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城市》读书笔记精选

关键词: 看不见的城市读书笔记,看不见的城市读书心得,看不见的城市有感
奕远0 分享 时间: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看不见的城市》读书笔记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不见的城市》读书笔记1

远游归来的人,带来了邈远的讯息,也带来了新奇,如达尔文,如马可波罗。

远方,因为未知,比起黄金白银,更能勾起一个统治者的好奇之心。

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卡尔维诺让马可波罗如山鲁佐德般,对着威严的国王,讲述一个又一个城市的样貌。

有的披上了月光,有的镶满了贝壳,有的深入水井,还有的建筑在云端之上……

小说家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冲破了现实的界限。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忽必烈说得直白:骗人的,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地方。

可是,它真的是虚构出来的吗?它的深层含义,隐藏在表象之上。

可汗说:“还有一个地方,你从未讲过——威尼斯。”

马可波罗回答:“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给抹掉了。也许,我不愿意全部讲述威尼斯,就是怕一下子失去她。或者,在我讲述其它城市的时候,我已经在一点点失去她。”

原来,66座城池并不是遗世而独立,她有现实的蓝图——威尼斯。

水上倒影,来往的船只,纵横交错的街道……无不是威尼斯的影子。

我尤其喜欢那座到处是明信片的城市,旅客在游览的时候,会看见一张张发黄的明信片,它们上面的图画是它旧日的面貌:同一个广场,音乐台现在改建了天桥,两位撑着白色太阳伞的女子所在的地方是现在的军需工厂。

古老的明信片像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固执的用一些小物件,还原记忆。

卡尔维诺处于20世纪,一个工业革命席卷全球的时代。城市化的进程,狂飙突进,让一些城市慢慢的失去了她应有的品质。

就像朱天心在《古都》里描述的主人公,从国外回来后,记忆中的台北不见了,她坐在101大楼的繁华废墟旁边,大声哭泣道:“这是哪里?不是我的家”。

城市,由旧变新,由传统向现代化迈进,但也不小心抹掉了差异化,变得单一,雷同。缺乏想象力。

一样的车站,一样的街道,一样的高楼大厦,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

而《看不见的城市》却呈现了一种多元化的视角,每一座城市组合在一起,缤纷多姿,像一窜珍珠。

与其说是作者天马行空的臆想,毋宁说是一种异乡化的眼光,就像书中提到的,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拥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属于你的异地等待着你。

因为,陌生带来了不同。因为看得不同,因而我们会想得不同。倒过来说,即使是看熟悉的事物,也可以找出不同的观点。

看不见的城市成为了陌生之地的代名词,她有一种孤独隔绝的性格,可以对抗一切没有美感的东西,也可以重建心中的乌托邦。

《看不见的城市》读书笔记2

我打分还是很主观,就三星。有《不存在的骑士》打底,我对卡尔维诺这本口碑最好的书其实是满怀期待的。结果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整个人都陷入一种无聊到极致反而看到什么都想发火、怒气冲冲的状态。所以不管不顾丢下它去洗澡了。我觉得,文学不该是这样的。但文学应该是什么样?我一边洗澡还一边说服自己,这本《看不见的城市》就是集不可捉摸的意象为一体,唤起读者的想象,从精神层面上给人以焕然一新的观感,要说文学,它还真的很文学,纯文学。但我就是不喜欢!欣赏不来啊!作者所描绘的每一座城市都不是我向往的,我在每一座城市里都看见流离、失望、虚假、幻灭和恐惧,它们好像是建筑在沙堆上的,风一吹便改变了它们的形状,除了一个名字,它们千变万化。城市可以不同,可以相同,可以集万千不同而成为整体上的相同,也可以由细微的相同组成意识上的不同,但是和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呢?这些城市,没有一座是让我觉得安全、向往、久居而不烦腻的啊,甚至没有一座,可以比得上我居住的小城。

平心静气后觉得后面的部分又可以勉强读下去了。读完没什么感想,草草了事,失望透顶。这些建筑在想象上的城市,也许不纯粹是想象,它们在某一个状态里表现了我们现今城市繁华表象下掩藏的空虚与无聊。但是我就呵呵了,我真是小清新不来啊,恕我城市进展水平追不上大都市,这种空虚我没有心思去体验。一座城池,这几个字就给人以唯美的观感,我喜欢的就是这种唯一又具体的城市精神,城市的实体其实只是物质而已,真正动人心魄的,是我们这些居住者和向往者为它丰满的肉体,以及和人类一般性格各异的灵魂。把高楼重建,把河流重挖,我们可以重塑一座一模一样的城市的空壳,但是我们拥有的并不是那个名字所代表的城。卡尔维诺这本书,的确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是越读就越觉得它太形式化了,它的结构不是使它更加精妙,而是把它框死了。越读越觉得这些城市千人一面,再难激起我的想象,我也不会再为之想象,因为没有任何意义。下次读他的书,还是要从《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入手。

《看不见的城市》读书笔记3

很遗憾阅读这本书的时间是在端午节贵阳往返郑州的飞机上,飞机上的阅读需要人在巨大的发动机轰鸣下镇定自若,这一次还顺带要忍受牙齿的疼痛,尽管阅读的过程感觉作者仿佛是个预言家,书中想象出的城市与我们今天城市的形态何其相像,但我仍没有爱上这本书。

在想要把这本书记录到豆瓣阅读的过程中,细细翻开自己在飞机上度过的一个个可汗与马可得对话,到处都是一个描述过去,又在预言未来的寓言故事,关于城市、关于旅行、关于地狱与天堂。

“你是为了回到你的过去而旅行吗?”可汗要问他的话也可以换成:“你是为了找回你的未来而旅行吗?”

马可得回到则是:“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P27

既然如此,就无需将珍诺比亚划归幸福的还是不幸福的城市范畴,按照这种类别区分城市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要区分,则另有两类:一类是经历岁月沧桑,而继续让欲望决定自己形态的城市;另一类是要么被欲望抹杀掉,要么将欲望抹杀掉的城市。——P36

他说:“如果最后的目的地只能是地狱,那么一切都没有用,在那个城市的地下,我们将被海潮卷进越来越紧的漩涡。”

波罗说:“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P166

116639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