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遗址观后感,九年过去了,现在的汶川地震灾区是什么样子

关键词: 北川,遗址,观后感
admin1 分享 时间:

北川遗址观后感目录

以参观老北川5.12大地震为内容,写一篇6年级的作文

九年过去了,现在的汶川地震灾区是什么样子

参观地震遗址观后感日记

北川遗址是中国境内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也是现今中国考古学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我通过网络和媒体了解了北川遗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此感到非常震撼和敬佩。

北川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不仅揭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也为人类了解人类文化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这个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们的生产、生活、信仰、艺术等各个方面的痕迹,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线索。而且,北川遗址的规模和保存状态也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

除了文化价值,北川遗址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教育意义。它是培养和传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也是推动中国考古学和人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地。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了解和保护好这个遗址,不仅是尊重历史和文化,也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

总之,北川遗址是一处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演变的重要见证。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保护文化、珍惜遗产,让北川遗址永远为人类所记忆和传承。"。

以参观老北川5.12大地震为内容,写一篇6年级的作文

六一节前一天,我正在为如何安排这一天而可苦恼。

突然,妈妈对我说:“明天出去玩吧……”听到这,我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问:“到哪玩?”妈妈回答说:“去参观映秀地震遗址。

”我的脸像一个鲜美的苹果,突然发霉了,我心想:“哼!地震遗址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在家里写作业呢。

只不过是废墟一片罢了,没什么了不起!”妈妈看了我的表情,对我说:“去了知道。

六一节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车过了都江堰,就在群山中盘绕前行,一会儿穿过隧道,一会儿跨过大桥,终于来到了依山傍水的映秀镇。

一下车,我心想:“我倒要看看废址有什么好看的!”我懒洋洋地走到地震遗址------原映秀中学大门前。

虽然我以前也见过一些地震的画面,但是眼前的一切,还是把我惊呆了。

这哪有学校的影子呢?完全是废墟一片!原本是六层的教学楼,有三层已陷入地下,剩下三层摇摇欲坠,似乎在诉说着当时的恐怖。

另一座六层的教学楼,完全重叠在一起,成了“压缩饼干”了,原来连接每层的楼梯,被抛到很远的地方。

最惨的就是教师宿舍了,它的楼顶已被震翻到地面上,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些残留的日用品。

这次地震夺走了学校的43名同学、8名教师、2名职工、2名家属的生命。

看到这里,我鼻子酸酸的,更不用说遇难者的亲人们了。

同时我感到这场地震太巨大了,人们是抵御不住的。

我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废墟,来到了新城。

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仅仅两年的时间,废墟下一座座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小楼拔地而起。

街道四通八达,小院整洁安静,奔腾的岷江绕城而过。

我心想:“一个人在灾难面前是束手无策的,但万众一心就能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在回程的路上,我回头深情望着映秀,祝愿映秀的未来会像我们儿童的明天一样美好。

九年过去了,现在的汶川地震灾区是什么样子

北川县城现状已成为地震遗址景观,这些遗址记录着大自然力量的强大,在遗址损毁的楼房之间修有一条栈道,供游客穿行。

九年过去了, 现在的汶川地震灾区是什么样子? 看哭了13亿人

映秀漩口中学的宿舍楼现在还保持着9年前地震后的样貌,只不过遗址已经长满青草和灌木。

参观地震遗址观后感日记

参观地震遗址观后感日记

参观地震遗址观后感日记,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上,相信大家对写日记都不陌生吧!日记就是把生活中所见闻的事情,真实地记录下来。

而日记的写作范围很大,下面是关于参观地震遗址观后感日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参观地震遗址观后感日记1 五月二日,吃过午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行七人来到了郯城的大地震遗址——麦坡。

到了那里,放眼望去,风景如画,美丽极了。

老师曾经给我们看过地震纪念片,我们或多或少地也了解了一点关于麦坡的知识,如今身临其境,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顺着向导的指引,我们走到了地震遗址的边缘,首先看到的是土的颜色,一半呈浅红色,一半呈紫黑色。

听当地人介绍说,那些红色的土是由火山喷发时的岩浆染红的,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的地震多么令人可怕。

不知不觉地我们来到马陵山西坡的坡顶,向下俯视,只见一片层层叠叠的像神秘古堡一样的山丘,呈现出与别处截然不同的红色。

在这一大片沟壑中,这些岩石呈东西方向排列,形态各异。

虽说是岩石,但它却并不坚硬,随手一抓便可以抓起一把,原来经过多年的风化,这红山丘的表层已成为面粉一样的砂土,当地人因此将其称为“红土山”。

我和哥哥、姐姐特感兴趣于是每人拣了几块地震后的“石头”,想留作纪念,没有想到这种“石头”经不起我们的手劲,一掰,就立即碎了,可能是由于火山喷发烧成的吧?多拣几块拿回家,在同学们的面前就可以表演我的小魔术了,哈哈!在路边的地上,我还发现了地上的石头竟然有一些是绿色的,太奇怪了,我连忙拿去问爸爸,爸爸说这些石头中含有硫磺,为什么含有硫磺就是绿色的?我觉得挺有意思,多拣几块带回去查查资料吧?我自言自语。

更让人奇怪的是,别处山上、沟边都长满荒草,唯独“红土山”上不长,就那样赤裸着,置身其间,满目的红色,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

在附近翻地的村民张大爷说,这“红土山”上不长草,即便有一些长草的地方,那也是风把别的地方的土刮到了这红土山上,所以才长出来的。

站在高高的土坡上,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随风摆动,荡起一层层的麦浪,庆幸我们这次的旅游是找准时机了,不枉此行。

夜幕渐渐降临时,我们要返回了,这么美丽奇特的景观,真的是舍不得离开呀!若有时间,我还会到这里来观光的,请等着我——大麦坡。

参观地震遗址观后感日记2 在这个暑假,我们来到了成都。

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到北川地震遗址一游。

刚刚一来到地震遗址门口,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道路上到处都是电线杆,一块块巨大的石头横在眼前,有些房子本来有三层,现在只剩下两层,有些更是直接被下面的河水冲走。

整个道路上倒数都是裂痕,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况有多么惨烈。

走在路上,心中顿时一阵发冷。

特别是这里的移动大楼,本就只有22人,这地震一震,就死了14人。

而且有些人还是退休的,应该享福的老婆婆老爷爷,也在这场地震中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这里的公安局更是可怕。

听说这所公安局的副局长当时正在外边上班,听说这里地震了,飞似地来救他的孩子。

可是刚来到学校,就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当时,他一下子跪倒在地,这时,他又想起了在公安区的人们,他马上赶到公安局,冲进去救人。

可他才拉出来三个人,就被一阵余震袭击,一块板砖刚好砸在他的头上……

还有北川中学。

北川中学本来就是依山而建。

地震发生的时候,这座山刚好塌方,一块块石头接二连三地滚落下来,5000多人无一幸免,只剩下一杆迎风招展的国旗。

游完这地震遗址,我只想说:“灾虽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参观地震遗址观后感日记3 中秋节当天,我去了汉旺镇地震遗址。

一到地震遗址,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幢钟楼,钟面上的时间永远地停在了两点二十八分。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有些人可能还在睡午觉呢。

地震到来的时候,房子剧烈地摇动起来,许多人在十二秒内逃了出去或者还没反应过来,便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钟楼旁有一块很大的纪念碑。

这是地震以后,当地政府修建的,为了纪念在地震中罹难的人们。

纪念碑的底座高度大约有四十厘米,上面有一块奶白色的大理石,大理石上刻着红色的碑文。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见了一座亭子。

亭子完好无损,而亭子旁边巨大的雕像却受到了严重的损坏,雕像的头部跌落下来,至今还静静地躺在那儿,雕像的其余部位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我们沿着街道继续向前,两旁的房子残破不堪,有的斜着,有的两幢碰到一起,有的则完全坍塌了,竟然还有一撞楼直接下陷,二楼变成了一楼……废墟中掩埋着多少条生命呀?

道路的尽头有一座小山,那座山原本是道路旁边的,地震把一部分山体移到了这里,前方的道路也被掩埋了。

我们看见了原来的水道,水道里已经没有水了,干涸见底,是山体的移位把水道切断了。

旁边,一座新的水坝已经建立起来,并投入使用了,那里水流很急。

中秋节是一个大家团聚的日子,可是在地震中死去的人们再也无法和他们的亲人团聚了———愿死者安息,生者更坚强。

332378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