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琴师观后感,看完《海上钢琴师》有什么感想?
推荐文章
海上琴师观后感目录
《海上琴师》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美妙之处。
。
首先,我非常喜欢电影中的音乐。电影中的琴声非常动人,它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这种音乐不仅仅是美妙的,还有一种深刻的内涵,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我也很喜欢电影中的画面,它们非常美丽,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
另外,电影也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电影中的主人公们都非常珍视他们的传统文化,他们尊重琴艺,尊重师傅,尊重自己的身份和责任。这种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逐渐被遗忘或淡化了,但是它们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视,它们是我们文化的精髓和根基。
。
总的来说,《海上琴师》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它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音乐。我相信这部电影会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的文化,也会让更多人意识到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
”
“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而是因为所不见。
你明不明白?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
”
“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
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
但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你可以奏出无限的音乐。
”
“我喜欢那样,我活得惯。
”
……
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烧炉工在男主角8岁的时候在意外中死亡。
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
他永远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最终与船葬于海底。
他用音乐来表达他看到的人和事,极尽其力,鲜明又生动。
也用音乐来填充自己,挥洒生命,可以放纵,像把所有的音符挤在最狭窄的指尖一泻而下的畅快,也可以享受,抒情般慢慢流逝,在最适合的时间压下那一指黑键,听旋律的优雅和轻盈。
一流的钢琴家带着鄙视和嘲笑来到了船上的宴会,三曲终,他用皎洁潇洒的笑和一根琴弦点燃的烟,把钢琴家的高高在上烧得一干二净,把听者的情绪烧得澎湃激昂,把世界的不平都抚平驱除,什么等级,什么高贵,不过如此,不堪一击。
自讨没趣的人,总缺少一份内心的安宁。
我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
我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微尘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旋律与琴音。
黑白交错的琴键弹奏出一曲又一曲清脆悦耳、沁人心脾的旋律,也弹奏出一段又一段不同人生际遇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他奏响的是自由理想主义轻灵完美的挽歌。
(我们学校的文学社让写的这篇观后感 刚写的哈哈)
看完《海上钢琴师》有什么感想?

我一直在想
他所说的那种尽头是什么意思
在有限的已知的世界中 我们可以去创造
可是 如果这个世界是没有尽头的
也许说城市 有点小
城市没有尽头有点矫情
什么样的生活应该是我们寻找的
是不是就是把握住我们所能见到的 所拥有的
那些没有尽头的东西也许带给我们好奇
但幸福也许并不在其中
说到幸福
想到了那个不怎么好看的小姑娘
他想去亲她,可这个就是那么擦肩而过了
我总是期待着至少再次的重逢,至少他做出些东西去争取。
姑且理解他想登上陆地是为那个女孩子。
可是放弃的时候有没有心头一紧
总觉得 海的声音这次挺唯美
了导演似乎就是给我们一个概念
说这个词汇很绚丽。
可是至少我没有感受到,也没有从人物中读出这一点浪漫。
总觉得 这是部掌握不到内核的东西。
还是比我最喜欢的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逊色一些哦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00~800)

爱上钢琴,等于爱上死亡。
《海上钢琴师》一部与钢琴有关的电影是如此狠狠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用生命去爱琴声,用死亡去践前世之约。
1900死了。
因为他只爱钢琴。
他只为钢琴而生。
自从他从底舱走上来,自从他发现了那架他的生命之琴。
他做为单个人的命运便就此结束。
他拒绝录音:我与我的琴声不能分开。
知道吗?那时他就已经放弃了生的需求。
何需MAX再在临炸船前苦苦劝说?
他没有国籍、没有保险、没有身分。
在人世间没有什么能证明他的存在。
可却无人不知他的名字。
于是他注定不属于现实、不属于人间。
对1900而言,世人向往的生活对他而言太过遥远,无法理解,也因此根本不具备诱惑力。
于是,你便不能简单地骂他懦弱,不敢追求自己的爱情。
于是,你更不能笑他不敢面对现实,笑他不敢下船去追求新的生活。
该被取笑的,却是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海,果真会更美吗?他曾停在舷梯中间,往前一步是人生、退后一步是黄昏。
可是他犹豫了,最后终于退后一步。
自始自终,他并没有回过头来看一次海。
他不想生活在另一端。
88个钢琴键,从船头到船尾,从船舱到船底。
他能紧紧抓住的,只有这些。
可是: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
我也看不到。
曾经在城市中迷茫过的人,就不应该取笑他的胆小。
固守心灵的那一隅,有什么不对? Max描绘的生活。
乐队、风光、名声。
于是,钢琴在陆地上只是个挣钱的道具。
我与我的琴声不能分开。
一个嗜琴如命的人,如何忍心仅仅用钢琴去谋生?可笑,这实在太可笑。
于是,他坚持的死亡又有何不可?Max,你不必用泪流满面。
用坟墓那端的眼睛来看,死亡对于1900是一种不可言状的美丽。
只是他还是有留恋吧。
新奥尔良,清晨的时候会突然来一场大雾。
在雾里没有人能看到教堂的尖顶。
雾里有那双清澈的蓝眼睛、散乱的淡黄卷发、厚厚的嘴唇、忧郁的神情。
还有那轻不可闻的淡淡一吻。
爱过,就够了。
爱情,在他生命中,再也比不上钢琴。
于是走吧,走到上帝那儿去。
上帝的耳朵也需要琴声。
而且上帝的房子永远不会被炸没。
虽然在天堂里他也许会有两只右臂。
除了没办法画十字,不过只要能弹钢琴,就无可抱怨了。
本不是属于人间的精灵。
正如青埂峰的那块石头。
来人世走了一遭,却只在角落里掀起一角窗帘。
终于明白这世界并不是他的,决意走了。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对这个世界,我们也不太满意。
可我们回不去。
1900回去了。
他爱钢琴,于是他爱死亡。
从来没有一部片子能带给我这样的感伤,我想把文字写的伤感,细腻一些,奈何我生硬的文笔无法达到。
这部影片的原声音乐应该是最有价值,因为每一段流水般的音乐都记录着他一生中的故事,精彩却不矫情,平淡却又不失回味,而他的故事就像是这部片子的直译名《1900的传奇》一样,这是一个奇迹,是一个海上传奇,伤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