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基地观后感,给我一篇看完航天展的观后感《感动中华》
推荐文章
卫星基地观后感目录
。
卫星基地是一个科技感十足的地方,它展示了人类在太空探索和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在基地内,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卫星和太空探测器,它们的设计和结构非常复杂,我知道这需要团队的密切协作和高超的技术才能完成。
。
除了卫星和探测器,基地内还有各种仪器和设备,它们的作用是收集和发送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科学研究和天气预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天线和卫星接收器,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技术也非常高深。
。
在卫星基地,我还了解到了太空环境的极端性质,比如高辐射、极低温度和真空等。科学家们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在设计和制造卫星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卫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总的来说,卫星基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展示了人类在太空探索和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和无限潜力,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太空科学和技术。"。
大型航天科普体验活动观后感300字

游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有感
一日,天气明朗、阳光明媚,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开始向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进发。
一路上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同学们讨论着一些关于这个地方的话题。
来到这里,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像雪一样白的火箭叫神舟7号,大约20米高,2米宽,雄伟壮丽。
这是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接着我们来到火箭发射现场,小火箭虽然只有一米不到,但是听讲解员说,它由电发动的。
但是它的构造就和真正的火箭一模一样,那得多精致呀!马上要点火了,我很兴奋,突然我紧张起来,想:要是它掉下来怎么办呀?它这么小,成功率或许很低。
还有10秒、5秒、3秒,我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儿,“点火”小火箭直耸云霄,“成功了”。
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硫磺的味道。
这太不可思议了,一个不到1米的小火箭,竟能飞到50多米。
降落伞打开了,它徐徐下降。
越来越低,直到脱离了我的视线。
在我没回过神来的时候,老师已经让我们集合了,我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个地方。
接下来,我们要挖白薯。
一说开始。
我们像水一样涌了过去。
要到最后的时候,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我还一无所获,突然我被一个东西拌了一下,我一看是一个白薯根,我使劲挖,终于它的上方露出来了,我使出全身力气,把它拽了出来,它头很大却有一个特别小的把儿,好像积形,我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锻炼了身体,还让我增长了知识,让我无法忘记这件事。
给我一篇看完航天展的观后感《感动中华》

给你材料
神舟一号:横空出世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
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
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人员仅用7年的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即研制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建造了载人太空飞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
“我们的飞船比美、苏的晚40年才发射,但飞船技术水平要和他们现在的相当,要体现技术进步,不能照抄,要迎头赶上。
”王永志说。
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
神舟二号:全新亮相
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
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
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随着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离上天的日子更近了。
”
神舟三号、四号:百折不挠
神舟三号飞船在产品进场的第4天,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
决策者们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
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
试验结果表明: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28℃,比发射《大纲》规定的最低发射温度-20℃足足低了8℃!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就是由于一个O形橡胶密封圈因低温变形失效而导致的!
经过充分的试验数据论证和气象会商,专家们优选了一个较好的窗口,并调整了发射程序。
低温严寒下,参试人员用149件保暖物品,严严实实地将火箭关键部位包裹起来,同时不断地吹送热风,直到临近发射前15分钟,才把这些保暖物品撤下来。
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预示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
神舟五号:神州圆梦
历史将铭记那一刻: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
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
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不过,在神舟五号飞船进场前进行最后一轮地面试验时却发现,返回舱坐椅缓冲机构不能完全满足缓冲发动机的备份的要求。
……70天以后,科技人员攻克了这一按正常速度需半年才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做出的重大贡献。
” 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说。
.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
“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 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北京航天科普基地的感受

有人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人说,友谊的伟大胜过一切,而在今天,我们踏上了 小学生活中最后一次春游。
8:10我们终于踏上了这段不一样似乎又充满奥秘的旅程,我们一路上欢声笑语,都恨不得直接飞到春游地点,在一段车程过后,我们到了,一下车,我就被这个高科技园吸引住了,“这里好大啊”,有人不经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今天我们春游的内容是先资质豆浆,然后做饼干,最后参观兰花。
自制豆浆这项活动开始了,我们小组最先“发炮" ,大家挽起袖子,都准备好好露一手,“豆浆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不就是把黄豆成浆嘛,小意思!我说着,可实际并非如此容易,你不但要在适当的时间里浇水,而且要将磨盘转的均匀,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不但考验团队精神,还磨练了我们的默契程度,40分钟后我们喝上了那杯自己亲手制作的豆浆,啊!那味道简直是太好了,如果用一个单词来形容就是:delicious,如果用句子来表示就是;this is world't most delicious things .喝完豆浆,我们来到了饼干小屋,那里面,你可以任意发挥你的想象,这可让我为难了,做动物?做同学?做老师?对了!阿联嘛,我灵机一动,哈哈!做了一个易建联肉饼。
最后每个同学都捧着一个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
大约1:30我们到了春游的最后一个地点——兰花种植基地,兰花全名为蝴蝶兰花,因花瓣像蝴蝶而得名,又被誉为是“洋兰皇后”,我们先来到了培育间,我看见一群阿姨们在精心培育小兰花,就算有人来参观,她们也一样认真,这让我有点惭愧,我平常学习,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分神了,看来还得好好学习。
好了,参观完培育间我们又参观了养殖的兰花,好美啊,我立刻用相机喀喀喀用相机拍了几张。
看完兰花,我们也该走了,同学们有太多不愿意,毕竟这是小学最后一次春游,我们渴望时间倒流,但时间总是无情的,残酷的,诶!没办法,我们只好回去了。
写到结尾,我真是好难过,现在同学们在互写同学录,其实不止我,所有的人都不好受。
我还记得很多有趣的往事,我们小学生活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几个月了,以前我们说:“毕业遥遥无期”。
如今却要:“各奔东西”虽然我们即将分开,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次春游,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的含义。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今天真是快乐地一天啊!(欢迎大家发表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