猜次大值,四个选项中数值第二大的是A选项。
国考行测作答中的知己知彼
首先,要知己:制定相应的归类作答顺序,掌握做题的精准度和速度,简单说就是在合理规划下以最快速度做对最多的题。
例如,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资料分析(除文字材料题)-图形推理-涂卡-文字材料题
其次,要知彼:熟练掌握每一部分解题方法。
知己。根据考生个人的优势和作答习惯规划作答顺序,而精准度和速度是考试中的两大法宝。行测各个部分的难易程度不同,考生的掌握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考生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不犹豫、不纠结、善取舍,会的做到一定对,不会的争取对,在自己特别擅长的部分可以优先做,树立信心。总之就是能拿到得分一定要得到,千万不要因作答顺序规划不合理而失分。
知彼。行测每一部分的题都有着各自的解题技巧,而考生在作答的过程要做到善知、善用:如常识判断部分侧重于常识性的积累,无须过多思考,会和不会都是一瞬间就能知道的,不会因思考久了而产生改变,所以建议考生可以把该部分放到未正式作答前检查试卷部分审题,开始作答时便勾画答案;言语理解部分往往篇幅较长、有效信息隐藏较深,审题时要重点圈画题干关键词、标点符号等,着重分析提示部分所提示信息;数量关系是考生头疼的重点问题,大多数考生选择放弃该部分,但其实该部分作答时考生要重点掌握主考题型,例如行程问题、容斥问题等,并结合代入法等方法解答;图形推理部分则要从整体图形把握解题方法,结合图形特点作答;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这三部分考生要做的也是重点圈画出关键词、句,往往对作答有极大帮助;资料分析部分信息量极多,干扰信息也极多,所以在作答时考生可以先看题,再找数,做题时先易后难、不用算的优先做、易估算的其次做、特别难的最后做,掌握常用方法结合选项作答,提高准确率。
勤加练习。考生在为自己制定好合理的作答顺序后,日常备考中还要将重心放在作答时应试技巧上,平时多按制定的作答顺序练习,考试前做到知己知彼、考试时做到临阵不乱、考后方能蟾宫折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