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一复习心得(2)
3)一元函数积分学:主要考查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广义积分的计算;变上限积分的求导、极限等;积分中值定理和积分性质的证明题;定积分的应用,如计算旋转面面积、旋转体体积、变力作功等。
4)多元函数微分学:主要考查偏导数存在、可微、连续的判断;多元函数和隐函数的一阶、二阶偏导数、方向导数;多元函数极值或条件极值在与经济上的应用;二元连续函数在有界平面区域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6)多元函数的积分学:包括二重积分在各种坐标下的计算,累次积分交换次序;
7)微分方程及差分方程:主要考查一阶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和非齐次方程的特解或通解;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一介常系数线形方程求解方法
跨章节、跨科目的综合考查题,近几年出现的有:微积分与微分方程的综合题;求极限的综合题等。
线性代数的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内容:代数余子式,伴随矩阵,逆矩阵,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正交变换与正交矩阵,秩(矩阵、向量组、二次型),等价(矩阵、向量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出,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极大线性无关组,基础解系与通解,解的结构与解空间,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相似与相似对角化。
线性代数的内容纵横交错,环环相扣,知识点之间相互渗透很深,因此不仅出题角度多,而且解题方法也是灵活多变,需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大量练习,归纳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考研数学中的难点,考生得分率普遍较低。与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不同的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并不强调解题方法,也很少涉及解题技巧,而非常强调对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的深入理解。其考点如下:
1)随机事件和概率:包括样本空间与随机事件;概率的定义与性质(含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加法公式);条件概率与概率的乘法公式;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含事件的独立性);全概公式与贝叶斯公式;伯努利概型。
2)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包括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分类;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及其性质;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及其性质;常见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3)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包括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分类;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联合概率分布及其性质;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联合概率密度及其性质;二维随机变量联合分布函数及其性质;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随机变量的独立性;两个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分布。
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随机变量的数字期望的概念与性质;随机变量的方差的概念与性质;常见分布的数字期望与方差;随机变量矩、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5)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以及切比雪夫不等式。
考研数学该怎么学
一、明确基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基础阶段从现在开始持续到到暑期,建议基础再差的同学也要努力在8月之前完成基础阶段的复习。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依据新考试大纲的要求,系统梳理考纲中涉及的知识点,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常用结论等,为后期的强化及冲刺复习打下牢固基础。
二、考纲为基,教材为本,脚踏实地
许多同学在刚开始的时候容易走入一种误区,就是我要准备复习数学了,我就要把大学里学过的高数、线代、概率所有的内容完整细致地细细梳理一遍,直到没有一点点不懂、不精通的地方为止。其实这样也会在无形中浪费一些时间,因为考纲中对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各自给出了明确的范围和要求,有些章节的部分内容甚至整个章节在考试中是不会涉及的。明确目标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同学们一定要首先明确考纲中给出的范围和要求到底是怎样的,然后再针对性地展开复习。复习的时候要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再重新认真温习,吃透基本的概念、原理,将常用的公式、结论转变为自己的东西,经常在脑海中回想一下各个知识要点之前有怎样的内在关系,哪些是关键要素,不轻易放过知识上的疑点和问题,做到稳固扎实。
三、抓住重点,与做题有机结合
考纲中对各个考点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有些知识点只是要求简单了解,而一些知识点则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因此把握重点也是提高效率的必要环节。在考试中经常考查的知识点上多下工夫,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一些基础稍差的同学来说,还可以通过听取老师的一些考研数学导学教程进一步加强复习效果。
四、成功的复习必备"两本"
小编建议同学们从复习初期就开始为自己准备两个笔记本,一本用于专门整理自己在复习当中遇到过的不懂的知识点,并且将一些容易出错、容易发生混淆的概念、公式、定理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定期拿出来看一下,定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避免遗忘出错;另一本用来整理错题,同学们在复习全程中会遇到许多许多不同类型的题目,对自己曾经不会做的、做错了的题目不要看过标准答案后就轻易放过,应当及时地把它们整理一下,在正确解答过程的后面简单标注一下自己出错的原因、不会做的症结,以后再回头看的时候一定会起到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循序渐进稳步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