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建议书(2)
随着整个社会对文化遗产、文物考古的热情空前高涨。近期,重庆市文广局举行“文化遗产宣传月”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升市民对这一领域的知识,同时也提高大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而更好的有效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文化遗产。
重庆市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乃巴渝文化的发祥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300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然而岁月风雨的侵蚀,战乱的破坏,人为的毁坏,流传至今只留下寥寥几处文化遗产无奈地诉说着历史,见证着重庆的变迁。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梁一柱,一碑一刻,一砖一石,无不凝聚着先人的智慧,留存着沉淀了千百年的历史文明,价值不可估量。然而由于众多的历史的的原因,重庆的文物多散落民间或埋于地下,难于统计,更谈不上保护管理,再加上群众法律观念淡薄,意识不到保护文物的意义和责任,以及文物贩子的介入,导致文物盗卖、毁坏现象时有发生,让人心痛。
在这种情况下,重庆市考古研究所深深地感觉到保护文物对于发掘千年古城的意义和责任,深深地意识到只有保护好文物,才能丰厚重庆文化的底蕴,才能留住重庆文化的根基,千年古城才不枉为口谈。现有一群爱好者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建立起了一个爱好者qq群(群号:52776951),借由民间的发现和保护来推动重庆整体的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的有二,其一,印发倡议书,全民发动,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提供文物线索,积极参与到文遗的保护中来。其二,收集保护。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明确文物属于国家所有,非法买卖必将严惩。由专家教会群众如何保护好手上现有的文物。
留住文物,就是留住重庆文化的血脉,就是对先人和历史的尊重,就是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对话和沟通的桥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物不会再是被遗弃一域的孤客,它会成为推动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它会像一位睿智的老人,引领着我们向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前进。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篇5
各位地球公民:
在生活中,垃圾随处可见。还有还有自然资源,我们的浪费导致它一点点流失。
人们不爱护环境,大街小巷的垃圾随处可见。许多餐厅大量使用一次性产品,这只图一时方便。对环境一点利益都没有,反而有害处。许多人洗手后不关水龙头,用灯后不关灯,许多同学写作业,这一页没写好就撕下来扔掉。这些,对我们的家园—地球,带来的是更多的害处。所以我建议:
一、走在大街上,不要把垃圾扔在地上,把垃圾送回它的家—垃圾桶,这个举手之劳,我们人人都能做得到。
二、一次性产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等,它们对环境污染大,浪费资源,还不卫生。我们要尽量少用。
三、我们要节约用水,用洗了衣服的水冲厕所,洗了菜的水洗手,用完水后切记关紧水龙头。让水资源为我们再做贡献。
四、节约用电,家里的电器,如电脑、洗衣机等,不用就拔掉插头,家里没人了,也要记住关灯。
五、节约纸张,在写字前。要想好再写,这样可以减少写错,浪费纸张。尽量少用纸,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作为地球人,我们应该节约资源,不随处乱扔垃圾。保护起我们的家园!
廖名静
__年11月27日
重庆市荣昌县桂花园小学六年级:廖名静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篇6
环保局的各位领导:
以下是我为这个美丽的城市所提出来的建议,供你们参考!
第一,我们要做到讲究卫生,因为那样才能够保护环境!当然就是不能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
第二,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那样万物才能共同生存在一个美好的家园。我们不但自己要做到,而且还得以自己的力量来提倡身边的人不猎杀、不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现在我们部分地方已经做起了这个活动项目:“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我们不能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而是要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第三,我们一定要做到最重要的一个: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千万不能浪费我们的水资源!
以上就是我为这个美丽的城市所提出来的建议,希望环保局的领导能参考参考我的建议。 希望我们的城市能越来越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