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电视剧观后感5篇
《白鹿原》这部小说以白嘉轩开头,以鹿子霖的死亡作结, 深刻描绘了白鹿两家一辈子的恩怨斗争,其间横跨了清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白鹿原电视剧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白鹿原电视剧观后感1
在我热烈的期盼中,今天如愿以偿,观看了由陈忠实名著改编的电影版《白鹿原》。原定于9月13日上映,又被推迟2日,不过,总算没让人等待太久。前些天,专门欣赏了首映晚会,剧组成员悉数亮相,电影对白全部是关中方言,让人倍感亲切。万达影城有4个影厅同时放映,观众没有我想像中那么多,但,坐在那里的观众,看来对小说非常熟悉,大家都在讨论着剧情下面的发展。
小说1993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罕见。1997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小说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中国当代小说六十年巅峰之作,十五年风行不衰。小说被翻译成日、韩、越等文,描写了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读起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对书中女性的悲惨命运,叹惜不已。在那个被封建主义束缚的年代,敢于反抗,与命运抗争的后果,唯有悲剧结局。
《白鹿原》搬上银幕历经十载,可谓是好事多磨。影片最完整应该是310分钟,现在上映的时长是156分钟,被剪掉很多,观看时有点不连贯,宣传片里有的解放时期的情节全部删掉了,好在有小说垫底,电影只能算了沧海一栗了。电影和小说本来就不是一个介质,要把几十年的历史变迁,人物的坎坷命运一一展现是不可能的。影片选择最为激烈冲突的黑娃,田小娥的爱情以及白鹿原新旧社会制度更替,家族纷争,内忧外患等等展开。壮观的麦田拉开了序幕,整部剧也是以麦子贯穿。有割麦,晒麦,烧麦子,还有在麦田里释放的情欲。通篇都是我熟悉的场景,就像回到儿时的农村,土崖,芦苇,河水,华阴古腔,就是我熟悉碗碗腔,皮影表演,土窑,白鹿两家的房子,就像我小时候住过的老房子,很亲切。最过瘾的是看黑娃,兆鹏吃面的场景,好馋呐,也给我老碗嘛!
那个一心要跟着黑娃过安生日子的田小娥,一进村就被拒绝进入祠堂。被公爹赶出家门,跟随黑娃住破旧窑洞,毫无怨言,她的内心是淳朴的。黑娃闹革命,她也渴望婚姻自由,打破旧传统,砸祠堂,妄想着能被世人承认。革命失败,黑娃忘命天涯,苦命的女子没有依靠,去求乡约鹿子霖帮忙打探丈夫下落,不想落入虎口,成了鹿子霖报复白家的工具,以至于最后死于非命。她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一个财主的小妾是无法得到尊重,更不可能得到幸福。想跟随黑娃回家,因为是私奔不被那个社会承认。想通过革命来改变命运,却被人吊起来打。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把控自己的命运?玩弄男人又被男人玩弄,遇到真心对自己的男人,却招来了杀身之祸。她死了,白鹿原便发生了瘟疫,是上天承罚这里的村民,是他们杀害这个无辜的苦命女人。他的男人黑娃为她去寻仇,那个象征封建形象的族长,挺直的腰杆被打弯了。影片的结尾是发了疯的鹿子霖回到白鹿原,恰逢飞机轰炸,众人躲避,白嘉轩硝烟中寻找鹿子霖的身影。就在观众为人物命运揪心时,影片嘎然而止。我感觉结束有点太匆忙,是不是把后面的情节裁掉的,影响放映的时长。
张雨绮在剧中的扮相很惊艳,很喜欢娇羞的大户人家小妾时的装扮,还有抽旱烟的样子,很可爱。但是声音有点不自然,可能学关中方言有点费劲吧。人长得漂亮,穿什么都好看,即使住在窑洞时穿着朴素的碎花棉袄也是很有味道。但似乎她的美貌,和那些男人不相配。一朵娇艳的鲜花,被糟蹋了!
在各个角色表演中,我认为刘威扮演的鹿三最到位,关中话标准,走路的神情将一个倔强的老农民淋漓尽致地展现。当发现儿子带回来的媳妇是个伤风败俗的女人,他摔家什砸东西,嘴里骂着,真是像极了我熟悉的老农民,从小我就是在关中平原长大,亲眼目睹过老父亲教训儿子的场景,二话不说,抄起家伙就收拾儿子。他是一个长工,护主又爱子,当知道小娥勾引了族长接班人的孝文,并且孝文为此卖房卖地染上烟瘾,卖身当兵,他痛心之极,毫不犹豫地杀了那个不祥的女人,在儿子讨债时还理直气壮地声称,是自己杀的,敢作敢为,是关中男人。
观影之后的感觉就是,意犹味尽,剪裁过多,不过瘾。那些倍受争议的情欲戏,放映时已经删得差不多了,小朋友都可以看了。据说,此书又要拍电视剧,但愿别改编太多,留下太多的遗憾!
白鹿原电视剧观后感2
今晚看的《白鹿原》电影,多少有些遗憾,以至于到电影结束了,我还觉得应该继续再演下去,总觉得没有完毕,没有交代清楚人物的命运,不是意犹未尽,而是有始无终,不完整。
这部影片确实难拍,能拍成这样电影,王全安确实有一份执着和魄力,白嘉轩的精神由张丰毅塑造的不错,还有鹿子霖的人物形象确实很棒,我最为欣赏的白嘉轩演绎的不错,但是和原著比起来确实逊色了不好,如果你是导演可以演绎那么多角色,只演绎一个白嘉轩,我觉得有可能倒是一部好戏,所以没有一个主角,试图把整个故事交代清楚,倒是把这部经典史诗给毁了。
田小娥是时代的一个悲剧,如果不是她本人,换成另外一个人,其结局也是和田小娥一样的结果,或者田小娥就是众多人物命运的一个缩影,这不是一个人的命运,而是时代赐予一个弱小女人的不得不接受的命运,无法改变,只能微调或者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鹿子霖不仅仅生活在那个时代,他也生活在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到处都是,外表软弱,平和,内心也是充满争斗,迷恋权色,影片最后疯掉,与他的价值观和追求不无关系,同时这也是他最好的归宿了,不是作者陈忠实给他写“疯”的,而是那个时代需要这样一个“疯子”。
有好多人物都没有出现,不如百灵,比如兔娃,比如朱先生,比如兆鹏弟弟等等,不无遗憾,但是他的主角白嘉轩演绎的很好,对一个族长的威严,倔强,负责,担当,关键时刻的大义凛然表现的都很好。
白嘉轩这个人,是有精神的,无论是对任何人,甚至对他的敌人都是仁厚的,但是他同样是生活在时代背景中的人,不可能脱离了一个时代的特性,他是值得尊敬的人,是长者,这样的精神是需要一代一代往下传的,传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这文化才是有价值的,才属于真正历史的。
食色性也,人之追求,胃比大脑更有思想,满足不了胃,其它的都是白谈,吃更接近人的灵魂,色也是最原始的,剥离不了食色,就无法产生真正的道德,所有接近人性的东西,往往都是简单的,最简单的往往越深刻。
看完原著,发现小说真好,可以虚拟人物,也可以表现真正的社会,是一个时代最好的诠释,感谢陈忠实的作品,也感谢王全安奉献的电影,这段时间的读书学习也算有一个收获,感谢所有付出着。
期望这部影片可以影响更多的人读读原著,了解那个时代,珍惜并感恩这个最美好的时代,我们也是时代中的人,改变不了许多,但是我们做一些我们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让生活美好,让生活继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谁也无法逆流,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这个历史的车轮究竟是谁控制的……
我给王全安打90分,给这部电影作品我打6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