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桃花心木》读后感600字
推荐文章
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桃花心木》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课文《桃花心木》读后感600字1
人到底要在什么环境里,才能锻炼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呢?当我读了《桃花心木》这篇文章,我有所感悟了。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不仅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还能从一棵只及膝盖的树苗,长成几丈高,或是参天大树。为什么呢?是因为种树人浇水的规律不确定,浇水的量更是使人捉摸不透。因此时时会有树苗枯萎,人们往往就认定是种树人的不负责任。但是种树人之所以那么做,为的是模仿下雨不确定的老天,让树苗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使树苗有了独立自主的心,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是问题。
除此之外,我还看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说:一位农夫他诚心的哀求上帝可以一年中都风调雨顺,那么他的稻谷就可以不用因狂风暴雨的摧残而枯萎。农夫如愿以偿了。但是到了秋收时,稻谷却没有结出硕果。上帝对农夫说:“稻子一旦避开了所有狂风暴雨这些考验,稻谷就变得无能了。只有这些考验才能唤醒稻谷内在的灵魂;人也是一样的。”
这个故事和《桃花心木》这篇文章,都告诉了我们,无论是人,抑或是花草树木,都要经过那些不确定:困难、危险、失败、挫折、考验和坎坷,才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才能成为一个坚强、有作为的人。种数的人如果每天都给桃花心木苗浇水,浇一定的量,树苗自然就依赖了你,你离开了,它便会因缺水而枯萎。而现实生活中,像我们现在这些“温室花朵”,倘若让他们暴晒在外,不一会儿便会枯萎。就像生活中的挫折,被呵护的我们一经不起,便会郁郁闷闷的。不过那句歌词“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风雨,又怎见彩虹呢?桃花心木也像人一样,只有经过种种的不确定,才能长成百年大树。
因此,我读了《桃花心木》这篇文章,我知道了人总要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锻炼、磨练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课文《桃花心木》读后感600字2
今天我学完《桃花心木》这一课后,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种桃花心木的人,不按时给桃花心木浇水,使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长成百年大树的故事。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和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我读完这篇课文后,心里感触很深,我很惭愧。就拿我来说吧!
平时我在家里是个小公主,因为我是独生女,所以爸爸妈妈很溺爱我,他们什么事情都不让我做,可以称得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记得是那一次,我在家里玩,到了吃午饭的间了,我说什么也不吃,爸爸妈妈急了,我吵着闹着要吃鱼,可是现在已经是七点多了,没有鱼卖了。可我就是不肯,爸爸那芒果哄我,妈妈拿布娃娃逗我开心,但是我还是不肯罢休,最后,爸爸妈妈没有办法了,爸爸只好开着小车到我小舅舅家去买鱼。
就这样,我从小就养成了依赖的心,使我不能够独立自主的生活。什么事都依靠父母来做,早上起来都是爸爸帮我穿袜子。我什么事都不做,就连端菜也不是我做。
自从我读了《桃花心木》这一课后,我发誓我再也不做家里的小公主了,我一定要帮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使我在生活中磨练自己,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克服依赖性,这样,我长大后才会有生存能力,才会有巨大的发展能力。
课文《桃花心木》读后感600字3
《桃花心木》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观察一位老人,那老人在空地里种桃花心木,可是,这位老人的种植方法让作者感到奇怪,老人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隔十几天浇一次水,水的量也有少有多,有些桃花心木还枯萎了。当作者问老人才知道,要桃花心木长出几丈高的基业就必须得让它自己找水源,自己扎根,老人浇水就模仿老天下雨,让树自主成长。只有这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作者明白了。
人也是这样。当我读完了这篇文章,不禁思绪万千。老人的做法是对的,让树苗靠自己成长,利用那一点养分找到更多的养分,努力生长。人也是,在不确定的生活中,能比较经得起考验的人都是能克服困难的人,因为这样可以炼出一颗自主独立的心。所以,要多去自己克服困难,用自己的力量去挑战困难,这样才能锻炼到自己,才能自主。
我在军训时,也同样有过如此的遭遇。那是五年级的军训,我们几个同学正在自己洗衣服。说实话,我第一次用手洗衣服,难免有点马虎。洗衣服时,我就用水清过一下,看到有脏的地方,就想到洗衣粉,正在倒洗衣粉时,一个手没抓住,洗衣粉全部撒在了衣服里,顿时整个衣服都是粉,我想用水冲融它,一冲冲融了之后,衣服变得十分滑,我怎么用水冲都不干净,哎,倒地太多了。好不容易一件衣服就被我洗好了。裤子的悲剧我不想故伎重演,便事先把同学借我的洗衣液倒在手上,再淋上去,这次,我一漂就把裤子漂干净了,我十分欣赏我的成果,得意洋洋地把衣服挂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