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答题顺序门道多

关键词: ​国考行测答题顺序门道多,国考,行测
美婷0 分享 时间: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相信大家都有一个感觉就是两个小时的时间要想把题目都做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国考行测答题顺序门道多,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国考行测答题顺序门道多

一、答题顺序规划前提

(一)自身定位

具体看最佳的答题顺序前,大家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了解清楚自己是不是一进考场就能立马进入答题状态的人,还是说需要一定的时间熟悉考场环境,同时,了解清楚自身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能维持多久,此外,还包括自身对这五部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所以,在最终确定答题顺序时,可以结合这几个角度综合考量。

(二)五大部分考题特点

公务员考试当中的行测科目,共考查五大专项,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和数量关系,每一个专项的里面都会有各种题型和各种相关的知识点,所以需要大家掌握的基础知识非常的庞杂。我们来看看这五部分分别有什么特点。

1.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考查20题,其中主要考查政治学、经济学、文学、地理学、法律学、生物学……考查范围非常广,内容涵盖各个专业,所以这部分在短时间内不太好快速提升。而在考试中,这部分的解题原则也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迅速确定答案,不需要过多的脑力,20个题需要尽量在15分钟内完成。这部分可结合自身特点放在合适的位置,举例来说,如果自己进入考场需要时间适应,就把这部分放在刚开始做,利用常识题进入状态;如果自己做一些言语或判断的题目后,大脑比较疲惫,此时可以利用常识题目或者涂卡的方式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2.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阅读量十分大,其次题目主观性很强,做题过程中许多同学会不自觉代入主观想法,导致选择选项十分纠结,所以如果把这部分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一方面会使用过多时间,另一方面如果做题的过程不够顺畅,会非常影响情绪,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后半场的答题状态。所以,这部分建议大家可以适当放在靠后的位置,例如:可以在中间涂完卡以后开始做,此时,大脑经历了适当的休息,并且也有充裕的时间,比较适合作答言语。但是,如果言语部分是强项,可以直接放在第一个作答,有助于增强答题信心。

3.判断推理、数量关系结合自身

对于不同考生,擅长的方面是不同的,就好像文科生大多擅长判断推理,而理科生大多擅长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所以这两部分就结合自身,擅长哪部分,就优先做哪部分。但是,因为数量关系的难度相对是比较大的,所以一般建议先做判断推理,最后做数量关系。对于不太擅长数量关系的考生来说,不要完全放弃一个题都不做,还是要留下一点时间挑选部分题目作答。

4.资料分析优先做

资料分析考查20个题,分值算是相对比较大的,这部分不适合放在最后,更不能放弃完全不做。因为资料分析是短期内可以快速提升的题目,可控性比较强,如果把其放最后,会因为时间问题影响正确率,因此资料分析必须靠前做。

二、建议作答顺序按照上述对各部分题目特点的分析,建议大家可以以如下顺序作答: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然后可以开始涂答题卡,适当休息大脑调整状态,之后再开始作答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这两部分。

以上建议的作答顺序不是绝对,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适当调整。

国考行测巧解三段论之前提型

(一)三段论的本质是传递,有四种标准形式。

(1)前提:所有A是B,所有B是C 结论:所有A是C。

(2)前提:所有A是B,所有B非C 结论:所有A非C。

(3)前提:有些A是B,所有B是C 结论:有些A是C。

(4)前提:有些A是B,所有B非C 结论:有些A非C。

(二)从考题上来说,三段论考察前提型和结论型,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前提型。

首先我们要会判断前提型的题目:题干会给出一部分前提,同时给出结论,问我们需要补充的前提是什么。了解题型接下来就是破题,常用的是两种方式,特征法和主谓拆分法。我们先了解三段论的标准形式所呈现的三个特征。

(1)三个概念,每个概念出现两次;

(2)前提和结论中的否定词数量奇偶性相同;

(3)前提中至少出现一个所有;

我们以一道例题来看一下具体如何应用:

【例1】在本届运动会上,所有参加自由泳比赛的运动员都参加了蛙泳比赛。哪项陈述如果为真,可以推出“有些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没有参加自由泳比赛”?

A.所有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也参加了蛙泳比赛

B.有些参加蛙泳比赛的运动员参加了蝶泳比赛

C.有些没有参加蛙泳比赛的运动员参加了蝶泳比赛

D.有些没有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也没有参加蛙泳比赛

【解析】C。题干中三个概念“自由泳比赛”、“蛙泳比赛”、“蝶泳比赛”,其中“自由泳比赛”已经出现两次,所以还差“蛙泳比赛”和“蝶泳比赛”,选项不能排除;题干中结论出现了1次“否定词”,为奇数次,而前提没有否定词,为偶数次,所以前提也需要补充奇数个“否定词”,据此排除A、B、D,答案为C。

252654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