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体会,政府工作报告心得
永鑫0 分享 时间:

政府工作报告有很多我们都会关注的点,那么你看了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五篇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1

涵养“谁能干让谁干”的工作作风

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对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提出“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的指示要求。“谁能干就让谁干”让能作为、敢干事、会成事的人冒出来,领衔重点项目、担当重要责任,既是对勇于进取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也有利于激起干事创业、主动揽责的“一池春水”。

干事是一件吃苦的事,同样也是一件光荣的事。为民服务、履职尽责是党性意识和理想信念使然,更是党员干部作风本色和政治底色的集中体现。然事实上,不乏少数党员干部把干事当“吃亏”,要么爱“挑活干”、要么推脱懈怠、要么本领“恐慌”等,严重影响事业发展进程和群众切实利益。当前,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要统筹推进实现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双胜利”,对党员干部的敢干精神、能干本领、愿干意志有了更高呼唤与期盼,要为“事”择“人”、坚持“该用谁”,让能干者站出来、居前位。一方面能够为整体干部队伍树立一个标杆、一个榜样,起到激励一片、鼓舞士气的作用;另一方面任用群众放心、组织认可的“干将”“闯将”,对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有粘合效应。

当然,“谁能干让谁干”不等同于“谁能干只谁干”。如把能干者当老实人欺负、当“老黄牛”使用,会造成鞭打快牛、干多错多问责多等怪象,伤害能干事、敢担当者的干事积极性与精气神,让地方和基层党员干部滋生逆反心理,触发不良工作风气。此外,“谁能干让谁干”往往“干的事”是需要“跳起来摘的桃子”和充当“第一次吃螃蟹的人”。要知道,容易的事、易啃的骨头,普通人都会干愿干,而“能干者上”难免会犯错试错,这就要求为“谁能干让谁干”配套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解除其向前冲的后顾之忧。

“谁能干让谁干”立足于因事择人,目标还是干成事、促落实。因此,怎么干、如何干、干得咋样的问题需要一体跟进。须知,能力是干事的基础,却不是成事的保障。此外,干部干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在斗争。所以说,“谁能干让谁干”不能成为领导干部或相关单位甩锅的借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干将”提供干成事、干实事的资源和平台保障,如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财政人力等资源整合,确保力量向重点项目倾斜。尤其需要强调,干事是以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为基调的,事实上少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隐形顽固,是透支干事者精力和时间的“反作用力”。因此,“谁能干让谁干”还得让其轻松上阵、甩开包袱,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和民生困难、发展矛盾中去拼搏、去开拓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2

细读__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出现最多的是两个词,一是发展,二是改革。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带改革,这依然是“硬道理”“硬任务”。

进入新常态,关于要不要发展、该如何发展,有些人是存在误区的:一种是“GDP虚无论”,认为生产总值不再重要了,甚至不要GDP了;一种是“换挡焦虑症”,原来的增长方式不灵了,又要治污治霾,又要保持增长,忧心忡忡不会发展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根本要靠发展,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不等于不要生产总值;不再追求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不是不要增长。换言之,不唯GDP,绝不等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从现实需求来看,实现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__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全国经济增速保持一定的增长是基本要求。就拿今年来看,GDP目标从去年的7.5%调整至7%左右,但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没变,7%左右的GDP增速也是完成就业目标的保障。因此,在经济换挡过程中,增速不再是惟一绩效指标,并不是单纯地降低速度,而是要通过降速来实现“优质增长”,也就是“经济换挡不失速”。

当然,正如有学者说,“基数越大增长越难,现在跟__年前不一样,那时候增长10%也没多少钱,现在增加7%也是不容易的。”对于新常态,“认识”不易,“适应”艰难,“引领”更难。在产能过剩、高能耗约束的背景下,如何从粗放发展到精细发展,如何通过转型切换增长动力,如何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担当。

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根本出路在改革。以__为例,作为能源型城市,资源价格下跌带来了很大挑战,也促使我们加快改革步伐,着力构建新常态下的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实现了煤炭产业产销两旺;实施了一批大型资源深度转化项目,实现了转型升级逆势而上。__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__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5.74亿元,在全国能源城市中名列前茅。

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根本保障在作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批评的“为官不为”现象,在基层确实不同程度存在,是造成经济政策难落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重要因素。治理“为官不为”,既需要思想觉悟,更需要制度跟进。除了简政放权,更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打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导干部“为官不为”的责任。

__年春节前夕,在__考察调研时,提出了“五个扎实”的要求,强调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我们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以不惧任何风险的勇气,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努力在推进“四个全面”的过程中,让我们的干部有更多“存在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3

__年的春天,因为两会的召开变得与众不同。面对压力, 会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现在我还是一名预备党员,但是我已经在党组织的教育下不断的成熟。我想如果我始终坚持努力,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的。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指标也透出丝丝暖意我们要珍惜好势头,满怀信心闯难关,坚定不移促发展,抓住时机趁势而上。

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中国在新常态下,继续完善发展经济政策,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体现了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工作重点。

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始终坚定信心、始终依靠人民,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创造条件,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让各种智慧源泉充分涌流,让各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人,尽管我并不十分自信,但我懂得改善自己,提升自己,这也是我想参加党校学习的初衷。在__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4方面建议,民生问题所占篇幅长、着墨多。四个方面建议位于报告的第三部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所占篇幅最长,约2000字。

报告还特别强调减少能源消耗,着重解决和减少中国面临的严重空气、土壤和水污染。“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始终坚定信心、始终依靠人民,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创造条件,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让各种智慧源泉充分涌流,让各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49404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