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周永开同志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精选(2)
推荐文章
怀着这样的初心,在革命战争年代,周永开从事地下党工作,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毅然开展武装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原巴中县委副书记、书记,原达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地委副书记、地区纪委书记等职。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一直用行动践行自己年少时许下的承诺。
认真、较真,是他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时至今日,周永开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了4年零40天的纪委书记。他反复强调:“当纪委书记,就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坚持原则”“惩贪治腐,不能只面向基层干部,必须从领导干部抓起。”提起当年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是顶着许多压力,查办了两个地区副专员的案件,都依纪依法给予了处理。“我一生最痛恨的是对党不忠诚、背着组织干坏事的干部。今天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英明的决策。”
“我们必须得罪贪腐分子,让人民相信我们。”纪委书记的工作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初心和信念,“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支撑我的始终是不变的信仰。”
离休后,周永开寻思着要贡献余热,便带着两名退休干部奔赴花萼山。10多年来,他先后50余次上山,长时间蹲点护林,一次在翻山越岭时不慎跌倒摔成重伤,住院治疗几个月才康复。以前500多亩的荒芜之地,如今已被华山松和漆树等装扮得绿树成荫,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国家社会公益项目实验基地。
花萼山上的“清风林”与腊梅,是周永开最魂牵梦绕的美景。今年,周永开先后两次回到花萼山,再看看那片山、那些树……
背影过后,人们不禁感慨,周永开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兑现了他当初“把绿色还给大山”的铮铮誓言。
2022周永开同志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精选4
在花萼山守山护林的岁月里,看到特别困难的家庭,周永开经常自己掏钱接济,早已数不清次数。每次上山前,他还要动员亲戚朋友为贫困户捐款捐物,然后请人背上山,挨家挨户发送。
在母校巴中市巴州区化成小学、奇章中学,周永开还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现已颁发17届,先后奖励师生近400人、8.9万余元。2018年,他再次捐赠奖学金10万元。
对群众慷慨解囊,对自己却很吝啬。多年来,周永开生活俭朴、省吃俭用,没给老伴买过一件首饰,没给儿女送过一件礼物。家里人都知道,这个看似没有人情味儿的老革命,几乎将他的全部家当用在了他一生追随的革命事业上。
至今,周永开还住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分配的住房里。是仅有的一部小电视和一台挂机空调,才使房间里有了点现代感。屋里最多的是书,老两口从不给自己添置家具。
“其实,爷爷是有机会换房的。”孙女周婧回忆,2005年,市里搞政策性集资建房,“论资历和职级,爷爷可以第一个选,但他说,我退出,年轻同志就有机会。”
几十年来,周永开以身作则,树立优良家风,不为家人谋私利。上世纪80年代,组织部门拟提拔他的老伴吴应明为副县级干部。时任达县地委副书记的周永开得知后,找到地委书记说,“吴应明文化有限,提拔的话,群众有意见,影响党的形象。”
对周永开的严格治家深有体会的孙女周婧介绍说:“每到年终,爷爷都要问我,‘你今年为群众做了几件好事?’”
“每年初,周永开都要把家人召集起来开会,作总结表彰。”市纪委退休干部杨祚德同周永开在一个退休支部,他告诉记者,“周永开在会上提要求讲纪律,表现好的,颁奖,这个奖叫‘家魂奖’。”
如今,周永开还不时梦回花萼山。“那里野生腊梅连片成林,隆冬季节傲霜斗雪,在悬崖、峡谷怒放。”酷爱腊梅的周永开说,“做人要像腊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不以鲜艳的颜色吸引人、讨好人,只愿散发清香,留在天地之间。”
2022周永开同志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
四川达州,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峦叠嶂、绿树葱茏,呈现一派盎然生机——一位老纪检监察干部种下的“清风林”和整片森林融为一体,共同守护着长江上游重要的水系。这位老人叫周永开,今年91岁。曾任达县地区纪委书记的他,离休后28年不改为民本色,在花萼山带领乡亲们植树护林。
虽然时值盛夏,但看完老党员周永开的先进事迹,花萼山深处一簇傲霜斗寒的腊梅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一阵扑鼻的清香仿佛就在鼻尖。这就是先进力量的感召,而这份感召源于几十载光阴对初心的印证。
什么样的花儿可以永不凋零?什么样的花儿可以永葆活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在周永开老前辈的身上,我找到了其中一种,那就是初心之花。
让初心之花永远盛开,需要一颗“好种子”。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让年幼的他看到了“不一样”的共产党队伍,“红军一来,打土匪,做事公道,还帮我父亲戒掉了鸦片......”从此小小的心中孕育下一颗革命的种子;17岁入党,和党旗一样鲜红的,是周永开的革命丹心。“一生追随党”“做群众的模范”,年少时的誓言成为了毕生的追求。
让初心之花永远盛开,需要一方“好土壤”。人民立场是最好的立场,矢志为民才能扎根人民,才能源源不断地从“土壤”中汲取养分,永葆生机。伟人曾把党和人民的关系比作鱼和水、种子和土壤的关系。周永开曾亲身体会出“你给群众一碗水,他们还你一桶蜜”。离休后的周永开自愿当起了花萼山的“守山人”,感召山民“不砍树、不打猎”,最后村民们加入了义务护林员队伍,和周永开一同筑起花萼山的“绿色长城”。
让初心之花永远盛开,需要一副“好风骨”。铁骨铮铮才能让初心之花经得住风雨的考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周永开一生酷爱腊梅,做人也像腊梅。对自己很吝啬,一生节俭,至今仍住在80年代的国家分配房里;对群众很慷慨,他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在建党98周年之际,拿出节省下来的10万元退休工资交党费;对家人很严格,树立优良家风,不为家人谋私利。
青山常在,初心不改。91岁高龄的周永开虽然上山的次数少了,但花萼山会永远流传他的事迹,化成小学的孩子们会记得一位老爷爷曾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初心的种子,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盛开出灿烂的花。
2022周永开同志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精选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