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阅读感想范文(2)

关键词: 弟子规阅读感想,弟子规阅读心得,弟子规
德洁0 分享 时间:

清代后期《弟子规》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也是儿童道德价值观教育和学习中国文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到了社会高度发展、物欲横流的当代,《弟子规》慢慢被人们遗忘。

20__年1月份,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为此,要求中小学需要选择地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这则通知引起了争议。咱抛却争议不去讨论,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范畴。但就《弟子规》中所提倡的“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来说,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

《弟子规》总序中说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可见,在圣人眼里,“孝”是人要确立的第一品德,正所谓“百善孝为先”。

孝是做人的根本之道,你不可能指望一个不孝之人真正去理解关爱别人,你也不可能指望一个不孝的老师真正去关心呵护学生。“孝,德之根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周朝以孝治天下,国运昌盛八百年。我们都知道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可是却忽略了德为先,甚至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品德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我们看到“孝”字,是“老”和“子”为一体的,孝顺的孩子不用父母操心,自然老师也少操很多心,孩子也必定是学业成功的。再看“教”字,由“孝”和“文”组成,即文载孝道,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书育人也首先要孝敬父母做好学生的榜样,而教育最好的办法也是自身作则的身教而不是言教。

那么如何尽孝,《弟子规》给了我们很好的行为准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另外还包括诸如:出有告,返有面。亲好力为,亲恶谨为等,我们应对照自身是否做到。对照准则,看看身边的很多人,能做到“孝”得人多,做到“顺”的人少。很多人能给予父母优越的生活条件,却感觉自己是成人了,不愿意听父母唠叨、教导和责备,有时候答应父母得事情也是应付了事。我就曾答应父母戒烟酒,却屡戒屡犯,实在不应该。

记得在一本书中看过一段话,大体意思是说有的人买了新液晶电视,就把旧的台式机淘汰给了父母;买来新三开门大冰箱,就把又破又小又耗电的给了父母??还到处说自己孝顺。试想,父母养育你的时候,是这样的吗?还不是把最好的给了你?这不叫孝顺!真正的孝顺是你把父母家的旧电视搬来自己看,给父母换台护眼液晶电视??看完后我深受触动,想想自己已经安了热水器两年了,而骨质增生的老父亲还要哆哆嗦嗦到澡堂洗澡,虽然自己也提过要给二老安装,但是他们一反对我也就顺水推舟了。正如《弟子规》中说“冬则温,夏则凊”于是年前直接到金鹰给买了,上门安装前才告诉他们,如今二老已经使用的得心应手了。记得有个同事说起过给父母安装空调问题,这是做到了“夏则凊”,很好。结果安了几年了,父母就是舍不得开,只有儿子孙子回家才开一次,感慨父母太会过言语里有些许揶揄。其实这位同事应该感恩父母,父母多么爱你,自己舍不得开空调,你和孩子一回家就舍得了,这舍不得的是高昂的电费,舍得的是浓浓的爱呀!读读《弟子规》,我觉得这位同事是孝顺的,但只做到了一半,因为他还没有完全了解父母的苦心,他还可以把父母电费负担过来,让父母用起来少些后顾之忧。我有个同事赵老师,母亲不在身边,每天早晚赵老师一定给母亲打个电话,问问吃了吗,有事吗,顺便报个平安,其实每天都没事,每天都是这几句,但这就是“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一点值得很多同事学习!作为成年人,工作占去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们对父母需求的忽视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父母是我们的亲人,他们会无条件的包容我们,而这种无条件的包容却不能成为我们纵容自己的理由。“爸,我加班,过两天再回去看你们吧!”“妈,我得带孩子去学舞蹈,改天再去你们那儿!”??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不要抱怨没时间,好几个星期没见父母了,从这一刻起,放下手中工作,给父母打个电话,从这个晚上或周末起,到父母家中坐坐?真行动起来你会发现,见见父母真的没有那么难,难就难在你以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和由此形成的惰性。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有几个人做到了: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没读到此句我就汗颜,我有什么权利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甚至生病,而“引起父母忧虑”?

一颗孝顺父母的心才能传递给学生爱和幸福,就这一个“孝”字,仔细对照,身为教师的我竟然有那么多没做到,我又有何颜面要求自己的学生十全十美?

所以我要经常把《弟子规》拿出来读一读,“吾日三省吾身”。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更要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微薄之力,所以学习《弟子规》并把她的理义渗透到德育教育中去,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弟子规阅读感想范文4

有很多人他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它的可贵。尤其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叹,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中,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弟子规"有很多块:"入则孝、谨、信、泛爱众、亲仁、有余力"在看完弟子规的时候,在我生活不足的地方改进了。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长者没坐下吃饭,我们应该等着大人们吃饭。

还有,我们都知道,人一生出来,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优秀的下一代。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它的动乱,我们可以说源于家庭不健全。如果说来改善这样的社会,应该要从我们的学习中着手,而我们最根本的基础点,就建立在家庭当中。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有可能学校的教育,社会教育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所以,家庭教育才是我们的根本。

你知道吗?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儿童教好。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们很纯洁。如果你恶他就恶,你善,他就善。

弟子规阅读感想范文5

《弟子规》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宽容诚信、知恩感恩的人,教导我们用一颗善良、包容的心去感受社会的美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养人们积极乐观的态度。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给予了我们很多的训示与启迪,教育我们如何做一名正人君子,其中,最为突显的就是一个“信”字。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做人要讲求信用,说话办事不能花言巧语,要实事求是,为人真诚,这才是立身之本。“言必行,行必果。”这是诚信的基础。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懂得这些道理,认真做事,真诚待人,将来长大了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教会同学们要自信。多向进步的伙伴学习,看见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应该审视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就要有勇气赶上。只要付出努力,只要敢于挑战,就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目标。

学习《弟子规》,让同学们在孝道、习惯、礼仪、诚信、学习、感恩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让我们从小学做诚信明理之人,长大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弟子规阅读感想范文相关文章:

《弟子规》有感10篇

弟子规读后感600字10篇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10篇

《弟子规》读后感100字

学习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2021弟子规读后心得

弟子规读后感心得作文

弟子规600字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600字

234112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