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800字(2)
读《瓦尔登湖》这本书让我觉得晦涩难懂,很多时候我都读着读着睡着了。他每天在居住周围的小树林里、田野里散步,他用自己敏感的眼睛记录着一切。梭罗一直在不停的思考、观察和记录。文字中充满了哲思。这绝对不是一本你简单读一遍就能读懂的书。
这本书需要你在心情极平静、把自己安置在田野深山里读,更能体会书中的深意。我强迫自己将这本书读完,是的,是强迫自己。而在我印象中,真正将书读进去的却是蹲在马桶上、家里空无一人的时候、还有就是在小院的丝瓜藤下。如果心里有所挂念也是无法读进此书。只有在心静和周围环境都平静的情况下,你才真正体会书的意境。
“我认为,我们可以完全信赖的东西比我们现在信赖 的要多很多。我们不妨放下些对自己的在乎,诚恳地把它们投入别的地方。大自然适应我们的弱点,正如它适应我们的力量。 有些人一味地紧张焦虑,几乎成了不治之症。”
如果你有什么想不开,或是有什么焦虑,来读读这本书吧,它会让你心情开阔。
《瓦尔登湖》读后感800字5
一个人能够静下来读书写作,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当今社会看来,是多么不易做到的一件事。如我一般的七零后大概更是深有体会。从物质的极度匮乏到物质过剩,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领域自然也随之而变。如今书籍是多么容易获取,可是我们却很难再找到儿时的读书之乐,除了年龄,也与纷扰的外界诱惑有关。
近几年我读到的书越多,就越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从前的创作者们各种条件都不如今天的我们,可是他们的文学成就却散发着永远的光辉,文学一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多少人用有限的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为什么呢?也许从前的人,有更多的时间面对宁静的内心,不必为外面的世界所打扰。也正是那些再也回不来的旧时代,成就了太多的大师、哲人、文学家、艺术家。
甚至,有人以智慧的目光看透了数年之后的人类困境,早早地发出清醒的警示。《瓦尔登湖》不就是这样一部值得我们默默反思的作品吗?
这部在当时几乎卖不出去的作品,在作者故去后却奇迹般地成为了文学界的经典之作,只是因为作者超前的自然意识,是超越了当时的时代的。
1845年7月4日,二十八岁的梭罗独自搬到瓦尔登湖畔居住,这里是他的朋友兼导师,当时已经很出名的作家爱默生买下的一片林地。梭罗在这里度过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时光。两年时间不算短,但想想吧,独居,是种什么样的感受?也不算长,时间总是会飞快流逝。梭罗把在这里的体验写下来,创作出著名的《瓦尔登湖》。遗憾的是,在他生前,这本书却一度滞销,
今天,我们的读者会对此书充满深厚的兴趣,一是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终于意识到自然与心灵间的和谐是如此重要,同时人们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这本书在当时没有足够的阅读群,读者也没有那么高的文化鉴赏力。但不管怎么说,这本超前的著作,为后世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今天我们可以在文学界阅读到大量的自然写作,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自然体验记录下来,不能不说,他们多多少少受到了梭罗的一些影响。
从思想层面来说,梭罗无疑是智慧的。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我们都可以发现作者对于思想的推崇。比如他提到人对于衣物的要求,他认为更应该丈量的是人的心灵。
他提出人要活在当下,今天我们读到的一些心灵读物,其实在二百年前就被梭罗提出了。
他认为人要过极简生活。今天,人们终于意识到了断舍离,梭罗也早早地意识到了。
而从文学角度,梭罗无疑是一个高超的写作者。他对于自己独居生活的景物描写,既有着一个博物学家的精确,又有着文学家的写作技巧,哪怕只是单为欣赏那文字之美,这本书都堪称上乘。
但我们又应当明白,梭罗的两年独居并不是真正的避世。恰恰相反,他是一个积极的社会主义者,他在小屋居住期间,也并没有与世隔绝。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与我们惯常以为的隐世者不太一样。他只是借这段生活体验来提醒我们对于人生的一些看法,提出人应该更注重精神生活,让自己活得更清醒。今天我们阅读此书,也并不是为了让自己遁世,而是以更积极的智慧看待生活看待自己。
《瓦尔登湖》读后感800字6
当亨利梭罗于1845年去瓦尔登湖时,我想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我不知道他是否对整个想法曾反复思虑,虽然他开始去的时候是七月,不管天气如何,是户外活动的好月份。这个人,他所做的以及他的生活和他所生活的一切一直是他的灵感来源,对许多其他人来说……《瓦尔登湖》不仅仅是一个人对他在树林里与自然交流的岁月的描述—这是一种蔑视的声明。
梭罗曾在哈佛大学接受过教育,而后他作为一名教师,对课堂学习的理念感到绝望。他对印第安人非常尊敬,钦佩他们的强硬和技巧。他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低人一等。对他来说,他们是聪明的,坚强的。他热爱智慧,并以同情和简单为基础来讲述一个开明的社会。他没有明确地与任何宗教观点结盟……他是个哲人。孤独是他所看重的,不仅因为他是一个思想家,而且因为他相信它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有一个更独立的头脑。这些想法,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存在,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我认为我们正在失去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不仅是自然环境的物质损失,而且是依赖于它的精神环境。如果150年前,这是事实,那么现在的问题是:15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我们该怎么做呢?你可以看到问题有多大:全球变暖、人口过剩、贫困加剧、企业霸权……你看不到它们的边缘,因为它无处不在。事情就是这样。这是你习惯看到的。这很可怕,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被接受了…这种错误是可以容忍的,因为人们感到无能为力,或者陷入困境,或者他们只是厌倦了尝试。我认为梭罗把它看作是一种强制复杂的文化结果。《瓦尔登湖》真正力量在于它所激励的人的行动,善良的人们努力使这种文化变得不那么复杂,也许他们会成功,也许他们不会,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尝试。
梭罗可以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然后又一次地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上,经常看起来偏离轨道并且无关紧要。因此,章节标题具有误导性,主题重叠又曲折。至少对我来说,即使是那些没有有趣标题的章节,也包含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小故事。读《瓦尔登湖》就像拜访一位老朋友。因为这种关系既深刻又持久,你可以预见到冗长的访问,而没有固定的议程,然而,你依旧乐此不疲。
梭罗在瓦尔登湖待了两年,在他的日记里写了大量的文章,然后离开。我想,他本可以留下来,但孤独并不是永远受益的东西。我想他也说了很多,尽管我不确定。他待了很长时间才知道他需要什么,然后他继续前进。这其中也有智慧。把你需要的拿走,剩下的留给自然。事情正在发生变化,尽管有时是如此。人们生气。他们厌倦了害怕。也许他们不会去森林;也许这已经不再是一个选择了。“森林”现在更像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世界观。无论发生什么,瓦尔登湖都会在那里,一如既往地平静、安宁。
《瓦尔登湖》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