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开个人事迹概括(2)
推荐文章
“为了生态,我的命可以丢在山上,如果我死了,就埋在树底下当底肥!这是我的志向,谁也不要拦着我。”他护林上万亩,亲手种植上千亩的“清风林”,推动建成了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他出钱、出力、出思想的全方位带动下,爱林护林已成为当地人的自觉。
周永开个人事迹概括4
周永开刚上山时,项家坪村没有一个高中生。他私人出资翻修好花萼山上的学校,冬天不漏风,夏天不漏雨;他还找到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项尔方说:“我们定向培养几个娃娃,帮助他们走出大山!”
这些娃娃中,蒋宁聪患有严重眼疾,周永开将蒋宁聪带到达州,找最好的医生治好了眼疾。后来,蒋宁聪成了花萼山区第一个大学生,如今成为一名青年基层干部。
周永开 1998年发起在川北多个有红色印迹的学校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截至目前颁发10余届,奖励师生近400人,并不断追加捐款。
他两袖清风,拒绝搞待遇,至今仍住着50余平方米的老屋。
“周老革命一辈子扎根人民,保持劳动者本色,身无余财,房子也不留给儿孙,就连自己百年后的遗体,也准备捐给医学院供解剖,他把一切都献给了党和人民……”达州市干部群众谈及周永开,无不心生敬意。
周永开个人事迹概括5
周永开,一生忠于党、赤诚为人民,解放前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地下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离休后带领群众护林造林,被亲切地称为“周老革命”。
七旬造林、房子捐政府……入党75年,这位老地下党员把一切献给党!
新中国成立前,周永开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清风永开》回顾了周永开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立下的初心和使命,重点记叙了周永开在离休后扎根万源花萼山,带领群众护林造林,在当地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努力为群众寻找致富之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多年捐资助学、培养人才的故事,充分展现了周永开一生忠于党、赤诚为人民的精神品质。
周永开用他93岁的人生、76年的党龄,生动诠释了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是一生的追随”的座右铭。
周永开在王朴庵塑像前。周永开一跨进化成小学,就遇到了王朴庵这样一位“革命引路人”和“政治上的启蒙老师”。多年以后,周永开抑制不住激动,满怀深情地说:“王朴庵老师对我的影响太大了!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我的父亲。父亲给了我自然生命,王朴庵给了我政治生命,使我成了一辈子都追随共产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