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后心得通用
白灵,在那个女性没有任何地位的年代,她勇于冲破枷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是令人敬佩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白鹿原读后心得通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白鹿原读后心得通用1
喜欢这本书,真的是写的非常的好。
大学里的时候看过,但当时看得很草率很匆忙,对书整体感觉一般。后面王全安的电影《白鹿原》上映后看电影,觉得电影没有拍出书里的感觉。
这次重新再读,是因为想要在三月底去看陕西人艺版的《白鹿原》话剧,所以重温了一遍书。重温这边是真的认真逐字逐句的看的,然后品味出了之前看的时候没有看到的细节和感觉。
书的前半部分我是一直在感慨,感慨的是以前的那种生活和世道。书的后半段,从仙草的去世开始,我就进入到一种心痛的状态,对各种人和事,看着看着书就落泪。看着看着白灵的死去,鹿兆海的死去,哭的都快不能自已了。
黑娃的悲剧是注定的。鹿子霖的下场也是他活该。但是,白孝文,哎,原先心善的人在经历一些世事变迁以后,往往会变得比恶人更恶。
看到结局,内心是遗憾无奈的。这部时代的史诗,这个永不屈服磨难的村庄。饥馑,瘟疫,战争,内乱,都没有使白鹿原在这个多灾多难的世间消失。
白鹿原读后心得通用2
白家秉承着祖上的醇厚祖德,一代代把勤劳和仁义、忍让、传承,直至白嘉轩这一代都未曾改变丝毫。而同样作为白鹿村殷实之家的鹿家却与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祖训,鹿家争强好胜、精通世事,世世代代都在为仕途努力,渴望跻身社会上流。当这两家聚集在一起时难免会产生冲突,于是,白鹿两家的恩怨纷争成为了贯穿全篇的主线。鹿子霖是与白嘉轩同辈的鹿家后人,他以其出色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在白鹿原上谋得乡约一职,与上层阶级关系颇好。
他顺应时代潮流,替“当朝者”卖命,身如浮萍,缺乏自己的原则,最终被潮流所淹没,下场惨淡。他贪恋女色,与原上许多具有美貌的女子有染,又卑劣的让自己的亲生骨肉认自己做干爹,在黑娃投奔革命之后他又对黑娃的“不干不净”的美貌媳妇小娥下手,连哄带骗使她满足他豺狼般的性要求。见事情有暴露迹象,他使出阴谋,让小娥勾引时任族长的白嘉轩之子白孝文,让其自毁名誉,最终与白家决裂,与小娥醉生梦死,直至耗掉了白嘉轩分家分给他的一切,上街乞讨……好在此时鹿子霖良心发现,给了他一份职务,从此他才重新做人,最终凭着他自身在祖上秉承的顽强品格和学识飞黄腾达。与父亲鹿子霖相比,两个儿子鹿兆鹏和鹿兆海则明显多了几分豪气与仁义,尽管兆鹏最后去向不明,但是他的一生却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对灵灵的爱情也饱含了深情与厚意,感人至深。兆海虽然死在剿共的战场上,但那也是将命在身,不得已而为之,他为国为家与日本鬼子血战的英雄豪气,以及他对灵灵的一片痴情都是他的父亲鹿子霖所不能比的。白鹿两家的恩怨和纷争最后以白家获胜收场。而这其中的辛酸和涕泪就融成了这部小说的养料,使小说变得丰满,人物形象变得有血有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白鹿原》是一部伟大的小说,而真正伟大的东西往往能够涤荡人的心魂,充实人的心灵。它能够给人内心一份安稳与宁静,以一份超然的历史观和豁达认真的生命观来思考和看待我们人生。
白鹿原读后心得通用3
这本书中过多的渲染了封建宗族制度的权威,作者对女性人物的塑造描写和命运的安排传达出对女性的轻视,让作为二十世纪、具有独立意识的我看了觉得没法理解和认同。书中命运最好的女性就是朱先生的妻子朱三娘了,我想这大约也是作者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吧?不过她也只是封建社会主义男权制度下的一个附属品而已,本人并没有什么建树。
书中我最喜欢的三个角色,一个是朱先生,一个是百灵,还有一个是黑娃。这三个人物个性都非常鲜明,朱先生博学多才、德高望重,但是太过神化了。百灵聪明伶俐,敢于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在那个时代是比较超前的了,然而木秀于林,终归还是吃亏在不谙世事、太过天真。黑娃算是个真豪杰,敢爱敢恨,可惜的是耿直终究敌不过虚伪和奸诈。至于书中其他主角,鹿兆鹏完全是一个事业型男,对婚姻和家庭极度不负责任,所以我对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主角白嘉轩我觉得太过自以为是,他自以为代表着公平和正义,其实终究也不过是小家子气的格局有些不识时务,所以经不起时代洪流的冲击,注定在那个大时代下是个被抛弃的落伍者。
虽然我看完这本小说觉得并不是特别欣赏,(抱歉我看书一向不注重什么奖项和评论,只重视自己最真实的感觉,我的原则是读书自由而无用,写作随心而不功利),不过我觉得这本小说的可取之处还是有两点:一是文中的故事都并非作者亲身经历,作者仅凭对文献资料的查阅,通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精心塑造并将他们的故事串联在一起,就勾画出一幅恢宏的时代画卷,这种能力令人赞叹。二是作为集体记忆,书中描述了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近50年的历史,记录了那个时代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丰富了民族和国家记忆,值得推崇。
我觉得这本小说的不足之处在于,故事主要人物结局让人扼腕叹息,导致结局以低潮收尾,让人不太满意。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相对来说,我还是更欣赏这种境界吧。
白鹿原读后心得通用4
用了整整8天时间,拜读完关中作家陈忠实先生的小说《白鹿原》。他以白鹿原上人们的生活事迹为主要线索,辅之以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社会环境,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在看这部小说的同时,我也在网上看了电影《白鹿原》。但是,电影只是截取了小说最精彩的高潮部分,开头是白鹿原上金黄色的麦浪映入观众眼帘,最后还是以金黄色的麦浪谢幕,故事情节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不得而知了。所以说,要想真正了解这部小说所蕴含的文化特色,还得仔细研读小说本身。
白嘉轩一生里引以为豪壮的就是一生里取过七房女人,这当中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在开头几章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七次婚姻的经历,为其后来与白吴氏的婚姻生活以及在白鹿原作为族长的形象埋下了伏笔。通过与鹿子霖换地,惩戒族人黑娃(鹿兆谦)、白孝文,以及与白鹿原族人的交往经历等典型事件的描写,塑造出了白嘉轩一个刚正不阿、为人正直、严于家教、砥砺德行、德高望重、为人楷模的长者形象,这一点是除了其姐夫朱先生和冷先生之外无人能比的!他在白鹿原饱经沧桑,却能够不失威严,这是小说中人物形象最成功的塑造。
在白嘉轩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其姐夫朱先生的事迹,通过讲学的不悦,重归故里,在白鹿书院的讲学,以及与白鹿原人民同甘共苦的经历,塑造了一个踌躇满志,精研学术,乐于助人,为人师表的长者形象,在白鹿书院他有过一时的辉煌,但是这“短暂的春天”被黑娃,鹿兆鹏以及后来白鹿原发生的种种变故所熄灭,从此他的人生也开始走下坡路,最后以白鹿书院鹿影的闪现而宣告其生命的终结。白鹿是朱先生的精神支柱!
冷先生,生长在一个医学世家,之后子承父业走上了救死扶伤的道路。但是其性格正符合了其姓氏,一个“冷”字是对其性格的高度概括,除此之外乐于助人,擅于为人处事等也是其性格的体现。
鹿子霖,和白嘉轩一样作为白鹿原族人的长者,他没有白嘉轩身上的那种沉稳厚重的底蕴,有的是阿臾奉承,见风使舵,油腔滑调,看人眼色的变色龙形象,这样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有损族人形象的他,最终只能落得在狗蓬与生畜同食,最后倒在床下,裤裆里黄蜡蜡的稀屎冻成了冰块,在第一场寒流来袭,宣告了其生命的终结。虽说他有过一时过错,但是也不能够把他一棒子打死,他对白鹿原的'贡献功大于过,他的贡献与功劳,都是其职责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