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

关键词: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体会
永鑫0 分享 时间:

《指南》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孩子为本,意味着要认识到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孩子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五篇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了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学习发展的具体方向,以及具体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同时对家长在每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下面,笔者结合幼儿教学实践,就如何真正实现家园共育,进一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展开讨论。

一、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浸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可以分为幼儿学习与幼儿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为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老师和家长应该有合理的期望。作为老师和家长,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要切实掌握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让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有全面的了解,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教师應支持和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与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

三、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比如,在游戏中学习,应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幼儿合理安排一日生活。然而当今社会有好大一部分家长已不按照教育规律,在双休日、寒暑假里给孩子报了各类兴趣班,也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是否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特点,甚至有的家长抱着“别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一定要有 ”的攀比心理。实际上适当选择一些课外辅导课程,扩大孩子的知识面,的确是有好处的。但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凡事“过犹不及”都是不当的。否则就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压力,这样对学习也非常不利。

四、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勇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切忌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

1.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来保证健康的体态;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比如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养成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成人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2. 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读物,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及理解能力。

3.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使幼儿愿意与人交往,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并喜欢适应群体生活。

4.培养幼儿的兴趣、艺术感召力。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老师和家长会利用周围的事物、事件引导幼儿,让他们在兴趣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另外,要培养幼儿的艺术感知力,喜欢大自然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让幼儿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并喜欢艺术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总之,应该让幼儿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家长应切实转变观念,完善自己已有的教育理念,调整好自己的教育模式,提高育儿的信心和能力,还应重视和珍惜与孩子沟通、交流、分享快乐的重要性,多花时间了解孩子;另一方面,要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例如,提前学习或强化训练活动,还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美好的童年。

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2

阅读了《3~6岁儿童观学习与发展指南》,本《指南》深入贯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并进行了归纳。《指南》中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了五个领域,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并给每个方面提出了教育建议,让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这些建议对于我来说受益匪浅,现通过几个方面来说说我学到的。

一、健康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在身体健康中,有一条教育建议是这样的,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以及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我们幼儿园有一个课题正是研究体育的,由于这个原因,对于幼儿在各种技能的培养方面也较重视,曾经我们班有个宝贝叫煜煜,煜煜长得胖乎乎的,很可爱,但是却不爱运动,每次早上晨间锻炼的时候,煜煜总是找这样那样的理由不去锻炼,坐在花坛边。我几次过去邀请煜煜一起玩游戏,他都不愿意。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注重个体差异,不能横向比较,于是我并没有放弃煜煜,每次都用好玩的游戏区吸引他,最终,煜煜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了,也愿意参加跑跳、钻爬等活动,各方面也得到了发展。

在心理健康方面,需要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小班幼儿刚进园的时候,由于环境陌生,很容易哭闹,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拿出十分的爱心和耐心去对待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对这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产生好感,多表扬不哭泣的孩子,给予他们鼓励,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例如有些孩子比较内向,不愿与别人交流,我们应该以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将他放大化,鼓励幼儿多与别人交流。

二、语言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的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应该鼓励幼儿多与别人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而倾听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是很重要的`,很多孩子都愿意自己表达,但是却不愿意去倾听别人,在别人讲话时却容易开小差。《指南》中提到了如何养成孩子的倾听习惯,首先教师要做出表率作用,幼儿在和你说话时你要认真倾听,积极做出回应,并且告诉幼儿老师有认真的在听你说话,你是不是也应该认真听老师说话呢。有时候幼儿不愿意倾听,也许是因为幼儿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与幼儿交流时应该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去交流,这样幼儿就会比较愿意去倾听。对于一些容易开小差的孩子,可以采取多提问的方式,让孩子注意倾听。在《指南》中我学到了很多,这只是语言的一方面,还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三、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只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交往,回家还会告诉父母,小朋友不喜欢我,欺负我。对于这样的孩子,《指南》中也提到了解决的策略,可以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多带着孩子去朋友家或者亲戚家做客,鼓励幼儿多与别人交流。让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同龄孩子在一起比较容易接触,容易相处,多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也可以让孩子邀请自己的好朋友来家里玩,多交一些朋友,也会变得开朗外向起来。幼儿园也应该多提供一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选择玩伴进行游戏,并通过角色游戏,让孩子们主动交流与交往。

四、科学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很多幼儿在探究科学时都不愿意去动脑筋,总是依赖于老师,到自己操作时就是一句老师我不会。面对这样的现象,《指南》中也提到了该如何去解决,应该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例如某个现象,教师应该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而这个问题要让孩子们感兴趣,并且愿意大胆的去猜测,而教师应该尊重孩子们的猜测,就算是错误的,也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证实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寻找答案的过程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东西,也可以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孩子在寻找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或者方向错误时,教师应该进行适量的引导,而不是急于将答案告诉幼儿,自己寻找出来的答案会远比你告诉他来的有意义的多。

五、艺术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在艺术创作时,应该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小设计师,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远远超过了老师的想象,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用适宜自己的表现方式去模仿和创作,不应给予太多的要求。对于幼儿创造出来的作品,教师应给予相对的肯定,鼓励孩子。对于孩子的不足,可以婉转的告诉幼儿,如果可以这样,那就更完美了,而不是否定幼儿的作品。

《指南》中很多的教学建议对于我的启发很大很大,和孩子相处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在教师的这条路上,我会不断的学习,努力做好《指南》中的建议,争取做一个好老师。

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3

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群力幼儿园 袁小燕 听完张教授有关《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指南》提出了“以儿童为本、终身教育、家园共育、领域的整合与多元”的核心理念。在工作中我对其中的“家园共育”这个观点感同身受。现在的家庭大部分是“四二一”,家中独生子女成了小公主、小皇帝,在与人交往中唯我独尊,不知道分享、谦让,常常让老师头疼,如何才能扭转这种局面,让每个独生子女能学会正确的交往方式,度过他们快乐的童年呢?张教授的讲座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启示,我们老师应该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及社会适应能力。在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53791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