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基础知识点
教学工作基本环节是特岗教师考试的常考知识点,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测与评定等环节。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特岗教师考试基础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特岗教师考试基础知识点
认知风格的差异
学习风格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和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学习风格无好坏之分。
认知风格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其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与教育有明显关系的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1)场独立与场依存
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他发现,有些人主要利用外部的视觉线索来调整身体的位置,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而另一些人主要利用身体内部的知觉线索来调整身体的位置,不受或很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前者的知觉为场依存方式,后者的知觉为场独立方式。
后来的研究发现,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场独立性者利用内部参照物作出独立判断,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场依存性者利用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易受他人影响。
(2)沉思型与冲动型
这种认知方式是由杰罗姆·卡根提出的。划分冲动型与沉思型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冲动型思维的学生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作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沉思型思维的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则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他们在作出回答之前倾向于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评估各种可替代的方案,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较有把握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反应快的学生都属于冲动型,有的学生反应快可能是由于任务简单,或对任务很熟悉,或者是思维敏捷的缘故。
(3)辐合型与发散型
美国的吉尔福特通过研究指出,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而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的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练习题
1.场依存型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有意义学习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认知风格。其中,场依存型的学生是“外部定向者”,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由此可知,场依存型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B项正确。
A项: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探究学习就是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场独立型学习风格优于场依存型学习风格(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场独立和场依存的两种人格特点,并不能说孰优孰劣。在某些方面,场独立型人占有优势,而在另一些方面,则是场依存型的人占有优势。例如,场独立型的人具有较高的思维、认知变通能力和人格自主型,在理性思维方面较为出色,但社会敏感度和社交技能往往偏低;而场依存型的人能很快察觉环境中微妙的人际信息,从而做出最恰当的反应,所以社交能力往往出众故表述错误。
教师笔试特点与分类知识点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着心理过程而产生的,如果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就失去了内容依托,它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练一练(判断):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现象( )。
【答案】×。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着心理过程而产生的,如果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就失去了内容依托,它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故题干说法错误。
(二)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应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注意的指向性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2.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得到比较清晰和明晰的反应。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对目标之外的其他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练一练(单选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体现了注意的( )。
A.选择性
B.指向性
C.集中性
D.整体性
【答案】C。解析: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得到比较清晰和明晰的反应。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体现了注意的集中性。故本题C项正确。
(三)注意的种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1)概念: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张贴的广告)、强度(一声巨响)、运动变化(流星)、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鹤立鸡群)。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情感态度,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
不随意注意即可以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也能使人们从当前进行的活动中被动地离开,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