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外书心得写法(2)

关键词: 读课外书心得,课外读书,心得写法
文浩0 分享 时间: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汉字这门语言她的使用让自己感觉到真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这点也让我对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更强的动力。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从书中我看见了如下:

1、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寻找、发现、参与、了解、分析、追寻、思考、真相、展现,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这些,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平静,也并不轻松,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追求可能会翻山越岭、困难重重,但他们在行动,在努力让这些事情真实的展现。

他们的生活更有社会的责任感、有社会主人翁精神,“与我无关”这样的词语感觉他们说出来就像是犯了错误。

他们的生活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彻底的放松相结合的时间分配,有探寻的繁重也有安静的思考,这个是我这个行业主流节奏不给予的。

他们的生活“看见”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锐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动带来的收获。

2、书中人物对我的触动

书中讲了20个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读者触动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讨厌屈服”——看到我真的想问自己是公民吗?

自己也常遇到权益受损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权利受损的事情,很多时候心底里发出的是“把这个自己问题解决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过关系、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数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这些事情,那些跟我无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仿佛大环境已经是这样,经常听到身边抱怨社会的环境是多么的世风日下,发达国家是多么多么的高素质,但自己在事中时又还是做着那些没素质的事情,为什么?答大家都这么做……

过马路的时候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身边的人不这样做你能制止吗?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过马路?前些天我好想听到说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某个地方交通规定处罚前三个人,真实⊙﹏⊙b汗。为什么要处罚,教育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教育又是谁的责任呢?只有管这个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吗?这个逻辑不通的事实,在我们身边却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们每个公民一起行动,让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来梳理行为准则,让那些陋习成为全民公敌,这样我们才会有大环境。

从自己做起不是只是自己不去做,更应该是去做榜样、去做监督者,让这样的正气传播、正气壮大。

“无能的力量”——学会承受的力量。

卢安克——向他致敬。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义,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无能。这个逻辑从小就有,活了三十多岁近几年才开始能够说“我不会,我需要帮助”。

以前只要有事情我必须得会啊!无论任务多么艰巨自己就是要给老板一个满意的答卷。自己很辛苦,答卷交的越漂亮,活也就越来越多,一天24小时谁也无法改变,老板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最终是自己不堪重负。还好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不算晚,所以学会了去做哪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但这个认识还只是表面。

一次做项目,新来的一位大学生一起参与,由于不是她熟悉的业务,看到项目组的人都忙得很辛苦,她自己非常不好意思,帮忙又常帮倒忙。无意一次加班我分配任务,分工时我说后勤保障工作交给她来负责,她满口说“好的,请大家放心”果然,那72个小时我们封闭工作,但是每顿伙食生活起居都非常的舒适到位。项目结束后,她对我说“谢谢您,让我感觉到了我存在的价值”。这对我又是一次触动,每个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的价值,在任何一个环境中如果自己没有感受到价值,内心都是一种折磨。像往常一样自己做完每个事情,自己亲力亲为大伙是不是会感觉到自己的不信任,感觉不到他们自己的价值,那这样的合作,不也相当于自己在浪费旁人的时间。这是我认识的更深一层。

看了卢安克的故事,自己不禁感慨,承受的力量!多么的准确,你能承受多少也决定了你的天地有多宽广,你能承受的力量也决定了你的伙伴对你敞开的心扉。这也许是教育的方式不同,这也许是思考的方向不同,但这承受的力量正是我们自己在成长中积累的能量。卢安克的承受我看来并不代表逆来顺受,是一种更大的正能量,来改变内心的力量。

谢谢,卢安克。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每个面都有他自己的情况。

公平、公证!?谈何容易。我们一个不算大的公司,处理一件小小的事情,不同当事人各自描述的情况都合情合理,幸好自己现在有给每方面发言的习惯,不然这些小小的事情都很难处理的适度合理。

看到书中这个章节,不仅感慨谁是牺牲品?谁又让自己成为牺牲品?追求利益还是原始动力。如果一切都是诚信的,我看我们就不用合同了,一切都是信守承诺的,我看也不需要法庭了。对于利益追求很多人看到好的一面,也看到不好的一面,这两面都是做好充分准备的。但是这准备是不是能分好情况的准备和坏情况的准备呢?由终而始,你的终的定义更加重要。拿书中提到的房地产商,自己的钱打给了政府,政府又没实现承诺,也没有退钱导致了最后的结果,让我看来还是被利蒙了眼。

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追利没有问题,无非还是想过更好的生活,但是逐利有个大前提就是有命花,要是没了这个前提那一切也等于是雾里看花。

多一面去体会自然就会多一面的收获多一面的准备。好的产品经理,设计产品都会有一个场景模拟的过程,要考虑自己产品的各种场景的适用性这样才能出来经典的产品,做任何事情也是这样,多去看到另一面的情况肯定是更好的。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也有很多的障碍出现,但是无论是何种情况,去探寻去了解的心要是都没有,那这个自然也不会有机会获得。

这三个章节对我的触动很大,书中还有很多让自己看了有感触的章节,“双城故事”、“虐猫事件”、“非典”等等,这一切的“看见”让我有了一种自己很浅薄的感觉,眼前看的好像只有报表,这一切对于柴静的《看见》差太多了,我要看见的更多,要让自己有更多的承受力量,再将这些转化成为更大的行动力量,从而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

读课外书心得写法5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生在世,有谁愿如一缕清风飘来即过?我相信任何人都有一颗上进的心,都想留个好名声在世。但人活着就离不开做事,而要把事情做到,就一定要能做事。如果我们光有想做事的念头,肯做事的诚意,没有做事的能力,事情同样做不好。反之,如果你具备了做事的能力,那就一定要把能力发挥到极致。

读完第三章,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只做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些人做事不主动,只能跟着别人干活,给别人打下手,自己单独做事就完成不好,这样的人是永远不知道积极进取的人。安于现状,自我满足,自我感觉良好,这样的人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一个有能力的人,做事情不能只正常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挑一百斤的担子,那你千万别选择避重就轻,千万不要白白浪费了自己的能力,假如有一天失去了别人对你的信任,那就再也没有机会担当重任了。

很多时候,没有做好工作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尽力去做,没有把自己的才能尽可能发挥到。现在很多同行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单位是安全的,能端稳饭碗,没有危机感,其实现实社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旦我们懈怠就会退步和淘汰。而要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只有比别人做的更好,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积极的思想几乎能战胜世间的一切障碍,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到达辉煌的顶峰!


读课外书心得写法相关文章:

课外书读后感600字作文

读一本课外书的读后感600字作文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初一英语教师教学心得五篇

志愿工作心得怎么写五篇

班长团支书培训心得五篇

63049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