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周永开同志个人事迹材料

关键词: 周永开个人事迹,周永开先进事迹,周永开
金梅0 分享 时间:

周永开, 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达县地委宣传部长、达川地委副书记、达州市纪委书记等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2022周永开同志个人事迹材料于,欢迎阅读!

2022周永开同志个人事迹材料1

1928年,四川省原达县地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永开出生在四川巴中一户农民家中。年少时,他亲眼目睹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打土匪、分田地,为农民办实事,革命的种子从此便埋藏在他幼小的心灵。

1945年初秋的一个夜晚,17岁的周永开举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那一天起,周永开暗下决心,“一定要做有益于党、有益于人民的实事”。

怀着这样的初心,在革命战争年代,周永开从事地下党工作,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毅然开展武装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原巴中县委副书记、书记,原达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地委副书记、地区纪委书记等职。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一直用行动践行自己年少时许下的承诺。

认真、较真,是他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时至今日,周永开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了4年零40天的纪委书记。他反复强调:“当纪委书记,就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坚持原则”“惩贪治腐,不能只面向基层干部,必须从领导干部抓起。”提起当年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是顶着许多压力,查办了两个地区副专员的案件,都依纪依法给予了处理。“我一生最痛恨的是对党不忠诚、背着组织干坏事的干部。今天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英明的决策。”

“我们必须得罪贪腐分子,让人民相信我们。”纪委书记的工作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初心和信念,“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支撑我的始终是不变的信仰。”

2022周永开同志个人事迹材料2

离休后的周永开,把精力投向万源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近些年,周永开不能出远门了,但花萼山的葱茏永远在他脑海中。

1991年离休后,周永开放弃安逸闲适的生活,来到花萼山,到群众院坝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带领百姓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他带头植树1000余亩,带动附近村民成为义务护林员。

花萼山深处的万源市官渡镇项家坪村,周永开一住十数年。周永开当年踏进花萼山时,如今的村支部副书记杜成柳只有几岁。杜成柳记得,这位“外来的老爷爷”挨家挨户宣传植树护林思想……杜成柳还常听家人说,“周书记又在为我们项家坪村修路了”“周书记帮我们通了电”。周永开为项家坪村带来的一点点变化,逐渐印刻在年少的杜成柳脑海中。

与周永开打交道20余年的项家坪村村支书项尔方有点“怕”他。彼时的项家坪,只能沿着一条小河沟进出村。村民出村卖东西靠肩挑背磨,凌晨4时出发,晚上8时才能回到家。周永开看在眼里,放出话:“不让花萼山人民看上电视、坐上车,我就去跳玄天关。”

要在悬崖峭壁上修出一条路,当年30多岁的村文书项尔方想都不敢想。他跟着周永开三进达州城,为村道争取到启动资金。修路缺资金,工程修修停停,周永开又把时任万源市长请到山里体察民情。2004年10月,项家坪村终于有了一条通村硬化路。同样在他的强力推动下,项家坪村于2007年通电,摘掉达州市“最后一个无电村”帽子。

“上世纪50年代末,他在任原巴中县委副书记时,为了解决农村群众生活困难,发展生产,他60%以上时间都在农村,还带头‘当农民’,在群众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8个多月。”达州市纪委退休干部李仕德说,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在与这位“外来的老爷爷”接触过程中,杜成柳常常听到他叮嘱花萼山的干部:千难万难,有党的领导就不难;这依靠那依靠,依靠群众就力量无边。

在达州市政协原副主席陈武先看来,周永开身上最可贵的是他75年如一日,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共产党员的本色始终不变。

2022周永开同志个人事迹材料3

新中国成立后,周永开先后担任原巴中县委书记、原达县地委副书记,留下“草鞋书记”的美名。

巴中地处大巴山深处,属喀斯特地貌,常年干旱。新中国成立前,没有一辆汽车,没有一处水利工程,人称“野巴州”,老乡常常望天求雨。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周永开等干部规划兴建化成水库,召集3万多民工日夜奋战。他常常步行10余公里到工地,和老百姓一起修水库挑土方,晚上还要连夜开会研究进展,安排工作。

工地上,戴着草帽、脚踩草鞋的周永开和民工一个样,满身尘土;下工回来只看见两只眼睛,端起搪瓷缸子就喝。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穿草鞋的农民,竟然是县委书记。

1960年,化成水库建成,大坝高46米,昔日荒沟变成碧波荡漾的人间天池,成为当地防洪抗旱的依靠。这座美丽的水库2003年被选定为巴中市区饮用水水源地,2015年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水库完工要刻一块完工碑,记下出工出力的人名。他拦住不让刻自己的名字,说这是人民建设的,功劳属于人民。

2022周永开同志个人事迹材料4

周永开嗓门大,脾气急,想的都是群众吃穿用度的事。平时下乡,见到路上有粪便,他会躬身把粪捡到地里,用以肥田。

156497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