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灯盏观后感,岁朝清供 书香迎春
推荐文章
迎春灯盏观后感目录
。
迎春灯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节日习俗,也是一种美丽的景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点燃各种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灯笼,将其挂在街道、广场和家门口,为春节增添了热闹喜庆的气氛。
。
从人们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迎春灯盏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景观,尤其是在夜晚,灯笼的灯光照亮了周围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同时,这些灯笼的形状各异,有的是花鸟虫鱼,有的是神话传说,有的是人物故事,令人目不暇接,让人赞叹不已。
。
除了美丽的景观,迎春灯盏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着春节的喜庆和团聚,更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灯笼的图案和形状,往往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如传统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等。这些灯笼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
总之,迎春灯盏是一种美丽的景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更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息和文化底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2011年西安城墙灯展观后感
今天,我在家里写完做业后我舅母说我们去看灯盏会。
我说好。
我们到了西安城墙小南门,这时夜幕已经拉开了,城墙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彩灯,真是灯的世界,人的 海洋,小南门人山人海,花灯五颜六色。
正是“火树银花闹全城,万头攒动赏花灯。
莫怪人称第一景,亿兆星斗灿龙宫。
”在人群拥挤下,我们顾不得细看,跟着人群向前走,首先映入的是一个大连花,四周还有牡丹花灯。
我还没有看够,就上了城墙被人群卷到了一盏狮鱼灯前,只见它是长方体的底座,前面有一条大狮鱼,鳞片闪闪发光,狮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尾巴一摇一摆的,好像正在为游人拜年。
真是:“鱼跃碧波锦绣春,闻鸡起舞合家欢。
”继续向前走, 我们看见了有玛雅的图腾,还有猫和老鼠,小老鼠生动有趣。
还有青花瓷的彩灯,有蓝色的、绿色的、金色的。
有心心相印得灯。
胡夫金字塔的灯,金字塔前有一个狮身人面像还有法老王。
还有脸谱灯。
还有皮影的灯。
看完灯,我又被神奇的孔明灯吸引住了。
孔明灯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支架,上面套着一个用纸做的灯罩,灯罩上画着美丽的画,支架的底部装着一块燃料。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放飞孔明灯吗?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看,点火以后,那灯罩就像气球一样呗“吹”大了,渐渐地,孔明灯就飘了起来。
它越飘越高,越来越小。
最后天空中只有一个个小小的亮点,就像一颗颗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岁朝清供 书香迎春
以“诗礼之家,书香传世”为企业愿景的书香酒店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自2003年8月第一家酒店开业以来,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书香集团以苏州为根据地,不断拓展,至今已在 江、浙、京、沪、鲁、黔、桂、滇、琼、湘、蒙、鄂、皖13省22市发展了60余家书香文化主题酒店。
旗下拥有“书香府邸酒店”、“书香世家酒店”、“书香门第酒店”、“书香心泊酒店”等多个多元化关联品牌。
以“五香四美”为企业文化的书香酒店集团,吸引了一众对“花香、熏香、茶香、书香、食香”等感兴趣的旅客,更有一众对清供花艺烹茶焚香等有独到简介的书香人,为践行书香雅生活而努力着。
所谓岁朝清供,其实是文人骚客在“故弄玄虚”。
何谓“岁朝”,就是一年的开头,即现在的春节。
古代将新年的第一天称作“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何谓“清供”,就是一种以插花艺术为主体的环境艺术。
插花艺术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六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南史》中说:“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花不萎。
”雅室清供,会因时令不同而不同。
而岁朝清供,供奉的自然是冬末春初的花卉,再配以最能表现此时节令的物件,参差列于案头,营造出一种辞旧迎新的祥和欢快气氛。
岁朝清供的植物,除梅之外,还有菊、竹、松、柏、水仙、山茶等,它们都是凌霜傲雪的斗士;所用器皿,除瓶之外,还有盆、尊、盘等;所配物件更是繁多,文房四宝、灯盏烛台、菜蔬果品、书画玩具等,只要能体现节日的气氛、表现主人的意趣和心迹均可。
瓶花以单枝为妙,双枝则俗。
而且插枝不宜过多,多则乱矣,韵致全无。
按照明末画家文震亨的说法,“花宜瘦巧,不宜繁杂。
若插一枝,须择枝柯奇古;二枝须高下合插。
亦只可一二种,过多便如酒肆。
”其阐述可谓细矣,这与袁中郎《瓶史》的观点、李渔《一家言》的见解,以及沈三白《浮生六记》的论述,如出一辙,都是要求插花活泼自然,有生机、有韵味,高低有层、疏密有致。
“水仙秋菊并出姿,插向瓷瓶三两枝”,看样子,明末清初诗人钱牧斋也是爱好插花之人,他的诗不但阐明了插花的巧配,更说明了插花的枝数,这也应了过密过繁则俗的说法。
插花当然要根据个人的爱好随意调配,只要做到巧、活、俏相融,色、形、趣相配,给人以美感,给人以享受,就是浑然天成了。
材料选取更是随意,按清代文学家沈三白的话说,枝枝叶叶都可以入诗入画,只要带给我们美感就行。
“枫叶竹枝,乱草荆棘,均可入选。
或绿竹一竿,配以枸杞数粒,几茎细草,伴以荆棘两枝,苟位置得宜,另有世外之趣。
”
所谓的“位置”,即放置的地方,也就是瓶花与环境的组合。
高瓶大枝放客厅,才能大快人意;淡花小瓶置书斋,才能养心悦目。
插花与写诗一样,功夫在插花之外,有时候,一瓶插花表现得不仅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主人素来的艺术修养和内涵气质。
作家周瘦鹃在他的《岁朝清供》中说,抗日战争时,他避居皖南一山村中,逢春节,“找到了一只长方形的紫砂浅盆,向邻家借了一株绿萼梅,再向山中掘得稚松小竹各一,合栽一盆,结成了岁寒三友。
”画家吴昌硕在《携梅小姐索画于沪》中,画一高颈瓷瓶中插一枝老梅,瓶旁置一盆灵芝,再配一棵白菜和两只萝卜,“平安吉庆长寿”之意跃然纸上。
“寒家岁末无多事,插枝梅花便过年”,这是郑板桥的诗句,看似无所求,实则祈高雅。
我虽没有郑板桥的雅趣,但平日总喜欢插上三两枝瓶花,给室内带来一丝生机。
春节就更不用说了,在这色彩比较单调的季节,插花能给人带来暖意,带来温馨,带来喜气。
春节我插的最多的是腊梅和南天竹,红色的果子配上黄色的花朵,真是美不胜收。
常言道:兰令人幽,莲令人淡,菊令人野,梅令人高。
而腊梅或者其他梅花伴上南天竹,不正是冬季的象征吗?春节插上此花,别有一番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