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的读后感600字
《倾城之恋》是一部比较集中表现张爱玲爱情观的作品。文中可见旧式婚姻是无爱情可言,它只是女性对男性经济的依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倾城之恋的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倾城之恋的读后感600字1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写于1943年的上海,她出生于封建式的望族家庭,她的生活便是成长在父权制度底下,1943年就是很接近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那时候很多中国地区陷入战争的局面,可是上海没有,这时候的张爱玲就是在上海,远离这种战局,也让她有机会去回顾中国社会的父权真相,更使她有机会可以暂时避开父权的支配,那倾城之恋就是在这种恍如切断心理的状态下酿造产生的。
女主角是白流苏,男主角范柳原,白流苏是个离了婚的女人,她在守旧的白公馆里没有地位,后来为了替自己争一口气,白流苏便抢走了原先要介绍给妹妹的范柳原,后来两人在一起,可是他们对爱情抱持着不同的看法,在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时,因为战争踏上婚姻这条路。关于这篇文章有几个部分:像白公馆代表的是旧日的一切,包括生活方式。像书一开始就有提到像他们的时钟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从这边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一种很守旧、很旧日的。跟当时的中国其实是很像的!
另外,张爱玲在描写男女感情是很含蓄美感的,和现在的文学所描写的差异很大,例如像在描写范柳原的动心时,从三奶奶讲的话可以看出:“三奶奶叹了口气道:‘跳了一次说是敷衍人家的面子,还跳第二次第三次!’”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范柳原对白流苏有一见钟情的感觉,我跟你跳了一次舞还会想跟你跳第二次第三次,就表示我对你其实是有感觉的。这种写法的含蓄,一个“爱”字都没有提到,可是,从一些事件的叙述却可以描写出人心中感情最细腻的部分,很令人佩服!
文章的最后讲到范柳原和白流苏要结婚,可是在最后说:“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还是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边会有什么感觉?我觉得她可能想要表达结婚不代表幸福吧!到最后一定还是有挫折。所以张爱玲也可以说是个悲观主义者。爱有一天可能还是会变习惯吧,到最后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就是习惯而已,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还是会有危险。
我觉得流苏和范柳原一开始都没有真心的感觉,后来是因为一场战争让他们的感情开始有那种“患难中见真情”的感觉。这种故事可能不断地上演类似的情节,可是却有很多苍凉的故事在这中间发生,是圆满的却没有几个。但就是要珍惜眼前这一刻!
在这篇文章当中白流苏生命的转折出现在她果敢的离家出走,有一段描写白流苏的.长相、她看镜子的动作以及胡琴咿咿呀呀的拉着,诉说的都是一些忠孝节义的故事,我觉得这就意味着她要跟白家有所区离,她要跨出去追求她自己的世界,在她和范柳原相处当中双方都若即若离。范柳原怕输掉他自己的自由,白流苏怕输掉一生。因为在那个时候对一个女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否找一张长期饭票过着安稳的生活,白流苏一开始便是抱持这种想法,他们两人最怕的是对方知道自己紧张对方。
所以,看她的作品虽然会让人感受一些人生中淡淡的悲哀,但是也非常值得人去深省的!
倾城之恋的读后感600字2
其实并不太记得书里面的情节了,只是感觉上是一篇很有张爱玲感觉的小说。她的小说总是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可能是我看过的现代小说太多了,那些小说的风格大多都千篇一律,不能让人耳目一新更别说记住了,也许是看过太少处在那个动荡年代作者出的小说了,只是觉得特别,所以看的时候也特别的仔细了一些
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故事发展得似乎合情合理却又让人摸不着头脑,总觉得他们的相爱还是有一些让人疑惑的地方,白流苏毕竟只是那个年代一个落魄大家族中离过婚的女人,虽然她还依然年轻也美丽,也许是她的骄傲吧!
谁都不会甘心在别人的冷落和不屑态度下活过这一生。她自己也是一个聪慧的人,她有勇气去赌,也许是她自己也想逃离那个复杂的大家庭。她去了香港,她知道那里有范柳原在等着她,所有的故事又重新展开,他们的感情是谁开的头谁也说不清楚。可是有人说要爱情是女人的事,可能是这样的吧!可是范柳原却是很真诚的在维护这段感情,虽然白流苏也会患得患失,可这是女人的通性,并不太影响她对范柳原的期待和感情。因为爱情本来就是相互的。
在危难的时候也许才最能见真情吧!毕竟空难来袭的时候范柳原还冒着风险去接白流苏,他本来可以离开这座危机四伏的城市,那时或更早以前他便已经把白流苏当作家人了吧。他也不算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他没有得到属于他的来自己父母的爱,他也许是想从白流苏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吧!最后也是很特别的,也许这就是张爱玲的特色了,她并没有说清楚他们是否能够幸福在一起走到白头之类的。这也许是不太可能的。她只说那次相依为命的共同经历足够维持白流苏和范柳原再爱十几年,十几年后的他们会是怎么样的,谁也不知道。谁也不能保证在那十几年里他们是磨平所有棱角,把爱在时光里渐渐醇厚的沉淀还是针锋相对导致半点爱也不剩了,可能性很多,我们也分不清爱。
倾城之恋是一个很美的名字,却是在讲述一段不美丽的爱情,无不体现着真正的悲伤,张爱玲文字悲凉的背后,看见的是心疼。
越是清醒,越让人心疼。
倾城之恋的读后感600字3
范柳原是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他的对生活对爱情的态度都比较悲观,他不相信爱情,却又渴望爱情。虽然有些人评论他,认为他很蔑视爱情,蔑视一切,可是,我觉得这是他长期以来的性格和习惯而形成的,正因为飘泊不定,他应该是更希望得到爱情,更渴望爱情。在他遇到白流苏之前,他确实对女人当成脚下的泥,可是在他遇到白流苏之后,我觉得他已经有很大的转变。虽然他还是那么轻佻,让人误会白流苏就是他的情妇,虽然之前他对白流苏的拒绝也放弃过,但后来,到战乱,他还回来保护他自己心爱的女人,还在战乱与她登报结婚,可见,他是真心爱护白流苏的。
徐太太是这部小说中让我觉得比较温暖的一个人。在那种年代,每个人都吧伦理道德看得很重,白流苏在家里地位卑微,被人耻笑,可是,她是真心怜惜她,为她找一个好人家。虽然后来接她去香港都是范柳原的主意,不过可以看出她是个善良热心的人。
