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现象的建议书(2)
6、养宠物的市民请不要让狗狗随地大小便,既污染环境,又污染风景!
7、。从我们身边做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自觉做到不随便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8、我们要爱护树木花草,不要随便砍伐,践踏绿色树木和草地,种一棵树就开辟了一片新蓝天!
9、一只小小的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它大约0。4克。可是我们每天只消费一个,就会产生4吨的塑料袋垃圾,所以请不要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10、每个人都有享受一次性筷子的权利。或许你不曾想过,哪怕我们每一个人这辈子只用过一次,我国也得砍掉15万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我国每年因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林料就达200万立方米。这足以让长江泛滥洪水。你能说,环境问题与白色垃圾无关吗?所以避免白色污染!
以上是我提出的建议,也许不够成熟,但还是希望你们考虑考虑。也许我的写的这些只是一个微薄的力量,但是如果你们认真对待,每个人都出一份这样的微薄之力,那么,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
建议人:
20__年__月__日
不良现象的建议书篇5
尊敬的校领导:
你们好!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已有三年之久了.早晨,伴随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我来到学校;晚上,踏着夕阳的余辉,我与美丽的校园挥手告别.每天9个小时的校园生活使我和这个充满活力的校园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我们的校园好似一座美丽的大花园,那里有百花盛开的后花园,有令人敢的舒服的篮球场有郁郁葱葱的树木.但是,在这充满诗情画意和现代化气息的校园里,我们不难发现,它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校园的后花园,是同学们的乐园,更是一个低年级同学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次,路经此地的我偶然发现,有个同学竟然将食品包装袋随手丢入了清澈的湖水中,水面上橡皮筋、网状物、食品袋等更是随处可见.此情此景,不由使我想起了《海洋·死亡》这本书上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鲜血染红的天空,成群成片的各种鱼的尸体铺满水面……想到这一切,一阵心痛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我决定过去给他们补上一回环保课,可未等我开口,自知理亏的小同学们就一哄而散了.
学校食堂里的饭菜十分可口,在营养搭配上也很合理.但是,每当经过食堂内存放剩菜剩饭的地点时,我却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仅是存放小学部剩饭的饭桶里就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我已不止一次听到食堂工作人员的抱怨声了:“现在的孩子一点也不注意节约,饭菜都不吃完,太浪费了!”想一想,的确如此,我们能吃到如此美味的食品本来就需要很多人的劳动,可是却不懂得珍惜,的确很可悲.
学校走廊上、操场里、小径旁、花园中,我们常常都能见到揉成一团的纸团.有些纸上甚至没有写过一个字,却被人丢弃,被无数只脚无情地践踏.一个完好的本子,被人撕裂后,塞满了排水道.这些都是一些不懂得节约的同学的杰作,他们写错字以后不用钢笔擦擦掉重写,而是很干脆地撕下整页纸,这样反复几次后,一个完好的本子自然就所剩无几了,怎么办?丢掉!自然就形成了刚才的景象. 为了能让生活在校园里的人跟我们这座美丽的校园一样美丽,我自愿向学校提出以下建议:
1、在学校开展“节约资源,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向在校学生宣传节约粮食,保护环境的知识.
2、在校园内加强环保管理.对爱护环境、不乱丢乱扔废弃物的班级进行适当的奖励.对不良行为作出合理批评.
3、经常举办环保活动.收集学校的白色污染物,集中起来,换取相应的物质奖励.这样既可以达到清洁学校卫生的目的,又可以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可谓事半功倍.
4、针对吃饭浪费的现象,不可操之过急.可以采用间接的方法,先通知各班的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向班级同学宣传,这样效果可能会更明显.
5、在学校通过广播、杂志、贴画等形式来进行无形宣传.在视觉、听觉的强大攻势下,自然会让每个同学都能认识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是可耻的,从而--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列中.
希望校领导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看一看我作为一个小学生呈上的这份建议书.我衷心的希望我的这一纸建议能为学校未来的宏伟蓝图增添一抹色彩.
祝福学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不良现象的建议书篇6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国民的素质,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取决于我们每位同学。走进校门,代表班级;走出校门,代表学校。甚至代表着未来祖国的形象,道德和文明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词语,它体现在我们点滴的具体言行,在此,我们向每一个学生发出倡议:
一、语言文明、规范,不说脏话、粗话,不谈论不健康的话题。
二、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扔纸屑废物,自觉维护教室和宿舍卫生。
三、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互相帮助。不打架,不漫骂老师和同学。
四、勤奋好学,上课不开小差,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五、不吸烟、不喝酒,不看不健康的书籍。
六.人人争做好人好事,敢于制止与检举不文明的行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坚决摒弃身上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学生;做一个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学生;做一个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
倡议人:_X
时间:__年_月_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